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读了南京大学鹿化煜老师团队最近发表在science advance上的文章《Combined high- and low-latitude forcing of East Asian monsoon precipitation variability in the Pliocene warm period》。篇幅不长,内容很清晰,这里就先要总结一下。
晚中新世以来,全球变冷、干旱化趋势不断加剧,东亚季风系统也逐渐增强,并接近现代强度,但是季风系统在这些时段演化的机制至今仍不清楚。尤其是以3.6Ma全球快速变冷为分隔的上新世,通过建立北极冰盖形成前后东亚季风的变化历程,有助于理解控制季风演化的机制,弄清到底东亚季风背后的是低纬过程还是高纬过程。
为此,这篇文章对渭河盆地的河湖相沉积进行研究,建立了6.73-2.58Ma的高精度年代序列,并通过粒度重建渭河盆地古降水变化,尝试回答以下两个问题:季风在上新世温室期间是否受到偏心率调控;上新世东亚季风在轨道尺度上的变化机制。
研究区及剖面信息,值得一提的是,研究又回到了白鹿原
根据两个化石和高分辨率古地磁约束的地层年代框架
这里对剖面上下2549个样品进行粒度分析,选取中值粒径和>63μm的砂粒组分为代用指标。整体上,中值粒径与砂粒组分变化趋势一致,反映了外缘流水大小的变化,粗粒组分增加,地表径流增加,反映了季风降水增加。磁化率反映了磁性矿物的组成及比例,这里用来指示洪水强度的变化。
总体而言,晚中新世-早更新世期间,粗粒组分与均值粒径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变化幅度,即在4.2Ma后振幅大幅缩减。这里认为对应了4.2Ma后,季风降水减弱。
对粒度数据进行的周期进行考察。整个上新世,均可观察到100ka、40ka、20ka主导的偏心率、斜率和岁差周期。考虑到北极冰盖在3.6Ma的形成,对其前后的周期功率进行考察。REDFIT分析结果显示,粒度在6.73-2.58Ma期间表现出100、40、20ka的周期,其中以100ka的偏心率周期占主导,另存在响应岁差、半岁差周期的19ka、12ka周期。
对比粒度100ka滤波与偏心率之间的关系,发现两者自6.1Ma开始耦合变化,但振幅不同:4.8-4.2Ma低偏心率振幅对应了较强降水,4.2-3.6Ma高偏心率振幅对应了较弱降水。
A-粗粒粒度,B-中值粒径,C-渭河盆地降水恢复结果;D-深海氧同位素;E-粒度100ka滤波;F-偏心率周期
首先对粒度指标的可靠性进行考察。沉积物粒度受到物源粒度、湖平面波动、外缘输入过程等多种因素控制。岩相和矿物组成显示,剖面过去为一个水洼,且长期物源不变,因此排除物源影响。因此,粗粒组分的变化可能指示了两种情况:气候变化导致的湖平面波动;外缘流水动力增强,搬运物质变粗。又从岩相学、沉积学等角度,这里认为粒度变粗指示了流水搬运能力增强,即季风降水增加。
恢复结果指示,4.2Ma东亚季风降水显著降低。这一点也由古植物恢复的降水结果、红黏土含铁量变化中得以证实。这里认为,4.2Ma对应了北半球高纬度的变冷,而北极冰盖约在3.6Ma诞生。SST数据显示,在4-4.3Ma期间,北半球相对变冷,导致温度梯度加大,使得ITCZ南移,从而影响亚洲季风系统。因此,季风区的变冷与干旱是同步发生的,降水幅度的变化很有可能是北半球高纬降温达到阈值,通过ITCZ南移而产生的更窄降水带。
100ka周期受到日照量应,并通过CO2放大这种影响(Shackleton et al., 2000; Lea et al., 2004),与冰量变化(Imbrie et al., 1993)、大洋环流变化无关(Toggweiler et al., 2008)。东亚季风受到偏心率控制,即使两者变化幅度并不完全对应,至少说明6.1Ma开始东亚季风降水具有偏心率特征,而振幅的不匹配可能是气候系统内部反馈机制的调节。南半球通过穿过赤道的水汽和热量,对季风降水进行调控(Clemens et al., 2008)。Rutherford(2000)证明,穿过赤道到高纬地区的热量流,会使北半球表现出半岁差周期,导致100ka信号的放大。
很有意思的,粒度中出现了221ka周期,认为可能是人工造成的误差,可能是某些时段缺失100ka周期,从而产生了200ka周期。且老地层中缺失更为严重,导致较老地层中出现更强的200ka周期。
对东亚季风降水记录中提取出了100、40、20ka周期。在高PCO2浓度、北半球无冰盖的温暖阶段发现斜率周期,说明高纬日照量对东亚季风变化的重要性。而岁差和半岁差周期的发现,证实了低纬驱动对东亚季风的重要性。我们发现,4.2ma后北半球变冷达到阈值,ITCZ南移,限制了季风降水的区域,使得记录中降水信号波动减弱。因此认为高低纬过程共同作用了上新世暖期的季风变化。
A-功率谱,B-E两种方法对不同时段周期的提取结果
藏在最后的吐槽:
南大地学素以毕业难成名,博士毕业普遍需要一篇1区的文章。每每看见鹿老师团队的大文章,就心中暗想:真好,又有一个博士可以毕业了。
整理这篇的内容的时候,疯狂吐槽这篇的结果,其实真的不尽人意。
最值得吐槽的就是粒度指标了,尽管里面说了一堆,试图证明他的可靠性,还贴了个中值粒径对比,但是这么粗的划分确实是有问题的,至少做个段元分析嘛。跟师兄瞎猜,可能是磁化率确实不咋地,才推出粒度来做的。确实,文章里磁化率就提了一句。
其次就是沉积学的东西了,不知道是不是做了很细致的沉积相工作,不管是从图片、柱子还是周期计算结果看,可能都指示了沉积不连续的显示,而且粗粒组分代表流量可能也不是那么能靠得住
再就是算的不是很好的周期,不管是峰值很低的半岁差,还是不是很可靠的斜率,还是插值后还得到的220和100缺失,真的不知如何评价。
但这篇文章的噱头还是在的:低纬驱动、高纬驱动在这里都找到了信号,两大学派在渭河盆地得到了新的统一,想想还是兴奋的。
聊到最后,师兄:珍爱生命,远离旋回。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5: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