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10月28日,梁思成与林徽因的小儿子梁从诫在北京病逝。
他去世后,家人按照梁先生的遗愿,将他的骨灰埋葬树下。
旁边竖立着一块不规则的长方形石头,上面写着:“自然之友梁从诫”。
梁从诫的一生致力于中国的环保事业。他曾说:“从梁启超到梁思成,再到我,如果说我们祖孙三代有共同点的话,那就是社会责任感。我们生于斯,长于斯,这块土地养育了我们,我们不能不尽我们的力量,为这块土地、为这个民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回报。”
2分之差落选清华
梁从诫1932年出生于北京。
他是真正的名门之后,祖父是进步先驱梁启超,父亲梁思成是民国建筑大师,母亲是一代才女林徽因,几位姑母和叔父也都名声响亮。
受到家庭环境的熏陶,他从小就学习成绩优异,在大学报考时也自信满满地选择了清华大学。
可令人没想到的是,梁从诫差2分与清华大学无缘。林徽因不相信自己的儿子会这样落榜,因此请求复查试卷。
可拿到试卷后,她发现梁从诫的分数并没有错。梁从诫还在试卷中写出11个大字:
我不喜欢建筑,我喜欢历史!
林徽因这时才明白,原来梁从诫并不喜欢建筑行业。当他们真正了解到梁从诫的喜好后,就非常支持他学习历史。
最终,梁从诫考入了清华大学历史系,并在毕业后到北大进修,后又到云南大学历史系任教。
来源:自然之友官微
80年代后期,梁从诫辞去了公职,到了民办中国文化书院担任导师。
“低碳生活”倡导者
担任导师期间,梁从诫收到了一封信。而这封信也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那是一篇环保学家的文章,文章指出了自然环境正一步步被污染,并会对后世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
梁从诫被这篇文章深深震撼,决心要为中国的环保事业做些什么。
1993年,梁从诫倾尽积蓄,注册了“自然之友”环保组织。
从此后,梁从诫就以身作则,投入到环保事业中。
来源:自然之友官微
只要他外出吃饭,都会自己携带碗筷,即使是参与一些高级宴会,也是如此。
平时,他坚决不用餐巾纸,而是使用自己的手帕。
当时虽没有节能减排的概念,但梁从诫已经有了节能减排的意识。据说,有一次,他去政协开会被门卫拦下,因为只有他是骑着自行车到达,不像参会人员。直到看他掏出委员证,才放他进门。
他的夫人方晶,曾经讲过这样一件趣事:
2000年8月,他到菲律宾领麦格赛奖,大家都说那么正式的场合,应该有两套正式的衣服。去国贸买衣服的路上他对我说:如果不是因为这回买“大礼服”,我一辈子也不会去这种地方。
衣服买回来,我们让他穿上走两步看看,结果怎么看怎么别扭。他脚上的老式三接头皮鞋和新衣服太不相配,那双鞋还是1979年去日本时买的。我们吵着让他再买双新皮鞋,他笑说:没关系,到时候我把脸上的表情搞得丰富点,让他们只注意我的上半身不就行了嘛!
然而,环保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事业,他需要号召更多人投入其中。
于是,他一边在高校和企业呼吁环保,一边开展保护藏羚羊、滇金丝猴等大型环保行动。
为动物保护奔走
1995年,梁从诫听说了滇金丝猴生存栖息地受到威胁的消息。
滇金丝猴生活在滇西北地区的一片100多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中,为了解决财政问题,当地政府决定对原始森林进行砍伐。
梁从诫得知后,先是通过新闻媒体迅速报道传播这一消息,后又直接向中央有关领导写信呼吁。
然而,虽然有关领导进行了批示,但当地的砍伐行为并没有立即停止。梁从诫不得不再次各处奔波,直到央视《焦点访谈》等媒体注意到此事,并对之广为传播,当地政府才停止了对原始森林的破坏。
上世纪90年代,盗猎分子发现,用藏羚羊的羊绒做成的披肩“沙图什”,可以在国际上卖出超高的价格。
于是,成群结队的盗猎分子开始在高原上追杀藏羚羊。其结果是,藏羚羊的数量在短时间内从几十万只锐减到七万余只,面临濒危。
来源:自然之友官微
当地政府颁布多项举措,均不见效果。
县委副书记索南达杰组建“野牦牛队”与之搏斗,最后英勇牺牲。
他的继任者扎巴多杰为改善“西部野牦牛队”巡逻经费奇缺的问题,来北京求援。梁先生马上伸出援手。然而,就在问题的解决出现了曙光的时候,扎巴多杰在青海玉树家中遭枪击身亡。
有环保志愿者写出《长江魂》一书,希望借此筹集资金,建立自然保护站。
梁从诫得知后便让他到北京来,自己带着他一起去学校卖书,开演讲报告会。然后又写信给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林业局,呼吁保护藏羚羊。
国家林业局收到信后不久,就在3省区开展反盗猎行动,效果十分显著。
“自然之友”
梁从诫深知环保和保护稀缺动物的不易,他说:“我们不求波澜壮阔,但的确需要水滴石穿的耐心,一点一滴的坚持。”
2005年绿色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梁从诫发表致辞:
节约要从每个人做起,如果我们能从每件小事做起,从节约一张纸、一度电、一盆水开始,大家一起坚持下去,节约型社会才有可能出现。
他还想要为中国环保,为保护稀缺动物做出更多的贡献。
然而,从2007年开始,他的健康状态每况愈下,已经无法再担任《自然之友》理事会的会长。
来源:自然之友官微
2009年3月,自然之友举行成立十五周年座谈会。位置选在了梁从诫家附近的地方,梁从诫被人搀扶着进来,稍作片刻后就离开。
那是他最后一次,参加自然之友的活动。
有人问他,为何如此关心环境保护。
他说:“我们和其它动物同是自然之子。麻雀打光了,虫害就增加了。拼命洒杀虫剂,结果是每个人的肚子里都有农药的残留。我这么大年纪了,无所谓了,但那么多青年人、那么多祖国的花朵该怎么办?”
他挂念的,不止是自然环境,更是祖国的未来,青年的未来。
次年10月28日,梁从诫因病在京逝世,享年78岁。虽然他已不再,但他的精神将会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9 11: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