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qs042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tqs0428

博文

D-Luciferin 是荧光素酶 (Luc) 的天然底物 |MedChemExpress (MCE)

已有 120 次阅读 2024-11-7 09:41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D-Luciferin potassium | D-荧光素钾盐

MCE 国际站:D-Luciferin potassium

品牌:MedChemExpress (MCE)

CAS:115144-35-9

纯度:99.97%

分子式:C₁₁H₇KN₂O₃S₂

分子量:318.41

存储条件: 4°C,密封保存,防潮,避光

运输条件:美国大陆的室温;其他地区可能有所不同。

产品活性:D-Luciferin 是荧光素酶 (Luc) 的天然底物,对萤火虫产生典型的黄绿光进行催化。该反应产生的 560 nm 化学发光在几秒钟内达到峰值,当底物荧光素过量时,光输出与荧光素酶浓度成正比。荧光素酶 (luc) 基因是研究和活性分子筛选的常用报告基因。化学发光技术实际上是无背景的,使得 luc 报告基因成为检测低水平基因表达的理想选择。在标准荧光计数仪中可以可靠地测量到 0.02 pg 的荧光素酶。除了用于基因表达的外,荧光素酶还用于 ATP 的检测。MCE提供萤火虫荧光素酶 (HY-P1004) 、荧光素游离酸 (HY-12591A) 及其水溶性钠盐 (HY-12591) 和钾盐 (HY-12591B) 。

生物活性:D-荧光素是酶荧光素酶 (Luc) 的天然底物,该酶可催化萤火虫产生典型的黄绿色光。该反应产生的 560 nm 化学发光在数秒内达到峰值,当底物荧光素过量存在时,光输出与荧光素酶浓度成正比。荧光素酶 (luc) 基因是一种用于研究和药物筛选的常用报告基因。化学发光技术几乎无背景,使 luc 报告基因成为检测低水平基因表达的理想选择。在标准闪烁计数器中可以可靠地测量少至 0.02 pg 的荧光素酶。除了作为基因表达的报告者之外,荧光素酶还常用于极其敏感的 ATP 检测[1]。我们提供萤火虫荧光素酶(HY-P1004)、荧光素游离酸(HY-12591A)以及其水溶性钠盐(HY-12591)和钾盐(HY-12591B)。

体外:1.操作前注意事项 a) D-Luciferin 在 100 mM 的水性缓冲液 (pH 6.1-6.5) 中易于溶解。储备溶液可在不含 ATP 的水中制成,并储存在 -20℃ 的温度下,以防光线照射。游离酸必须用适当的碱中和以溶解。在pH值下,荧光素经过碱催化的脱氢脲醛生成,以及外消旋成L-异构体。 b) D-Luciferin 可用于任何现有的报告检测或 ATP 检测系统。 c) 如果检测 ATP,需要戴手套和使用不含 ATP 的容器,尽量减少所有可能的 ATP 污染源。只使用无菌的不含 ATP 的水和试剂。所有试剂制剂使用蒸压水。 2.实验操作 此说明仅提供实验参考,具体实验方法张力具体实验进行更改。 2.1 体外成像实验示例 a) 在无菌水中制备100 mM (100-200X) 荧光素储备溶液拌匀。立即使用或一次性等份使用,并在-20℃ 下储存,避免冻融循环,避免暴露在阳光下。 b) 在预热过的组织培养液中配制0.5-1 mM D-Luciferin工作液 c) 除去细胞中的培养基。 d) 在细胞结合D-Luciferin工作液,成像前37℃孵育细胞5-10分钟。 2.2 体内成像实验示例 a) 在DPBS中制备15 mg/mL荧光素储备溶液,不含Mg2+和Ca2+拌匀。 b) 过滤器通过0.2μm过滤器对溶液进行灭菌。立即使用,或一次性等份使用,并在-20℃下储存,避免冻融循环,避免暴露在阳光下。 c) 成像前10-15分钟,以150 mg/kg (或10 μL/g荧光素储备溶液)的动物体重腹腔注射D-Luciferin。注:应选择一个动物模型进行D-Luciferin动力学研究,不确定峰值信号时间。 2.3 基因检测实验示例 a) 在无菌水中制备100 mM 荧光素储备溶液。立即使用,或一次性等份使用,并在-20℃下储存,避免冻融循环,避免暴露在阳光下。 b) 在 25 mM tricine Buffer (pH 7.8) 中制备含有 3 mM ATP、1 mM DTT 和 15 mM MgSO4 的 1 mM D-Luciferin 工作溶液。 c) 用移液管将 5-10 μL 细胞裂解液移到微孔板中。使用不含裂解物的裂解试剂或缓冲液作为空白对照。 d) 根据说明,使用荧光素工作溶液为光度计注入底部。 e) 立即注入 200 μL D-Luciferin工作溶液,结合时间为10秒。 MCE 尚未独立证实这些方法的准确性。它们仅供参考。 0 --> D-荧光素钾 相关抗体:苏丹I抗体(YA905)

体内:生物发光成像 (BLI) 使用萤火虫荧光素酶 (Fluc) 作为报告基因,D-荧光素作为底物,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技术。将总信号强度与 D-荧光素注射后的时间作图,以生成时间-强度曲线。除了峰值信号之外,注射 D-荧光素后固定时间点 (5、10、15 和 20 分钟) 的信号也被确定为峰值信号的替代。给定时间-强度曲线中的信号根据曲线中的峰值信号进行归一化,以表示注射 D-荧光素后的时间变化模式[3]。每克体重注射 10 μL D-荧光素 (腹膜内或静脉内) 原液:标准 150 mg/kg 注射液,20 克小鼠通常注射约 200 μL。在室温下解冻 D-荧光素(钾盐或钠盐),并溶解在 dPBS(不含钙或镁)中,最终浓度为 15 mg/mL。通过 5-10 mL 无菌 H2O 预湿 0.22 μm 过滤器并弃水。通过准备好的 0.22 μm 注射器过滤器对 D-荧光素溶液进行灭菌。MCE 尚未独立确认这些方法的准确性。它们仅供参考。

动物实验:在接种 HCT116-Luc 细胞后 3、5、7、10、12、14、19、21、24 和 28 天,使用冷却电荷耦合器件摄像系统 (IVIS Imaging System 100) 进行体内 BLI。小鼠皮下注射 100 μL 磷酸盐缓冲盐水中的 75 mg/kg D-荧光素。注射后 5 分钟开始,以每分钟一张的速度连续获取曝光时间为 1 秒的背部发光图像,直至注射 D-荧光素 20 分钟后。由于光发射的时间过程延长,数据采集持续到第 3 天或第 5 天的注射后 40 分钟以及第 7 天的 25 分钟。Binning 为 4,视野为 15 厘米。MCE 尚未独立证实这些方法的准确性。它们仅供参考。

热销产品:Ezetimibe  | L-Leucine  | PF-9366  | NSC 74859  | Psoralidin  | Midostaurin  | S100A4, Mouse (His)  | Tetrakis(triphenylphosphine)palladium  | Atorvastatin  | UNC1999

Trending products:Recombinant Proteins  |  Bioactive Screening Libraries  |  Natural Products  |  Fluorescent Dye  |  PROTAC  |  Isotope-Labeled Compounds  |  Oligonucleotides

参考文献:[1]. Giuseppe Meroni, et al. D-Luciferin, derivatives and analogues: synthesis and in vitro/in vivo luciferase-catalyzed bioluminescent activity. ARKIVOC 2009 (i) 265-288.

[2]. Inoue Y, et al. Timing of imaging after d-luciferin injection affects the longitudinal assessment of tumor growthusing in vivo bioluminescence imaging. Int J Biomed Imaging. 2010;2010:471408.

[3]. Rajesh Shinde, et al. Luciferin derivatives for enhanced in vitro and in vivo bioluminescence assays. Biochemistry. 2006 Sep 19;45(37):11103-12.

类药多样性化合物库

顾客使用MCE产品发表的科研文献

一站式药筛新体验

MCE 您身边的生物活性分子大师 | 抑制剂、激动剂、化合物库

重组蛋白 | 高纯度、高稳定性

磁珠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06747-1458963.html

上一篇:CFDA-SE 是一种可穿透细胞膜的荧光染料 |MedChemExpress (MCE)
下一篇:Suc-Leu-Leu-Val-Tyr-AMC 是一种荧光底物 |MedChemExpress (MCE)
收藏 IP: 139.227.10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7 20: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