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laow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laow

博文

《弟子规》与普世价值

已有 3997 次阅读 2012-11-8 05:50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价值, 老师, 弟子规

龚明老师连开两篇博文,猛批《弟子规》
1、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709494&do=blog&id=629927
《弟子规》,《论语》如何摧残孩子的心灵?
2、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709494&do=blog&id=630092
《弟子规》为什么是垃圾?
并给出了其中的片段和分析:
1. 小孩对父母,真的必须言听计从,不能违逆?  父母错了怎么办? 父母应该和小孩是平等的.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2.  小孩不能擅自做自己的事情,什么事情都得告诉父母一下,就不合乎子女的伦理. 这是什么逻辑?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3.  如果父母不肯接受劝说,就等父母心情好时再劝。如果父母还是不听,还要哭泣恳求,即使因此而遭到鞭打,也毫无怨. 父母亲病了,吃的药自己要先尝一尝,看看那是不是太苦、太烫,并且应日夜侍奉在他们的身边,不能离开一. 父母亲去世后要守丧三年,有孝心的,提起父母会难过哭泣,丧思父母养育之恩。居处要力求简朴,禁绝酒肉、情欲等事丧事要完全按照礼法去办,祭祀要完全出于诚心。对待去世的父母亲,要如同他们在世时一样。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4. 在路上遇到尊长时,要快步迎上前去行礼问候。如果尊长一时还没有说什么,就要退在一旁恭恭敬敬地站立,等候指示.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我没学过弟子规,也没教过我孩子弟子规,但是我浏览过几遍弟子规。弟子规的大部分内容,并非仅跟幼儿有关,而是一个社会中普通人的行为规范,可以认为是一种普世规范,跟什么传统文化、摧残心灵,扯不上半点关系。不信,请看部分摘录: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

我是看不出遵守这些社会行为规范和在科学领域“大胆问问题,大胆质疑”有什么矛盾关系。

如果 博主 连弟子规都没亲自看过,思考过,分析过,而只是人云亦云,我不认为这是一种认真严谨的做事做科研的态度。

。。。。。。。。。。。。
很高兴的是,经过我的提醒以后,龚明老师表现出认真负责的态度,果然看了看《弟子规》,并摘录出了一些他眼中的垃圾。如上所引用的。 的确,我也认为弟子规中的不少思想和具体规范,并不完全正确和适合当今社会,但是,很显然,我也能摘录出 弟子规中一些好的东西,完全是普世价值 和 常态规范。

所以,问题很清楚,一本道德行为规范的书,不可能是完全的垃圾,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评价,那主要是因为各人注重的视角不同而已,小时候读书,我也很喜欢挑刺,发现作者的错误,并为之洋洋自得,后来看到蒙田论读书,我才改变角度,更多的发现书中有没有值得我学习和欣赏的地方。

至于第二个问题, 如何对弟子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那就是个人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的水平和悟性了,因材施教,是孔夫子时代就总结出来的教育经验嘛。 龚明老师作为一个水平很高的教师,难道会不知道? ^_^。。

我敢保证,即便龚明老师没有读过弟子规,但是在对学生和孩子进行道德和行为规范教育的时候,其中某些,必定跟 弟子规 的 语句一致。

至少,你不会让你的未成年后辈喝酒甚至喝到醉吧?


类似的,我们还可以举出自然科学方面的例子,如果我们回头去看两千年前亚里士多德的书,甚至三百多年前牛顿的《原理》,其中的很多概念和具体说法,在今天绝对可以被称为”垃圾“,因为早都过时了嘛, 可这并不妨碍《原理》被视为科学元典并一直被很多物理学家孜孜研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9703-630338.html

上一篇:深夜里女生发来的一条短信让我感到的欣慰
下一篇:真正的物理学的五大核心公式之王老五公式
收藏 IP: 182.40.50.*| 热度|

5 骆小红 蔣勁松 樊京 wgq3867 ycjyf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8: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