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DPI作者说
本栏目旨在通过MDPI原文作者论文写作经验分享,为各位学者提供学术写作多样化的方法论参考,帮助大家提升对学术写作的理解与思考,进而应用到实践中,优化文章写作效率和质量。
本期MDPI作者说栏目特邀 Sustainability 期刊原文作者武汉大学王琛与大家分享文章写作经验,让我们一起走近作者,领略其在学术论文写作中的思考与见解。
作者信息
王琛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图书馆学
研究方向:数字素养与图书馆服务
采/访/实/录
Q1.请您跟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本篇论文。
这篇论文聚焦于中国公共政策与公众获取数字资源的交汇点,特别探讨了数字包容和数字素养教育在图书馆实践中的体现及其改进措施。研究强调了图书馆在推动数字包容和应对可持续发展中起到的关键作用,并揭示了中国目前存在的数字鸿沟问题。通过混合研究方法,论文分析了相关政策和图书馆实施的培训项目,展示了政策布局、创新实践和执行策略。
论文提出三方面改进建议:一是强化政策协调和跨部门合作,通过建立数字化平台和机制,确保数字包容和素养政策的一致性和执行力,并鼓励公众参与决策过程;二是着力推进地方层面的数字包容和素养项目,尤其是向经济欠发达和农村地区的倾斜,加大投入改善基础设施和数字教育资源;三是升级公共图书馆的数字服务能力,拓展数字资源库,投资创新数字服务技术和平台,举办各类数字技能培训活动,以提升公众数字素养水平。
总体而言,该论文旨在推动中国实现数字社会中全体成员的平等接入和数字技能培育,以响应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保障每个个体能够在数字时代具备有效利用数字资源的能力。
Q2.您是如何确定本篇论文选题的?在此过程中是否遇到过困难?
首先,贵刊、贵出版机构的OA发表模式,能够让我便利地获取最新的学术论文全文,准确了解各个专题最新的文章掌握学术动态,为论文选题的确定提供参考。看到一些缺少中国视角的专题内容后,想为相关研究提供来自中国的视角和实践。
尽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如何在众多研究话题中找准切入点、如何确保选题具有创新性和可行性等方面的挑战,但通过持续不断的文献调研、积极的学术交流以及与导师的深入探讨,最终成功地克服了这些困难,为本篇论文奠定了坚实的研究基础。
Q3.请分享一下您在本篇论文写作过程中借助的软件/工具?
在撰写本篇论文的过程中,我运用了一系列软件和工具来辅助研究和提升论文质量。首先,在阐述方法论和思路设计阶段,我利用了Draw.IO在线绘图工具(https://app.diagrams.net/),它帮助我清晰地创建和组织复杂的概念框架、流程图及系统架构,从而直观展示研究设计的逻辑结构。
其次,在原始数据的获取阶段,采用了网络爬虫技术,其中具体使用的是一款名为“火车头”的专业爬虫软件,用于自动抓取互联网上的相关数据源,极大地提高了数据收集效率。
在完成数据收集后,数据分析阶段则依赖于强大的编程语言Python及其丰富的第三方库,例如使用TF-IDF包对文本数据进行了量化分析,揭示词汇的重要性;同时运用地图包进行空间数据分析,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现数据的空间分布特征。通过整合这些高效工具,不仅保证了论文数据准确无误,也使得整个研究过程更为科学严谨且具有说服力。
Q4.请问在论文写作中,您是如何进行资料收集与文献检索的?
在进行论文写作时,资料收集与文献检索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首先,我会充分利用国际知名学术数据库Web of Science进行深度检索,因其收录了全球多个学科领域的高质量、同行评审的期刊论文,能够确保检索结果的权威性。
其次,为了最大程度上保证检索的全面性和时效性,我会结合Google Scholar进行扩展搜索,该平台涵盖了更为广泛的学术资源,包括预印本、会议论文和技术报告等。
此外,针对特定领域或地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我会查阅如MDPI等知名开放获取出版机构的网站,以及诸如中国知网 (CNKI) 这样的国内权威学术数据库,这些资源提供了丰富的中文文献,有利于我在全球视角基础上兼顾本土研究成果。通过这一系列的综合检索策略,确保所收集资料的完整性和多样性,进而支撑起论文写作的坚实基础。
Q5.如何高效阅读文献,提取并梳理文献中的有效信息?
高效阅读文献,首先需要明确阅读目的,通过略读快速筛选关键信息,重点关注摘要、引言、结论部分。运用文献管理工具,对重点内容做标记、注释和整理。注重逻辑脉络,构建思维导图,梳理作者的研究思路和论证过程,提炼出关键数据、观点和创新点。结合阅读多篇文献,比对分析,提炼整合有效信息,形成个人的知识体系。
Q6.请问您有什么好的论文写作习惯,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吗?
写作论文时,建议养成以下好习惯:
(1) 明确规划:制定大纲,确定论文结构与核心论点。
(2) 及时记录灵感:保持笔记习惯,随时记录研究想法和创新点。
(3) 持续阅读积累:紧跟领域动态,丰富论据素材。
(4) 分阶段完成:切忌一蹴而就,合理分配时间,逐步完成初稿、修改及润色。
(5) 严谨引用:正确引用他人研究成果,避免抄袭,遵循学术规范。
(6) 多次修订:反复审阅,打磨语言,提升逻辑连贯性和表达准确性。
Q7.写完一篇文章之后,您是如何修改完善自己的文章的?
在完成文章初稿后,我通常会遵循以下步骤来修改和完善文章:
(1) 冷却期:完成初稿后稍作休息,给大脑一段“冷却”时间,有助于从新的视角审视文章。
(2) 局审视:从宏观角度检查文章结构,确认论点是否清晰、论述是否有条理、逻辑是否严密、各部分比例是否得当。
(3) 内容核查:仔细核对事实、数据、引文的准确性,确保论据支持论点,补充缺失的信息或修正错误的部分。
(4) 语言优化:检查句子结构、语法、拼写和标点符号,力求表达清晰准确,删除冗余信息,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说服力。
(5) 逻辑调整:确保段落间的过渡自然流畅,论证过程步步递进,结论有力且呼应全文。
(6) 读者视角:设想读者可能的问题和反馈,看是否存在表述不清或容易产生歧义的地方。
(7) 格式审查:对照期刊或学校要求的格式规范,调整版式、引用格式、参考文献列表等细节。
(8) 多次审校:反复修改至少两到三次,甚至更多,直至满意为止。
通过以上步骤,不断打磨文章,以达到内容充实、逻辑严谨、表达精准的目标。
原文出自 Sustainability 期刊
Wang, C.; Si, L. The Intersection of Public Policy and Public Access: Digital Inclusion, Digital Literacy Education, and Libraries. Sustainability 2024, 16, 1878. https://doi.org/10.3390/su16051878
Sustainability 期刊介绍
主编:Marc A. Rosen, University of Ontari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anada
期刊涉及人类的环境、文化、经济和社会可持续性,为有关可持续性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高级论坛。目前期刊已被 SCIE, SSCI (Web of Science) 和 Scopus 等数据库收录。
2022 Impact Factor:3.9
2022 CiteScore:5.8
Time to First Decision:18.8 Days
Acceptance to Publication:3.6 Days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5: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