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假定,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价值是介导自然界中的能量流动,以利于自然界中的能量实现相对均衡。如果如此,生物就需要处理好其与能量供体和能量受体之间的矛盾关系。
对于高等生物而言,已知其所含细胞数量巨多,例如,人体细胞约有40万亿—60万亿个。生物的能量传递能力要想得以充分发挥,就需要尽可能多的细胞参与到能量传递中。如果没有循环系统,所有的细胞就长在一团,那么,不同的细胞接触到能量供体和能量受体的几率就会相差很大。越处于内部的细胞,接触到能量供体和能量受体的几率越小,进而从中获取维持自身生存需要的能量和物质的几率越低,自身的能量传递能力就会随之降低,也就越会因此而被淘汰。
正如从大肠杆菌细胞中提取质粒的实验一样,溶液I中含有适量的葡萄糖,其目的便是增加溶液的粘稠度,使分散开的菌体难以聚集在一起。在这种状况下,加入细菌裂解液后,所有细胞被裂解的几率相同,从细胞中获取到质粒的概率提高,所提取的质粒的浓度也会相对较高。
循环系统的出现,既避免了局部细胞受到的来自能量供体和能量受体产生的相对较强的选择压力,又令所有细胞接触到能量供体和能量受体的几率相对均衡。循环系统功能越完善,输送能量供体和能量受体的效率就会越高,生物的能量传递能力就会越强,也就越容易在自然选择中存活下来。由此可见,循环系统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是能量供体和能量受体对能量传递能力需求的结果。多细胞生物物种的出现必然伴随着循环系统的出现,生物向多细胞物种方向的进化,必然也伴随着循环系统的进化。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8 00: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