图林小子的非正经学术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ulinxiaozi 《走好学术路 科研萌新的自我修养》作者,以一种非正式的方式,传播自己的学术思考与经验,让更多的科研新人受益,让学术世界变得有温度。

博文

大学生“空心病”成因及其应对之策 精选

已有 5670 次阅读 2023-11-26 19:43 |个人分类:教育思考|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IMG_20170819_071322.jpg

“空心病”是指价值观缺陷导致部分大学生心理障碍。这些学生常常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等特征,与抑郁症相像。他们孤独感、无价值感强烈,觉得人生丝毫没有意义,感觉生活在虚拟世界。此外,他们人际关系处理的不错,但是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为别人而生、为别人而活”,因此也会时常觉得疲惫不堪。长时间的困惑、对于未来感到迷茫,不知努力方向在何方。

大学生“空心病”的成因主要包括

1.家庭教育方面。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往往只注重成绩和分数,而忽略了孩子的情感和心理需求,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这种缺乏情感支持和关注的环境,容易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产生空虚和迷茫的感觉。

2.学校教育方面。学校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环境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一些学校(特别是基础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考试成绩的排名,而忽略了孩子的个性和心理需求,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和支持。这种缺乏关注和支持的环境,也容易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产生空虚和迷茫的感觉。

3.社会环境方面。社会环境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竞争越来越激烈,这使得一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感到压力和焦虑。同时,网络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也使得一些孩子沉迷于虚拟世界,缺乏现实生活中的社交和交流,容易产生孤独感和空虚感。

4.个人因素方面。个人因素也是导致大学生空心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往往只关注自己的成绩和表面成就,而忽略了自身的内心需求和情感需求,缺乏自我认同和价值感。这种缺乏自我认同和价值感的状态,也是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产生空虚和迷茫感觉的原因。

针对以上原因,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来帮助大学生缓解“空心病”:

1.家庭。家长应该注重孩子的情感和心理需求,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同时,家长也应该注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爱好,鼓励孩子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兴趣爱好,增强孩子的自我认同和价值感。

2.学校。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和心理需求,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注和支持。同时,学校也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学生的自我认同和价值感。

3.社会。社会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的关注和支持,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心理辅导和帮助。同时,网络和社交媒体也应该加强对青少年使用的管理和监管,防止青少年沉迷于虚拟世界而产生孤独感和空虚感。

4.个人。大学生应该注重自身的内心需求和情感需求,增强自我认同和价值感。同时,大学生也应该多参加社交活动和交流,增强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能力,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和生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30069-1411266.html

上一篇:教育改革应该从基础教育开始
下一篇:分享一篇PLS-SEM 和 Fs/QCA相结合的SSCI论文
收藏 IP: 153.34.214.*| 热度|

9 崔锦华 杨正瓴 宁利中 郑永军 汪运山 夏向阳 许培扬 孙颉 张忆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9 00: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