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达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illside 思接地质年代,眼扫地球内外 …… 跋涉于水文水资源、地理科学、土地利用与规划、科学思辨、中外哲学

博文

文保机构宜将安徽境内“北淝河工赈碑”列入文物

已有 1560 次阅读 2024-9-5 10:54 |个人分类:社会观察|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文保机构宜将安徽境内“北淝河工赈碑”列入文物

陈昌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季山(黑龙江大学)

高峻(福建师范大学)

黄国华(《汪胡桢传》作者)

张保祥(山东水利科学研究院)

周明军(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尹引(南京师范大学)

    据《汪胡桢北淝河碑,重现蚌埠》(https://mp.weixin.qq.com/s/AD3rKTkUjUA6mCvl4XuVUQ)一文,碑文全文内容为“:北淝河久失浚治,淤垫若平陆,每遇霪雨,辄泛滥为患。民国二十年,余奉命来皖举办工赈。淮河干堤既次第修复,乃以其余力浚治,此河起自怀远之刘桥,下迄凤阳之沫河口,长亘二十六公里,河底宽三十公尺,取河身之土,筑为右岸之堤,高三公尺许。自民国二十一年四月兴工,至七月毕事,集灾工三万名,浚土一百九十余万公方,发麦八百万斤。虽难工迭出,而不及百日,全河开通。次年春后,于堤间添建涵洞十有八座,以利宣泄。自此,淮淝间稍苏昏垫之忧。是役以工程师雷鸿基、殷诚之、张烔之力为多。淝河所经八塔集,故有玄帝庙建于明代,被水后,庙圮,玄帝铜像也沦水中。余勘工至此,乃为植立堤上,并刊工程涯略于像座,以同垂永远焉。  民国二十二年五月嘉兴汪胡桢志”。

  《汪胡桢北淝河碑,重现蚌埠》作者吴旭先生经过踏访及施德友先生的协助,发现了原碑。他在文中介绍:“此碑,是见证汪胡桢当年治理淮河的一个鲜明足迹,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这幅嘉兴汪胡桢志碑拓,书于民国22年(1933年)5月,现收藏于嘉兴市文物保护所。碑拓,长64厘米,宽44厘米,碑铭共245字。经现场查勘,量得碑体实高为66厘米,宽46厘米,其上下左右均比碑拓多出各1厘米的边缘,非常吻合。”不过,他指出,碑刻中间的大部分文字,已是相当难以轻松来辨认了。吴旭先生称,经过考证对比,他将碑及碑拓,进行了简单的电子复原,发现字间距略有变形,考虑可能是90年来纸张受潮变形所至,总体上字形字体均能套准吻合。

4.jpg

2.jpg

6.jpg

  此碑文中,涉及的重要水利人物,至少有三位:汪胡桢先生、雷鸿基先生、张烔先生。

  汪胡桢先生是著名水利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安徽佛子岭水库总指挥,被水利界誉为“中国连拱坝之父”。

  《河南九三先贤雷鸿基略考》(周明军,https://www.hns93.gov.cn/phone/html/news.html?id=14302&mid=3

)一文详细介绍了雷鸿基先生的水利事迹。

  张烔先生,如博文《“蒲得利、胡运洲、张炯”查勘金沙江航道殉难之说普遍有误,张炯应是“张烔”》所说,张炯应是“张烔”之误,他为查勘试航金沙江献出了生命(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50729&do=blog&id=1449571)。

  据悉,文保机构迄今还没有将安徽境内这块“北淝河工赈碑”列入文物。我们认为,无论从碑文涉及的赈灾治河事迹、还是治河功臣,以及历史价值,都有作为文物进行保护与传承的意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0729-1449723.html

上一篇:[转载]一个充实而难忘的暑假
下一篇:[转载]浅解爱因斯坦的水力半径分割法
收藏 IP: 36.159.199.*| 热度|

5 郑永军 杨正瓴 张晓良 尤明庆 池德龙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19: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