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jingcup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ngjingcup

博文

专家进课堂系列-丁巍伟研究员专访

已有 2223 次阅读 2021-4-12 17:59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专家走进造岩矿物学课堂

视频信息: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4v41177dA?from=search&seid=3830491124821873172

2021-04-12

蒋蕾茵整理

专家信息:

丁巍伟 研究员

自然科学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海底环境与地球动力学

教育背景:

分别获得浙江大学地质学学士和构造地质学博士。

获奖及任职: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深海项目:

南海的构造、沉积、周边海域矿产资源、海底峡谷构造地貌等;多次参加南海OBSIODP、大洋科考等航次。

 

孙老师:

大家好,我们现在开始上课。

我们今天“专家走进《造岩矿物学》课堂”是深海系列的最后一位专家。深海在我国的研究中,南海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南海不仅有丰富的油气地质资源,更是重要的海上生命线。我们今天特别荣幸地有请到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丁巍伟研究员。他通过研究南海的构造、沉积、周边海域矿产资源、海底峡谷构造地貌等一系列工作照亮了南海海底。他参加了多次南海OBS航次,以及国际IODP、大洋科考等航次。

丁老师,跟大家打个招呼?

丁老师:

同学们大家好啊,我是来自海洋二所的丁巍伟。

非常高兴能够有这样的一次机会和同学们做交流,因为我说起来算是你们的学长、大师兄啊。我在0305年的时候就是在咱们石油大学北京做的两年的博士后,在资源与环境学院。所以这次孙老师邀请,我就非常痛快地答应了。非常高兴。

孙老师:

谢谢丁老师。

丁老师是研究海底构造的,那我们知道南海也是有非常非常多的油气资源,那么请问什么样的海底构造能够跟油气资源有关系呢?就是说南海有没有这种特殊的海底构造,造就了它这么丰富的油气资源。

这个问题是来自于B站的一位网友。

丁老师:

好的。

其实,做海洋里面的地质和做陆地上的地质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海洋里面是多了一层水体,这样的话你去探测、取样就会带来很多难度。实际上这个含油气盆地也是一样的,因为你们都是在这个石油大学嘛,陆地上的含油气盆地这一块肯定都很熟悉。海洋里面也是一样,需要有一个含油气盆地,要找到油气的话,那肯定首先要有好的一个成盆体系,要有好的烃源岩,生储盖运移,这些实际上都是一样的。所以在海洋里面,我们知道海水之下实际上是有两种地壳的:一种是这种浅薄的陆壳,还有另外一种是洋壳。正常来讲的话,洋壳上因为它的这个沉积物之类的都比较少,尤其是来自陆源的沉积物,所以含油气盆地主要发育在陆源的盆地。也就是说我们南海的北部陆缘这边有很多的珠江口盆地、莺歌海盆地、琼东南盆地这样的一些盆地,有非常好的成盆体系,接受了中生代非常长时间的沉积,而且可能是一些镜质体反射率、有机碳含量等等比较高的这样的一种沉积,然后再有合适的这样一些成盆和含油气构造的因素的话,就会形成很好的含油气盆地。而且海洋里面目前来讲的话,尤其是南海北部陆缘,它有这个非常独特的特点,我们叫做“外油内气”,我们如果看这个南海的话,在靠近洋盆的地方,以成气为主。因为它比较热嘛,我形象地比喻,成油实际上就是用“一个铁锅来熬猪油”嘛,要把这个“猪油”熬出来,如果很热的话,这个“猪油”就变成蒸汽的形式,就比如天然气的形式,然后靠近大陆的这些地方是以成油为主。

所以,你要说区别,没有什么区别,我们依然要去海里面找这种含油气的盆地。

嗯,孙老师。

孙老师:

好的,那我第二个问题就交给我们同学们,看同学们有什么问题要向丁老师请教的。

同学:您好,丁老师。

丁老师:你好。

同学:

我有两个问题。因为我看了您20年的采访,第一个是了解到您是陆军转海军的,我想问下在国家未来的发展趋势中会不会需要更多的海军,因为我感觉好像很多人都是陆军转海军,其中这种专业的区分度大吗?比较好转吗,研究方向差不多是吗?

丁老师:嗯,好,就这一个问题是吗?

同学:您先回答完这个问题,我再问您另一个问题吧。

丁老师:

哈哈哈哈哈,好。

我先回答你你一个问题。我一直在这里说未来的科学发展会在海洋,海洋里面不管是从我们的国家权益来讲,还是学科的这种前沿方向来讲,都是在海洋里面。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我们整个地球70%都会被海洋所占据的,所以我们要了解整个地球的话,我们肯定要去了解海洋这个地方的。实际上陆地和海洋你用的研究方法,你的一些基础理论,不存在所谓的转行问题,只不过你研究的区域从陆地转到了海洋。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有两个学生,都是你们的师兄师姐,都是从石油大学北京过去的,他们跟着我做出的非常棒的工作,就是做海洋方面的。所以你完全不用担心,首先,海洋发展大有前途,第二个你完全不用担心你所学的知识不能在海洋运用的这样的一个顾虑。

谢谢你。

同学:

好的。第二个问题是看到您那篇采访,说到的第一点就是鼓励我们学习,第一点就是多读文献。然后因为最近我也在写一篇论文,也读了一定量的文献,但是那些文献对我来说太晦涩难懂了,就是可能看完一篇后过就过了,吸收不到什么知识。我想问一下丁老师,在读文献方面有没有好的一些技巧或者方法呢?让我更好地吸收、消化一篇文献。

丁老师:

好,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因为我想也是大多数刚刚入门的科研工作者,也是年轻的科研工作者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文献怎么读啊?

首先第一个,你读文献一定要有一个好的选题。就是说你读文献,浩如烟海这么多的文献,首先你要确定好你的研究方向,然后在这个研究方向里去读一些非常经典的文献。经典的文献包括两个方面:

一个是这个行业里面,肯定会有几篇经典的文献,然后你要去看比较新的一些综述性的文献。因为我们刊物里面,尤其是近些年的好的综述性的期刊,你可以去关注这样的一些期刊,比如Earth Science Review, 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 Review字眼的,或者说国内的一些杂志,比如说地质论评、综述啊这样的一些文献。就是要注意,要读一两篇比较早一点的经典文献,但是你还是要读的是针对性地去选几篇发在好的期刊上的综述性的文章。那个对你的帮助会非常大,那些综述性的文章不光是有很强的时效性,它从过去一直讲到现在,而且它的文献后面的文献,会有很多经典在里面。这是怎么读文献一个要注意的,就是你刚刚入行的时候要去读一些好的、经典的、综述性的文献。

第二个,我们读文献也是啊,读的时候感觉都读懂了,读完之后一点印象都没有了。还是一句话,叫做——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自己的经验就是,首先我有一个选题了,然后我去读这个方面的文献,文献拿过来之后,我先给它分一下类,有些可能是讲这个背景知识的,有些是讲方法的,把它分一下类。每篇文献读下来的时候,尤其是英文的文献,你要把一些中心思想,一些好的句子,直接记录到Word文档里面。然后你不仅知道这篇文献主要的东西在讲什么,而且你学会了怎么样用合理的语言去表达这样的想法,这个是需要一个非常快的学习过程。

我想,你们以后要写文章,尤其是要写英文的文章,总会碰到很多难题。尤其是写第一篇英文文章的时候,感觉就是怎么样用英文这样一种地道的方式,把这样的思想表达出来,对吧?这里面就是,这些好的文献里面的一些句子,就会给你很多这样的启示。比如说我看到一个非常好的句子,我把它写下来,主语、谓语之类的,研究区不一样嘛,这样换一下就可以变成你自己的语言了。

同学:谢谢丁老师。

孙老师:

好的,谢谢丁老师给同学们的讲解,那我可能还要问一个比较轻松的问题。就是丁老师平时在工作中是比较忙的,但我们知道其实还是会有一些放松的时间,因为我其实也看到您那篇采访了,据说您还经常玩游戏,请问丁老师平时是怎么在比较繁忙的工作中放松自己,让自己的心理压力跟身体,还有工作上达到一定的平衡?

丁老师:

这是一个我自己也在琢磨的问题。因为……怎么说呢,你会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你在这个学科里面承担的任务越多,你身上承担的责任越大,你会发现越来越没有自己的时间。这是我非常头疼的一个事。我一直认为做科学不应该是一件非常苦的事,我最烦的是什么,就是说一天到晚、从早到晚,一直到周末都泡在实验室里怎么样,你必须让你的大脑去放松一下,而且这种放轻松的过程也往往是你产生一些新的亮点和火花的过程。当然,这是我自己的方式,我不想做非常非常“灾难深重”的科学家,我是想做这种轻松愉悦的科学的。所以我以前的访谈说,我也喜欢玩游戏啊什么的,这些没问题啊。包括以前我经常玩游戏,现在我依然非常想玩游戏,但是没有时间、没有办法。

所以怎么去合理地安排时间,每个人都有自己放松的方式。比如说男孩子可能是打打游戏,我不知道你们现在打什么游戏,我以前星际都没打过,我是打三角洲、传统精英这些非常古老的游戏。可能女孩子去血拼一下,去哪里爬个山什么的,都是这样一种合理的放松方式。我不希望大家一门心思地做科研,然后觉得科研是非常苦的行为,一定要找到科研中的趣味性,要把自己工作的时间和平常休息、休闲的时间要合理地分配好。我相信这样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好,孙老师。

孙老师:好的,谢谢丁老师今天走进我们的课堂。

丁老师:好,谢谢同学们。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69271-1281641.html

上一篇:吴时国研究员解读蛟龙探海-专家进课堂专访
下一篇:深地项目涉及到的深度有多深?专家走进课堂为你解答
收藏 IP: 125.33.16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00: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