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达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illside 思接地质年代,眼扫地球内外 …… 跋涉于水文水资源、地理科学、土地利用与规划、科学思辨、中外哲学

博文

水利专家施嘉炀先生的水文学工作及与德国水利名家恩格司的交往考证

已有 4337 次阅读 2020-5-25 18:14 |个人分类:水利水资源|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水利专家施嘉炀先生在清华大学任教期间,培养了著名水文学家刘光文、谢家泽等。施嘉炀先生尽管不以水文为主业,但担任过水文课程的教学、并编写过水文方面的教材。

  据刘光文先生在《谢家泽文集》的“怀念家泽兄”里说:1930年后,他与比他低一届的谢家泽同时都选读了施嘉炀老师在国内首创开课的水文学讲坛,当时尚乏体味,却在我辈后半生发挥了主导影响,使家泽兄及文两人终于决心献身于中国水文事业,实施师所授水文学启蒙课之功绩使然。”

  施嘉炀先生与德国水利名家恩格司的交往,有关文献与文章的说法存在差异。有文章将事先筹划、参加恩格司在德国的黄河试验安排,说成是1934年访问德国时与恩格司碰巧住在同一旅馆而结识。我认为这个巧遇故事是不真实的,只是缺少依据的传说。

  据一直与恩斯司保持密切联络的学生郑肇经的《回忆参加治黄试验研究之经过》,恩格司由于年事已高与身体原因,晚年时医生建议不要远行,1925年就不便启程前往中国了。

  那则旅馆巧遇故事中所称恩格斯1934年曾由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签发聘书并要求发表文章以清华大学为作者单位云云,也应当是不真实的。

附1: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6%BD%E5%98%89%E7%82%80/9088191?fr=aladdin

  施嘉炀(1902年9月16日—2001年12月23日),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水力发电学家、工程教育家。

  施嘉炀1915年考取清华留美预备学校。1923—1928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士、硕士,电机工程学士,美国康奈尔大学土木工程硕士。1928—1930年任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副教授。 1930—1934年任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兼系主任。1934—1935年在德国柏林皇家水工研究所及卡尔斯鲁厄大学进修并进行考察。1935—1937年任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兼系主任。1937—1946年任清华大学及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兼工学院院长。 1948—1952年任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兼工学院院长。1952—1955年任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教授兼水能利用教研组主任。1955—1957年在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及列宁格勒水电设计院进修。1957—1985年任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教授兼水资源规划教研组主任。 1986年迄今任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教授。

  1928年起,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改为国立清华大学,当时设置文、理、法3个学院,16个系,其中有一个工程系。1928年,罗家伦任校长后竟欲撤消工程系,遭到师生的普遍反对。施嘉炀受大多数教师的委托,专程到南京上访当时新成立的清华董事会,最后董事会同意办工程系,并按多数专家的意见先办土木工程系,暂属于理学院。1930年,学校任命施嘉场为土木工程系教授兼该系系主任。

  1931—1934年,施嘉炀还兼任清华大学工务委员会主任,负责监修化学馆、生物馆、机械馆以及图书馆的中部和西部的扩建工程。按照当时学校的规定,清华教师服务期满6年后可以申请出国进修1年。1933年8月,黄河决口,为此中国委托德国德累斯登大学恩格斯教授进行治理黄河的模型试验。经学院批准,施嘉炀于1934年到德国参加治黄模型试验,后到柏林皇家水工试验所进修,最后到德国南部的卡尔斯鲁厄大学的水工实验室考察,1935年,返回清华。为了培养水利工程师,施嘉炀设计并主持修建了水力实验馆,除可进行模型试验外,还设置了水轮机试验台,还在户外另建80米长的试验槽,以供船舶模型试验和流速仪校正之用。

     1930年,施嘉炀年方28岁即担当了清华大学土木系教授兼系主任的重任,当时教师比较缺乏,二、三、四年级的许多课程例如机械学、应用力学、水力学、水力学实验、应用天文学、大地测量以及电机工程学等课程,他都曾讲授过。1932年后,在土木工程馆内陆续创建水力、材料、道路、市政卫生工程等四个实验室。1933年,施嘉炀首先用中文编写了“水力学实验”教材,在同一时期内与机械系的刘仙洲教授用中文编写了“机械原理”教材,这在当时普遍采用英文教材的情况下算是一个创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高等学校进行院系大调整,清华大学增设了水利工程系及其他许多系,施嘉炀担任水利系的水文及水能利用教研组主任。由于当时建国不久,急需各种专门人才,为此水利系曾开办水文专修科,没有适用的教材,施嘉场急人所急,在2年时间内陆续编写了“陆地水文学”、“水文预报学”及“治河工程”等教材,并亲自讲授这几门课程,受到同学们的普遍欢迎。

附2:http://sky.cssn.cn/jyx/jyx_gdjyx/201705/t20170511_3516085.shtml?COLLCC=111838996&

                          民国时期的研究生交换研究

                ——以清华大学和德国大学的研究生交换为中心

1930年代的清华大学由于罗家伦的锐意改革和梅贻琦的苦心经营,短短数年之内,便跻身国内顶尖高校行列,并迅速崛起为一所“国际闻名的大学”。(11)此时的清华大学设备较为完善,师资阵容强大,办学成绩突出,国际学术交流也日渐频繁,赢得了较高的国际声誉。民国时期的清华大学与德国文化教育界素有联系。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设有德文专业,并有一支以艾克(Gustav Ecke)、石坦安(Diether von den Steinen)为代表的稳定的德籍教师队伍。(12)该校还曾聘请若干德国专家来校作短期讲学。如1935年初,清华大学以“研究教授”的名义延请德国水利工程专家恩格斯(H.Engels)来华讲学,并在该校研究黄河水利工程。(13)清华大学方面除了常年有学生赴德留学外,也有部分教授利用学术休假的机会赴德考察研究,如政治学系浦薛凤、土木工程系施嘉炀、历史学系蒋廷黻等。

附3:《黄河志资料》1990年第一一期

QQ图片20200525230818.jpg

附4:

附:image.pn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0729-1234910.html

上一篇:水利专家宋希尚先生的水文学一书简介——兼论中国最早的现代水文学著作
下一篇:李仪祉先生1938年《水功学》初版与1970年文海出版社的影印本
收藏 IP: 180.110.17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9 14: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