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predictand译作“被预报量” 似乎前所未闻
predictor与predictand在大气科学、水文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及一些涉及预报的学科中时有出现。predictor常译作“预报因子“。predictand或被译作”预报量“、”预报对象“。根据英语后缀-and看,”被乘数、被开方数“都是-and作后缀。”被预报量“比略显含糊的”预报量“更能体现”被“的力量,即与自变量相应的因变量。”预报因子“之”因“与”因变量“又是错位式因果。
张学文先生在《气象预告问题的信息分析》之第二章《预告因子和预告任务的熵》中提到“在计算种种气象要素和要素场(它们有时被视为观测对象,有时被视为天气气候分析对象,有时又作为预告因子或预告对象)的熵和天气预告任务的熵是我们的一项基本建设工作。”张先生所说的“预告因子和预告对象”对应的英文可能也应当是“predictor与predictand”。
王会军院士等发表的《论短期气候预测的对象问题(《气候与环境研究》,2010年第03期)一文的英文标题中使用了“predictand”。
目前,大陆与台湾普遍将predictand译作“预报量、预报值、预测值”(也有译为“预报对象”),将“被”字进行了省略或隐藏。近年,当预报因子也是预测量时,predictor与predictand的现行译法“预报因子、预报量(预报值)”的关系就有点含糊,因为预报因子本身也可能是另一个预报关系的预报量。
我认为,将“predictand”译作“预报量、预报值、预测值”并无明显不妥之处,但在预报因子短往往又是预报量时,或有混淆之时。译作“预报对象”并无含义模糊之弊,但从英文后缀的角度看,“被预报量”更有普适性。有文章将“predictor与predictand”译作“预测因子与预报变量”。有些文献将“predictand”译作“预测子”则似乎太玄妙了。
“自变量与因变量”与“预报因子与被预报量”的关系也比较有趣。这两个关系中的“因”其实是因果颠倒的。
我暂时不太确定“-and”的准确用法,但根据现有资料分析,它应当是带有被动含义的。
至于“regressor与regressand”,我认为也宜打“被”字牌,译作容易理解的“回归因子与被回归量”。
附1:http://courses.dec.lzu.cn/courses/112082/html/xxyd/syxcd.html
45、预报因子 predictor
天气预报方案中与预报量建立统计关系的气象变量。
46、预报量 predictand
天气预报中所预报的要素值或概率值。
predictand:天气预报中所预报的要素值或概率值。
附3:http://terms.naer.edu.tw/detail/838682/ (台湾官方推广用语)
預測值 predictand
以 predictand 進行詞彙精確檢索結果 |
---|
出處/學術領域 | 英文詞彙 | 中文詞彙 |
---|---|---|
學術名詞 海事 | predictand | 預測值 |
學術名詞 氣象學名詞 | predictand | 預報值 |
以 預測值 進行詞彙精確檢索結果 |
---|
出處/學術領域 | 中文詞彙 | 英文詞彙 |
---|---|---|
學術名詞 海事 | 預測值 | predictand |
學術名詞 測量學 | 預測值 | prognostic value |
學術名詞 統計學名詞 | 預測值 | predicted value |
學術名詞 電子計算機名詞 | 預測值 | predicted values |
學術名詞 計量學名詞 | 預測值 | predicated value |
學術名詞 醫學名詞 | 預測值 | predicitve value |
附4:以下内容复制于《英汉水文水资源词典》
附5:以下内容复制于《英汉水文学词汇》(1985,刘光文、周恩济编订)
附5:以下内容复制于《英汉水利水电技术词典》
附6:以下内容摘自一计量经济学课件
附7:http://photino.cwb.gov.tw/rdcweb/lib/h/g_000635.htm
迴歸方程 | regression equation | ||
迴歸因 | regressor | ||
迴歸函數 | regression function | ||
迴歸值 | regressand | ||
迴歸矩陣 | regression matrix | M | |
迴歸預報方程 | regression predictio | M | |
迴轉流 | Rotary current | M0000 |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20: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