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的第一篇博文,也是这个博客经历无数次忘记密码+找回密码之后的第一篇博文,一定是要写写自己此时的心境的。标题有点俗气,但俗话说大俗即为大雅,平淡才是真。曾几何时,也是一个喜欢舞文弄墨的好青年,也曾在其他角落记录一些天马行空意识流的东西。但目前好像除了熟悉标书、论文等八股文的写作,朋友圈等正能量小片段的写作,在写作这件事情上已经迷失太久了。言归正传,这个博客主要是记录本人对科研、治学以及师生关系的一些看法及感悟(虽然有很大可能在将来变成一个自娱自乐的科研糗事+日常八卦集散地……)
首先是2021年总结。前几天我给博士老板发了封信,告诉他我今年发了哪几篇论文明年计划做什么。其实倒不是发论文这件事本身值得炫耀,而是去年是我从独立PI以来第一次实验室积累的工作开始大量见刊,对我而言就是终于在心态上完成了从Assistant professor到Associate professor的转变(如果以国外类似职位类比的话)。当然,我的慢热导致了这个心态转变的过程远长于一般tenure的速度,不过,想到3年、6年、35岁、38岁、45岁归根结底都是人为设置的界限,也就心下释然。开始大量发文章这件事情远比开始拿基金这件事情重要,前者代表着有系统成果而且被学术圈认可(publish or perish),后者代表着忽悠能力(出于严谨,这里需要强调下,忽悠在这里是一个褒义词,是指能够用清晰简明的语言阐述课题重要性并获得支持,虽然在更多的情况下,忽悠就是它字面上的意思)。本人所在的工作环境中有一种特别的氛围,这种氛围也曾经让作为三无人员的我深深感到焦虑(三无人员:无帽子、无千万级大项目、无CNS),不过,我一直是一个很有自知之明的人,相信不积硅步,无以致千里,从我们课题组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去印证科学假说、搭建方法学平台开始,就做好了心理准备:相信课题意义,相信厚积薄发,相信中国科研环境的总体正面性,相信不忽悠的工作最终能够获得相应的支撑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2021年有优秀的学生毕业并走上了工作岗位,也有幸终于结束了独木不成林的状态,开始拥有了自己的科研团队。团队这件事情其实是一个伪命题,按照我博士博后阶段受到的训练,科研人在一定的阶段一定是以其他学校拿到独立PI作为学成的检验。但是,在国内的大环境下,独立PI付出的代价太大了,特别是没有大树的荫蔽,这也是经历了种种一切之后多么痛的领悟。因此,我的第一个博士生在经历了总总曲折之后,去年底终于正式成为团队中的博士后。我很感激他愿意这几年继续抱团发展,也期待接下来的几年内科研大环境能有更人性化的政策,支持更多的年轻人不需要在形式上依附团队,不要向我一样经历没钱、没人、杂事多的职业初期,把黄金科研时间真正用在科研上。我也有幸邀请到了另外一位优秀的年轻教师加盟团队。说是团队,其实在我的心目中它并不是身边常见的金字塔等级森严只有一根指挥棒的地方,我更愿意把它类比为一个初创公司,大家分工明确,合作共赢,能保持独立又开放的科研想法,是一个能够持续碰撞出火花的地方,而不是时时刻刻为了团队利益需要放弃自我。当然,我没有在团队呆过,这个想法到底是不是靠谱而且经得起实践检验还需要拭目以待,如何平衡自我兴趣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需要肯定也需要好好琢磨,我想这会是明年我需要去用心体会、努力学习的地方。
2021年对于师生关系有了更深的理解,这也是这么多年与学生打交道中逐渐悟出来的道理。在我刚起步的阶段,基本是延续以前实验室的风格,说话也很直,组会上经常就是各种抨击。也与一些已经毕业了的学生产生过矛盾,不过也正是通过这些冲突我才明白了学生的诉求与我们当年读书真的不一样了,也许是大环境,也许是中西方差异,也许是中国学生对师长的天然敬畏使他们不能理性沟通诉求。可能作为PI最重要的一点并不是要把学生训练的多么好,而是从一开始就做到只有志同道合、三观一致的学生才能招进来。而万一招来了不符合的学生,也只有尽力为他们排除困难,为其前途做好规划,推动其顺利毕业并获得学位。另外一个层次的认识,就是作为PI,维持自己心态的稳定性有多么重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选择了这条道路,有些时候就只能把自己当工作机器,当学生的吐槽接口,甚至当他们的假想敌,承受他们因为学位要求过高而产生的负面情绪。稳定的心态(甚至说是坚定的信仰)能够在这种情况下多少给到学生一些力量(并不是鼓吹要成为画饼高手)。理想点说,我还是特别向往那种“良师益友”型的师生关系,和学生保持透明积极的互动,多站在他们的角度看看问题,批评学生的时候也尽量采用迂回、明表扬实敲打的语言(跟我的合作者学到的)。在学习做一个内外兼修的好的导师方面(并不仅仅是合格),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021年除了对研究生的培养,在培养本科生的科研志趣方面也有了更多的心得。致敬单位的基础教育以及还算门槛较高的录取分数线,每几年总能碰到一两位不输清北学生的大创或者毕设学生。可能对他们最大的培养,不是教会了多少专业知识和技能,而是将他们带进了科研的殿堂,树立了一些基本的科研观和方法论。2021年我们还成立了一个“AI Biology”俱乐部,希望在新的一年能有更多精力推动俱乐部的活动,积极寻求一些外部资源和专业人士的指导,探索人工智能前沿技术与生命科学的结合。
2021年有幸结识了一帮新朋友,感觉以后可以志同道合的做一些事。这些朋友都有打理的非常不错的公众号、专栏,看他们聊天的时候仿佛自己又回到了学生时代,也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学习!也在一些朋友的影响下开始琢磨实验室基础研究如何与人民生命健康如何更好的结合,希望新的一年有机会尝试一些课题的产业化应用。
2021年还收到一份特别的褒奖。一位博士学位论文盲审专家写道:“评审人认为,这是本人近年来接受教育部评审中心邀请所审阅的近百篇博士生学位论文中份量最重的论文之一。评审人特别熟悉该博士学位论文所在单位情况。认为在那里做出该博士学位论文的丰满内容和高质量水平,尤其不易。谨善意建议如下:……若正面看待该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文中所展现的严谨逻辑、精致设计、老道语言等等,都体现出该导师及其所在团队优秀科研机构环境中的蓬勃的学术生机。值得鼓励。若负面看待该博士学位论文全文,则是折射出该单位机构严重“内卷”现象。……若一种单位机制造成导师群体的普遍用力过猛,则既不利于年轻导师的健康长寿和学术成长,更不利于幼稚的学生的正常起步和兴趣拓展。值得反省。” 特别特别感谢这位专家,说实话当时读到后眼眶都湿润了……如果您能有机会看到这篇博文,我也想向您澄清一下:这篇博士论文的写作都是由这名博士学生独立完成的,我修改的地方并不多。这是一个聪慧、外表柔弱内心有定力、有责任有担当的学生,三观与我很像,可能在某些方面完成了“学术思想合一”吧!此外,她是与中科院联合培养的博士,在两个团队中都经过了非常好的训练,因此确实出类拔萃。总的来说,能得到这份褒奖,我感到十分开心!有这么好的学生我感到十分的荣幸!我们以后要更好的做到在维持科研志趣的同时反对内卷!
终于到了说2022展望的时候:
把已经计划了的工作都大部分实现了。把团队运行的有个团队的样子。
跟着合作者好好学习AI。
如果疫情结束了,希望能去看看极光。
希望能够更加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把自由泳练起来,最好几年后能去考一个救生员证。
招到1名学生,可以坐我对面每天push我想课题,写论文,如果能够监督我Python的学习就更好了。ps,远程监督也可以。
最后,祝能够耐心看到这里的朋友们新年快乐,欢乐多多,健康与幸福常伴!
全舒
2022-1-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5: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