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无纸化教育与学习
今天看到一位科学网老师谈无纸化教育,我觉得在互联网及大数据的背景下,将来的学习也最终走向无纸化的趋势,我以学生的角度谈下我对无纸化教育及学习粗浅的认识。
1 无纸化教育的优缺点
当今教学工作普遍由之前的黑板板书到现在的课堂PPT讲解,作为出生在20世纪与21世纪过渡阶段的学生,其中教育形势的变化,我是能深刻感受到的,同时我也见证了由板书到PPT过渡的阶段,无纸化教育的优缺点相对来说比较明显。
1.1 无纸化教育优点
首先效果比较明显的一点是:上课变得更加生动活泼了,相较于板书的慢节奏,PPT的上课节奏更加的快,学生在上课可以学到的东西更多了,上课的形式也变得更加的丰富多样,这对于学习来说是好的一点。其次是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无需一遍又一遍的写板书,因为有的老师在上课时,可能不止讲一节课,利用PPT,可以实现轻松上课,省去了多次写板书的时间。再次,无纸化教育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这对于编程课等需要动手实践的课程是极其有利的一点,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一次,理论自然通了。最后,无纸化考试也是无纸化教育里的一个亮点,无纸化考试的流程日趋成熟,这可以有效降低教师的劳累程度,相当于让机器帮助老师干活,机器的改卷效率极高而且不容易出错,考试题可以从题库中抽取,这也杜绝了学生考试作弊的想法。
1.2 无纸化教育缺点
正是因为无纸化教育的优点,也导致了其缺点的出现。首先,节奏快的优点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无法获取重点知识,而且上课内容过多不易于记忆,这对于专业核心考试课来说,复习的难度增加了不少。其次不写板书导致学生上课记忆不深刻,上课容易走马观花,课下能够记下的东西很少。再次,无纸化教育的成本相对来说是比较高的,学校需要购买大量的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教学成本较高。
1.3 小节
总体来说,无纸化教育的优点是大于缺点的,对于有求知欲的学生来说,内容形式多反而是益处,通过课下自学加上课上的补充,这对于充分理解一个概念或者内容是很有帮助的。因为其教学成本较高,导致偏远山区的学生无法享受到这样的无纸化教育,这也间接导致教育水平不均衡现象的出现,好在中国在教育方面极其重视,相信在不久,偏远乡村学校也可以享受到无纸化教育带来的益处。
(这里多说一点:在我看来,未来随着通信技术的提升,预计在2030年左右,第六代通信系统(即6G)的出现,会改变这一教育形势。2019年是5G元年,遵循通信技术的更新换代规律,每十年会出现新的通信技术,2020年6G已经开始预研,6G预计会在2030年出现,到时海陆空一体化的通信概念会解决偏远地区网络痛点,届时卫星通信技术会更加成熟,互联网结合物联网会创造非凡的产值,“一念天地,万物随心”的愿景指日可待,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将更加有助于教育。)
2 无纸化学习的优缺点
无纸化学习伴随着当今无纸化教育产生,如今很多老师在上课时会提前发布PDF或者PPT课件,供学生使用,与九年义务教育学习相反,大学及以上的学习没有严格的参考书籍限制,学的知识也更加广泛,无纸化学习的这这点来说是非常占优势的。以我来说,现在上课基本就是带着一个iPad上课,参考书籍导入到了笔记本中,可以随时查看,大大减轻了去上课路上书包的重量,而且学习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做笔记直接在课件上书写,各种标记笔一应俱全,彩色荧光笔随心切换,极简形式渐渐变成了学习方式的主流。
2.1 无纸化学习的优点
基于电子设备的学习方式现在越来越流行,减轻书包重量的这一大优势极其方便了学习。其次无纸化学习在互联网背景下让我们能学到的东西更多,例如可以利用iPad进行绘画,减去了购买大量花材的费用,画出来的效果也很好。在做笔记方面,电子设备有很好表现,节省纸张,节省资源保护环境,笔记内容可以非常丰富,插入贴图或者链接等,复习时候会更容易,同时做笔记时在写错或者想写的位置不对,在电子设备上可以很方便的改动,这点对于传统做笔记方式有很大优势。在备份方面电子设备表现不俗,如今的网盘及电子笔记本可以实现多设备同步,在iPad做的笔记,在手机上也可以查看,极其方便。
2.2 无纸化学习的缺点
无纸化学习设备费用相对较高,在这点来说,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是否真的需要再去购买,根据自身需求,实现其最大价值,有很多学生在买了电子设备后,就会出现“买前生产力,买后爱奇艺”的情况,这样就迷失了为了学习购买设备的初衷。其次无纸化学习容易丢失笔记,如果软件出了问题,可能就会失去很多之前自己精心做的笔记,得不偿失,在这就需要及时备份,可以将笔记上传到云盘中,减少损失。
2.3 小节
无纸化学习总体来说优势也是非常显著的,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无纸化学习办公,将会成为未来学习趋势,如今节奏较快的社会,需要这样高效率的学习办公方式,再者,如今纷繁复杂的社会,极简主义是多数人追求的目标。
在我看来,未来无纸化教育与学习方式将会成为主流,网络与通信技术的发展,将加快这一进度。
学生拙见,尚有不足,望老师们批评指正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3 09: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