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微生态汇总了近期重大期刊最值得看的医学微生物方向的研究成果,包括Nature子刊、Gut、Gastroenterology、Microbiome、Gut Microbes等期刊。
为了方便各位小伙伴研读,我们整理了这些文章对应的pdf文档,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免费领取文献包(限48h)。具体领取方式请参见文末。
综述| Nat. Rev. Microbiol.:疫苗在对抗抗菌素耐药性中的作用
本文由茗溪编译
意大利葛兰素史克 (Glaxo Smith Kline, GSK) 公司Rino Rappuoli等人于2021年2月4日在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发表题为《The role of vaccines in combatting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的综述,该综述从背景介绍、抗生素耐药性危机和疫苗、疫苗的开发、结论与展望等4个方面进行阐述,讨论了现有的数据(记录了现有疫苗对抗菌素耐药性的影响),以及未来针对抗菌素耐药病原体的疫苗的可能影响。为此,还探讨了WHO和CDC所强调的影响中低收入国家以及中低收入国家的选定的细菌病原体清单在临床前和临床阶段的疫苗开发状况。回顾所有抗菌素耐药性(AMR)病原体的疫苗研发状态已经超出了本文的范围,故我们以关注的抗细菌病原体与目标为例,讨论阻碍疫苗开发进展的可能障碍,并推测下一代细菌感染性疾病疫苗对抗菌素耐药性的影响。
摘要:抗生素的使用成功地治疗了细菌感染,挽救了世界各地许多病人的生命,改善了他们的健康情况。然而,不同的卫生组织强调了抗菌素耐药性(antimicrobial resistance,AMR)的出现和传播是一个全球威胁,对抗菌素具有耐药性的病原体导致大量发病率和死亡。随着对多种药物的耐药性增加,需要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和预防策略。在这篇综述中,我们讨论了疫苗在抗击抗菌素耐药性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证据。疫苗用于预防,减少了传染病病例的数量,从而减少了抗生素的使用以及抗菌素耐药性的出现和传播。本综述还描述了抗耐药细菌病原体疫苗的发展现状,例如在高收入国家和中低收入国家造成巨大的疾病负担背景下讨论阻碍疫苗开发进展的可能障碍,并推测下一代细菌感染性疾病疫苗对抗菌素耐药性的影响。
原名:The role of vaccines in combatting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译名:疫苗在对抗抗菌素耐药性中的作用
期刊: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
IF:34.209
发表时间:2021.2.4
通讯作者:Rino Rappuoli
通讯作者单位:意大利葛兰素史克 (Glaxo Smith Kline, GSK) 公司
DOI号:10.1038/s41579-020-00506-3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79-020-00506-3
科研| Gut:SARS-CoV-2粪便病毒活性与COVID-19患者肠道菌群组成关系的研究
本文由弈轩编译
中国香港沙田香港大学医学院肠道微生物研究中心的Siew C Ng等人于2021年1月7日在Gut发表题为《Depicting SARS-CoV-2 faecal viral activity in association with gut microbiota composition in patients with COVID-19》的文章,本研究通过15例住院的COVID-19患者的粪便进行宏基因组测序分析发现,部分患者的粪便SARS-CoV-2呈阳性,且肠道菌群与其余病例存在明显差异,为SARS-CoV-2呼吸道感染恢复后,即使在无胃肠道表现的情况下,仍可长期活跃的“静态”胃肠道感染这一现象提供了证据。
摘要:目的:尽管在COVID-19患者的粪便中检出了严重的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冠状病毒2型(SARS-CoV-2)RNA,但其在胃肠道中的活性和感染性尚不清楚。我们研究了SARS-CoV-2的时间转录活性及其与COVID-19患者粪便纵向菌群改变的关系。
设计:我们对15例住院的COVID-19患者的粪便病毒提取物进行宏基因组测序(RNA鸟枪法)。对SARS-CoV-2基因组的测序覆盖率进行了量化。我们评估了粪便微生物组组成及其菌群功能与粪便SARS-CoV-2传染性特征之间的关系。
结果:通过宏基因组测序的结果发现,15例COVID-19患者中有7例(46.7%)粪便SARS-CoV-2呈阳性。即使在没有胃肠道表现的情况下,所有7例患者的粪便病毒基因组图谱显示,SARS-CoV-2基因组3'端和5'端的覆盖率(p=0.0261)和密度(p=0.0094)都显著提高。在从呼吸道样本中清除SARS-CoV-2后的6天内,3名患者的粪便病毒基因组继续显示活跃的病毒感染特征(3'端覆盖率高于5'端覆盖率)。具有高SARS-CoV-2感染性特征的粪便样本具有较高的细菌物种丰度,其中有好氧菌如柯林斯菌、塔纳凯柯林斯菌、婴儿链球菌、摩根氏等具有较高的核苷酸从头生物合成、氨基酸生物合成和糖酵解功能;而具有低至无SARS-CoV-2感染性特征的粪便样本中,短链脂肪酸产生菌、副杆菌科、类杆菌、Alistipes onderdonkii和链霉菌细菌1_1_57FAA的丰度较高。
结论:本研究初步为SARS-CoV-2呼吸道感染恢复后,即使在无胃肠道表现的情况下,仍可长期活跃的“静态”胃肠道感染这一现象提供了证据。活动性SARS-CoV-2 GI感染患者的肠道菌群的特征在于致病病原体的富集,有益细菌的丢失以及核苷酸和氨基酸生物合成及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功能增强。
原名:Depicting SARS-CoV-2 faecal viral activity in association with gut microbiota composition in patients with COVID-19
译名:SARS-CoV-2粪便病毒活性与COVID-19患者肠道菌群组成关系的研究
期刊:Gut
IF:19.819
发表时间:2021.1.7
通讯作者:Siew C Ng
通讯作者单位:中国香港沙田香港大学医学院肠道微生物研究中心
DOI号:10.1136/gutjnl-2020-322294
原文链接:
https://gut.bmj.com/content/70/2/276
科研| Gut:肥胖相关的抑制性控制缺陷是通过单碳和芳香族氨基酸代谢途径的肠道微生物群变化而对小鼠产生的
本文由雪花飘飘编译
西班牙吉罗纳生物医学研究所Jordi Mayneris-Perxachs等人于2021年1月29日在Gut发表题为《Obesity-associated deficits in inhibitory control are phenocopied to mice through gut microbiota changes in one-carbon and aromatic amino acids metabolic pathways》的文章。旨在研究IC、大脑结构(人类)和内侧前额叶皮质(mPFC)转录组(小鼠)、血浆/粪便代谢组学和肠道元基因组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通过微生物群移植传递给小鼠的应用和影响。这些结果强调了通过诱导肠道微生物群的变化来研究肥胖相关冲动行为的重要性。
文章摘要:抑制性控制(IC)是维持长期健康生活的关键。IC缺陷和肥胖之间的双向关系是造成不健康饮食的真正原因。作者通过研究肠道微生物组成和功能性质,基于血浆和粪便代谢组学评估了一项抑制性控制Stroop测试(n=156)。测试主要针对大脑结构,包括横截面和纵向截面,并以一个独立的复制队列来表示(n=970)。小鼠粪便微生物群移植(FMT)评估了逆转学习和内侧前额叶皮质(mPFC)转录组学的影响。研究发现IC、大脑结构(人类)和mPFC转录组(小鼠)、血浆/粪便代谢组学和肠道元基因组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在两个独立的队列中,单碳代谢、色氨酸和组氨酸途径的肥胖依赖性改变与IC相关。与单碳代谢(thyX,dut,exodoxyribonuclease V)相关的细菌功能和前扣带回皮质体积在横截面和纵向截面上都与IC密切相关。肥胖个体的FMT导致小鼠学习能力的改变。在一个独立的FMT实验中,发现与IC缺陷相关的人类供体细菌功能与受体小鼠的单碳代谢相关基因mPFC的表达相关。这些结果强调了通过诱导肠道微生物群变化来研究肥胖相关冲动性行为的重要性。
关键词:肠道;抑制性控制(IC);肥胖;粪菌移植;组学
原名:Obesity-associated deficits in inhibitory control are phenocopied to mice through gut microbiota changes in one-carbon and aromatic amino acids metabolic pathways
译名:肥胖相关的抑制性控制缺陷是通过单碳和芳香族氨基酸代谢途径的肠道微生物群变化而对小鼠产生的
期刊:Gut
IF:19.819
发表时间:2021.1.29
通讯作者:Jordi Mayneris-Perxachs, Josep Trueta, Rafael Maldonado, Jose Manuel Fernández-Real.
通讯作者单位:吉罗纳生物医学研究所&庞贝·法布拉大学
DOI号:0.1136/gutjnl-2020-323371
原文链接:
https://gut.bmj.com/content/early/2021/01/28/gutjnl-2020-323371
科研| Gastroenterology:健康双胞胎与其患炎症性肠病的同胞和无相关性的炎症性肠病患者具有相同的肠道微生物特征
本文由小咖编译
荷兰乌特勒支大学医学院的消化系Bas Oldenburg和格罗宁根大学医学院消化系Rinse K Weersma等人于2021年1月7日被Gastroenterology接收了题为《Healthy cotwins share gut microbiome signatures with their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twins and unrelated patients》的文章,本研究通过对来自患有IBD的双胞胎及其健康同胞、匹配的健康对照和无相关性IBD患者的粪便进行宏基因组测序,并进行多变量比较,发现健康双胞胎的肠道微生物组成显示出类似IBD的特征,这表明肠道微生物的改变可能早于IBD的发生。该研究为肠道微生态在IBD发病过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和通过肠道菌群评估罹患IBD的风险提供了依据。
摘要:背景和目标:目前尚不清楚肠道微生物组的变化是炎症性肠病(IBD)的原因还是结果。因此,我们研究了单个患IBD(IBD不一致)和都患有IBD(IBD一致)的双胞胎对的肠道微生物组,这为评估来自IBD不一致双胞胎的健康同胞是否有更多罹患IBD的风险提供了机会。
方法:从99个双胞胎(来自51对双胞胎),495例年龄、性别和BMI匹配的健康对照以及99例无相关性的IBD患者中获得粪便样本,进行了宏基因组测序。对肠道菌群分类和功能(通路)组成在健康双胞胎、IBD双胞胎、不相关IBD患者和健康对照组之间进行了多变量比较。
结果:健康双胞胎与其IBD双胞胎之间肠道菌群的物种和通路的相对丰度没有显着差异(错误发现率(FDR)<0.10)。与健康对照相比,在健康双胞胎,IBD双胞胎和无相关性IBD患者的肠道微生物中观察到,分别有13、19和18种物种以及78、105和153种通路的丰度有差异(FDR <0.10)。其中, 8/19(42.1%)和1/18(5.6%)的物种,以及37/105(35.2%)和30/153(19.6%)的通路分别在健康双胞胎和IBD双胞胎,健康双胞胎和无相关性IBD患者之间存在重叠。许多共有的物种和通路在先前研究中都与IBD有关。共有的通路包括潜在的炎症相关通路,例如:丙酸降解和L-精氨酸降解途径的增加。
结论:来自IBD不一致双胞胎对中的健康同胞的肠道微生物组显示出类似IBD的特征。这些类似IBD的微生物组特征可能早于IBD的发生。但是,还需要进行纵向随访研究以推断因果关系。
关键词:临床前;诊断前;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家族研究
原名:Healthy cotwins share gut microbiome signatures with their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twins and unrelated patients
译名:健康双胞胎与其患炎症性肠病的同胞和无相关性的炎症性肠病患者具有相同的肠道微生物特征
期刊:Gastroenterology
IF:17.373
接收时间:2021.1.7
通讯作者:Bas Oldenburg,Rinse K Weersma
通讯作者单位:荷兰乌特勒支大学医学院的消化系,格罗宁根大学医学院消化系
DOI号:10.1053/j.gastro.2021.01.030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16508521000974
科研| Gastroenterology:基线肠道菌群指导节食引起的减肥轨迹
本文由如风编译
丹麦技术大学生物技术与生物医学系的Susanne Brix联合深圳华大基因、中国国家基因库、深圳市人体肠道微生物组检测与干预工程实验室的蔡锴晔等人于2021年01月20日在Gastroenterology在线发表题为《The baseline gut microbiota directs dieting-induced weight loss trajectories》的文章,本研究招募了83名受试者并对其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减肥训练,通过对其饮食、活动、粪便及SNP等数据进行纵向收集,强调了基线肠道菌群在饮食因素与减肥效果之间关系的重要作用。
摘要:对实施个性化营养策略(如减肥训练)来说,阐明影响个人对食物反应的关键因素是的第一步。因此,我们旨在确定在自然环境中个人减肥轨迹的重要因素,向受试者提供饮食建议,但又要求他们自我管理每日热量摄入和数据报告。本研究进行了一个为期6个月的减肥训练,对83名受试者的饮食、身体活动、体重和粪便微生物组数据以及SNP基因型进行了纵向收集,随后整合了高维数据,在营养师的指导下,使用智能手机辅助减肥训练来定义减肥的决定性因素。研究发现,作为节食前个体减肥轨迹的预测指标,基线肠道微生物的作用超过了其他因素。减肥还与节食过程中某些细菌种类丰度的变化幅度有关。瘤胃球菌(Ruminococcus gnavus, MGS0160)在肥胖个体中显著富集,在减肥过程中显著减少,而艾克曼菌(Akkermansia muciniphila MGS0120)和另枝菌(Alistipes obesi MGS0342)在消瘦个体中显著富集,且在节食过程中丰度增加。最后,韦氏芽孢杆菌(Blautia wexlerae MGS0575)和多雷拟杆菌(Bacteroides dorei MGS0187)是基线时大量存在时减肥的最强预测因子。总而言之,基线肠道菌群在研究饮食因素与减肥训练参与者体重减轻之间的关系时,是一个重要的个体因素。
关键词:减肥训练;肠道菌群;体重预测;营养反应
原名:The baseline gut microbiota directs dieting-induced weight loss trajectories
译名:基线肠道菌群指导节食引起的减肥轨迹
期刊:Gastroenterology
IF:17.373
发表时间:2021.01.20
通讯作者:Susanne Brix, 蔡锴晔
通讯作者单位:丹麦技术大学生物技术与生物医学系,深圳华大基因,中国国家基因库,深圳市人体肠道微生物组检测与干预工程实验室
DOI号:10.1053/j.gastro.2021.01.029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16508521000962
科研| Microbiome:益生元低聚半乳糖对衰老肠道的多效性作用
本文由木木夕编译
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医学院消化与肝学部医学系,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医学院胃肠生物学和疾病中心(CGIBD)的M. Andrea Azcarate-Peril等人于2021年1月28日在Microbiome发表题为《The pleiotropic effects of prebiotic galacto-oligosaccharides on the aging gut》的文章,本研究为之前关于年龄相关的生态失调和肠道生理的有限研究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为研究膳食GOS如何影响衰老动物模型中的微生物组组成和功能、肠道屏障功能和炎症生物标志物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
摘要:背景:益生元低聚半乳糖(GOS)对肠道健康具有广泛的有益影响。在这项研究中,我们确定了GOS饮食对肠道老化特征的影响,包括微生物群失调、炎症和肠道屏障缺陷(肠道渗漏)。在Clostridioides difficile感染小鼠模型中,我们还评估了短期GOS喂养是否影响老化肠道对抗生素刺激的反应。最后,我们评估了结肠类器官是否能够复制体内观察到的GOS应答者-非应答者表型。
结果:与年轻动物相比,老年动物有一个独特的微生物组,其特征是非糖解细菌与糖解细菌的比率增加,相应地,β-半乳糖苷酶的丰度较低。GOS降低了总体多样性,增加了特定的糖化细菌(Bacteroides和Lactobacillus的种类)的丰度,增加了幼年和老年动物中β-半乳糖苷酶的丰度,并增加了非糖化生物;但是,一个强烈的均匀双歧效应没有被观察到。GOS降低了老年小鼠与年龄相关的肠通透性以及黏液2的表达和黏液厚度的增加。克林霉素降低了老年小鼠Bifidobacterium的丰度,同时增加了Akkermansia,Clostridium,Coprococcus,Bacillus,Bacteroides,和Ruminococcus的丰度。抗生素在调节血清炎症标志物方面比GOS更有效。在抗生素组的对照组和GOS饮食中观察到较高的血清IL-17和IL-6水平,并且在这些组中,无论年龄大小,GOS组的IL-6水平较高,并且与对照饮食组的幼年动物相比,老年动物的IL-6水平较高。RTqPCR显示老年小鼠远端结肠组织中TNFα的基因表达显著增加,GOS饮食降低了这种表达。结肠转录组学分析显示,在老年动物中,参与小分子代谢过程的基因表达增加,特别是呼吸小体,这可能表明氧化代谢和能量效率增加。在幼鼠中,GOS诱导结合相关基因的表达:半乳凝素基因Lgals1(一种通过其糖基连接分子的β-半乳糖基结合凝集素)是免疫反应的重要调节因子;此外,PI3K-Akt和ECM受体相互作用途径在年轻小鼠中被诱导。因此,在有益生元存在的情况下,对注入结肠类器官的GOS表现出可变双歧化反应的小鼠粪便再现了体内观察到的应答和非应答表型,表明微生物群的组成和功能是该表型的主要贡献者。
原名:The pleiotropic effects of prebiotic galacto-oligosaccharides on the aging gut
译名:益生元低聚半乳糖对衰老肠道的多效性作用
期刊:Microbiome
IF:11.607
发表时间:2021. 01.28
通讯作者:M. Andrea Azcarate-Peril
通讯作者单位: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医学院消化与肝学部医学系,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医学院胃肠生物学和疾病中心(CGIBD)
DOI号:10.1186/s40168-020-00980-0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186/s40168-020-00980-0
视频摘要
科研| Gut Microbes:Bacteroides uniformis 结合纤维增强肥胖小鼠的代谢和免疫效益
本文由木木夕编译
微生物生态学、营养与健康研究室;西班牙国家研究委员会(IATA-CSIC)农业化学和食品技术研究所的Marina Romaní-Pérez等人于2021年1月26日在Gut Microbes发表题为《Bacteroides uniformis combined with fiber amplifies metabolic and immune benefits in obese mice》的文章,本研究假设B. uniformis CECT 7771联合WBE在恢复饮食诱导肥胖的代谢和免疫改变方面具有叠加性影响,在小鼠中比单独的WBE或细菌发挥更大的作用。具体来说,作者评估了联合干预是否能预防西方饮食引起的肠道免疫损伤,这是肥胖代谢功能障碍的病因机制之一。
摘要:肠道微生物群是肥胖的治疗靶点。我们推测B. uniformis CECT7771与其首选碳源麦麸提取物(WBE)联合应用可能具有良好的减肥效果。我们对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进行了为期17周的干预,接受B. uniformis、WBE或它们的联合干预,以确定相互作用和对代谢和免疫的独立作用。B. uniformis联合WBE是最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以抑制体重增加和肥胖,但单独起到的作用较小。尽管这种细菌是改善全身葡萄糖处理的主要驱动因素,但这种组合可以恢复脂肪和肝脏中依赖胰岛素的代谢通路。B. uniformis与WBE介导的联合作用使丁酸盐含量升高,并使肠上皮中诱导的上皮内淋巴细胞和3型固有淋巴细胞的比例恢复。因此,加强免疫防御的第一道防线,以对抗不健康的饮食和相关的肠道失调。这种干预也减弱了IL22信号和肝脏炎症的改变。我们的研究显示,利用B. uniformis联合WBE,可以帮助治疗肥胖。
原名:Bacteroides uniformis combined with fiber amplifies metabolic and immune benefits in obese mice
译名:Bacteroides uniformis 结合纤维增强肥胖小鼠的代谢和免疫效益
期刊:Gut Microbes
IF:7.74
发表时间:2021. 01.26
通讯作者:Marina Romaní-Pérez
通讯作者单位:微生物生态学、营养与健康研究室。西班牙国家研究委员会(IATA-CSIC)农业化学和食品技术研究所。
DOI号:10.1080/19490976.2020.1865706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80/19490976.2020.1865706
科研| Gut Microbes:微生物来源的短链脂肪酸不干扰人类结肠样本的SARS-CoV-2感染
本文由茗溪编译
巴西坎皮纳斯大学(UNICAMP)实验医学研究中心(EMRC)和肥胖与共病研究中心(OCRC)的Marco Aurélio Ramirez Vinolo 和Raquel Franco Leal等人于2021年2月9日在Gut Microbes发表题为《Microbiota-derived short-chain fatty acids do not interfere with SARS-CoV-2 infection of human colonic samples》的文章。丁酸盐和其他短链脂肪酸是介导宿主-微生物相互作用的关键分子。先前的研究报道了这些分子调节抗菌肽的生产及粘液、肠道通透性和粘膜免疫系统激活的功能。其中胃肠道,尤其是肠道微生物群在该病的发展和管理中的潜在作用值得各位研究者的特别关注。因此,本文章推测短链脂肪酸(SCFAs)的减少会影响肠道细胞对SARS-CoV-2的进入和反应。
摘要:短链脂肪酸(SCFAs)作为微生物来源的分子,在维持肠道屏障和调节感染条件下的免疫反应中起着关键作用。最近的研究表明,SARS-CoV-2感染改变了微生物群和短链脂肪酸的产生。然而,这种影响的相关性是未知的。在本研究中,我们利用人类肠道活检和肠道上皮细胞来研究短链脂肪酸在SARS-CoV-2感染中的影响。结果表明,短链脂肪酸并不改变SARS-CoV-2在肠细胞中的进入和复制。这些代谢物对肠细胞通透性没有影响,对抗病毒和炎症介质的产生只有轻微的影响。总之,我们的研究结果证明,COVID-19患者,特别是短链脂肪酸的微生物群组成的变化并不干扰肠道中的SARS-CoV-2感染。
关键词:SARS-CoV-2,COVID-19,微生物群,短链脂肪酸,人类结肠样本
原名:Microbiota-derived short-chain fatty acids do not interfere with SARS-CoV-2 infection of human colonic samples
译名:微生物来源的短链脂肪酸不干扰人类结肠样本的SARS-CoV-2感染
期刊:Gut Microbes
IF:7.74
发表时间:2021.2.9
通讯作者:Marco Aurélio Ramirez Vinolo 和Raquel Franco Leal
通讯作者单位:巴西坎皮纳斯大学(UNICAMP)实验医学研究中心(EMRC)和肥胖与共病研究中心 (OCRC)
DOI号:10.1080/19490976.2021.1874740
原文链接:
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080/19490976.2021.1874740
科研| Gut Microbes: 含量丰富的代谢物可能促进老年型肠道微生物群受试者年龄相关的疾病
本文由明天只是重复过往编译
日本森永乳业株式会社科学研究所Shin Yoshimoto等人于2021年1月11日在Gut Microbes发表题为《Enriched metabolites that potentially promote age-associated diseases in subjects with an elderly-type gut microbiota》的文章,本研究比较了具有年龄匹配或年龄不匹配肠道菌群的健康老年受试者之间的粪便代谢物,以确定来自年龄匹配肠道菌群的特征性代谢物。通过用人结肠上皮细胞来评估这些代谢物在肠道中的潜在功能和作用。结果揭示,与老年型肠道微生物群代谢产生的一些相关代谢物,有可能促进与年龄相关的疾病的发生。
摘要:本文先前调查了453名0至104岁日本健康受试者的肠道菌群,发现肠道菌群的组成可分为一些年龄相关的群。在这项研究中,本文比较了年龄匹配和年龄不匹配的老年受试者之间的粪便代谢物,以研究肠道微生物群对老年群体健康的作用。采用毛细管电泳-飞行时间质谱(CE-TOF-MS)测定了16名年龄匹配的老年受试者(老年型肠道菌群,E-GM)和16名年龄不匹配的老年受试者(成人型肠道菌群,A-GM)的粪便代谢物。两组共有8种代谢物显著不同:A-GM组富含胆酸和牛磺胆酸,而E-GM组富含胆碱、三甲胺(TMA)、N8-乙酰亚精胺、丙酸、2-羟基-4-甲基戊酸和5-甲基胞嘧啶。E-GM组升高的一些代谢物(胆碱、TMA、N8-乙酰亚精胺)是代谢物或前体,被报道为动脉硬化和结直肠癌等年龄相关疾病的危险因素。在E-GM组中,一些属于Proteobacteria的细菌物种的丰度增加,这些细菌被称为产生TMA的细菌,并且与粪便中的TMA水平相关。体外实验表明,这些老年型粪便代谢物抑制了正常结肠上皮细胞中紧密连接相关基因的表达,并诱导结肠癌细胞中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这些结果表明,老年型肠道微生物群代谢产生的代谢物导致肠道和全身内环境稳定的破坏,并可作为预防与年龄相关疾病的靶点。
关键词:TMA产生菌;老年型粪便代谢物;年龄相关疾病;年龄相关肠道菌群肠道和全身稳态。
原名:Enriched metabolites that potentially promote age-associated diseases in subjects with an elderly-type gut microbiota
译名:含量丰富的代谢物可能促进老年型肠道微生物群受试者年龄相关的疾病
期刊:Gut Microbes
IF:7.74
发表时间:2021年1月11日
通讯作者:Shin Yoshimoto
通讯作者单位:日本森永乳业株式会社科学研究所
DOI号:10.1080/19490976.2020.1865705
原文链接:
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080/19490976.2020.1865705
免费领取方法
关注《微生态》公众号,扫码联系微生态老师18(微信号M18018711790),备注《医学微生物专栏-最新研究进展文献包-20210226》,即可获得文献包。
你可能还喜欢
了解更多菌群知识,请关注“微生态”。
点击阅读原文,免费下载该文献包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5 07: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