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r197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er1971

博文

人类社会的过往与未来

已有 2711 次阅读 2022-1-11 16:46 |个人分类:人类历史|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人类社会的过往与未来

       自人类之称之为人,合作便成为人类文明演进的主线。个体之间的合作、群体之间的合作、个体群体与自然之间的合作,其合作方式和合作程度的不断演进,便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内涵。凡是有利于人类合作共享的发明和发现,都被人类社会保留、利用和强化;凡是对人类进一步合作共享形成障碍的组织形式和架构方式,都被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无情地抛弃。

       人类之所以选择合作,一方面是因为合作可以带给个体生活之上的舒适、愉悦、亲近和安全的感觉(如性是人类最基础的合作之一,并随着社会的发展,愉悦渐成为其主要的功能,繁衍后代反而退居其次)。另一方面是因为合作可以实现个体之间生产之上的互利与共享。

       在合作的基础之上,人类社会的演进循着两条主线展开,一条是生活,另一条是生产;一条是精神,另一条是物质;一条是文化,另一条文明。

       因循着第一条主线,人类由群居而至于部落,由部落而至于氏族,由氏族而至于民族,由民族而至于国家,进而由国家再至于共同的社会;因循着第二条主线,人类社会历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这种分类方式在我们现在的学术界有不同意见,我同意但是暂时借用),再进而达致人本主义社会和文本主义社会(这两个概念另文阐述)。在此过程中,伴生了一次次递进式的社会分工的出现,使得人类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方式和方法渐渐达致现在的状态。

       因循着第一条主线,人类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革命性事件,标志是因为合作交流需要而导致的语言的诞生和发展。她一方面极大地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另一方面成就了人脑和人的思维。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语言存在着此时此地正在的时空局限,不同的文明体相继发明了文字来作为语言的表征和留存,并得以传播和同化——从文明的角度,文字同时也是语言的工具化应用。

       第二次革命性事件,是经验知识的累积和发展,标志是诞生了一系列绚烂斑驳的文化记忆和文明留存,并建构了整个的人类古代史,建构了家庭、家族、乡村、城市、国家、政府等一系列传统组织架构和治理形式,诞生了制度、规则、道德、信仰、传播、市场等的初级形态,诞生了古典、古代的思想、文化、艺术等精神食粮。

       第三次革命性事件,是自然科学的诞生和体系化,标志是形成了现代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架构和科研体系,涌现出了以牛顿为先的一众科学大家,诞生了以信息科学和互联网为引领的新型人类交流合作方式。她一方面极大地加强了人类与自然的合作,另一方面,形成一种无可置疑的思维方式,在全球范围内,通行于所有的个体和国家。

       第四次革命性事件,应该是在不久的将来,社会科学的确立和体系化,最终以人类思想信仰的统一和行为规范的确立来融合整个人类(将制度等推进至高阶状态),进入到一个统一的社会状态——换言之,自然科学已经成为人与自然合作的通用语言,而人与人之间合作的通用语言应该由社会科学来提供。

       因循着第二条主线,人类历史上出现的第一次革命性事件,标志是自然工具——金(石)、木、水、火、土等的累积和应用。人逐渐开始直立行走,并在众多物种与自然界的生存抗争中脱颖而出。

       第二次革命性事件,是经验知识的工具化应用,标志是出现了农耕、游牧、渔猎等技术和文明,培育出传统的农业、畜牧业、渔业等产业形态,并与之伴生了传统的手工业和服务业。

       第三次革命性事件,是自然科学的工具化应用,标志是形成了现代的大规模生产方式,伴生了传统产业的现代化和一批新的产业部门。

       第四次革命性事件,标志是社会科学的工具化应用,本次革命的主要功能是融合国家界限,加强人人合作,消除社会内耗,节制过度欲望和行为,提高社会协作效率和提升社会个体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因着这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分工和格式合作的确立,使得世界人口出现了两次爆发式增长过程(开始普遍使用工具时期和大规模现代化工具使用时期),也使得人类社会逐渐融合并渐次出现了格式化的治理模式。

       经历了人类社会合作交流的“孕育期”,语言文字相继诞生和自然工具广泛应用的“婴幼期”,经验知识和经验工具诞生累积的“少年期”,科学知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诞生发展并大规模工具化应用的“青春期”,我们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渐渐地进入人类社会的“成年期”,应该可以见证到人类社会的两个关键性时刻:一个是因着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自身的整体规划和个体选择,世界人口数量将达到顶峰,生产力的增长将无法再依靠人口数量的因素,而依赖于人口质量和组织方式,依赖于结构调整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其实质还是合作的深化);二是人类将本着全体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持续融合并携手走进一个共同共通的社会——人类命运共同体或曰地球村庄。

       随着此二者的确立,人类社会将进入到自己的成年(成熟)期,这一时期将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直到环境的变迁(包括资源消耗、物种退化、外太空环境改变等)和自身个体理想信念的丧失,而步入“老年期”(如果人类文明能够走出地球而得以繁衍,那是地球上的人类文明有了自己的后代,而地球上的人类文明则终有衰老的一天)。

       国家之间竞争的结果不是弱肉强食和优胜劣汰,而是竞合,或曰竞争性合作。各文明体依靠着自身特质(比较优势)参与全球分工与合作,最后达致互利共享的目标(当然,在此过程中总要放弃和丢掉一些东西,但这是共同上升的必然代价)——如果可以保持用竞合的心态来看待社会发展,我们应该可以对先进的和上升的国家和文明体抱以热忱学习和欢迎的态度,而不会视之为敌对和威胁,施之以丑化、攻击和打压。因为从客观上、本质上来说,她们正在为整个人类社会做着有益的尝试和奉献。

       在利益集团主导之下(国家、政府)的社会治理形态所形成的割据、分裂、战争、敌视,已使其渐渐成为人类社会进一步融合的障碍(当然在国家前期,她对于人类的交流、合作、融合有着积极意义)。应该由某些自觉的力量,引领着全人类突破和消除这些障碍,进入到更高层级的治理状态——人类命运共同体或曰地球村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02842-1320563.html

上一篇: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脉络
下一篇:《道德经》解析一 道与名
收藏 IP: 42.234.7.*| 热度|

1 张学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21: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