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第一届公共卫生科学发展大会与2021中国医师协会公共卫生医师分会年会暨第二届中国公共卫生医师年会于2021年12月28-29日在福州悦华酒店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中科科技培训中心、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公共卫生医师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公共卫生分会联合主办,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协办,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省预防医学会承办,多位院士、专家应邀参加会议并围绕公共卫生科学发展的主题进行分享与交流,会议由主旨报告和分论坛组成。
国家卫生健康委药政司司长、中国医师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于竞进为大会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病因及癌变研究室主任林东昕,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公共卫生与健康研究院院长徐建国,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副院长、公共卫生学院院长、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公共卫生医师分会会长邬堂春,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书记赖以刚、主任郑奎城,福建省预防医学会会长吴兆燊等参加会议,哈尔滨医科大学副校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主任孙殿军主持。
于竞进强调中国医师协会公卫医师分会作为全国公卫医师之家,现阶段应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包括要有效整合资源,加强继续医学教育,提升现有公卫医师胜任力。围绕公共卫生相关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做好公卫医师和管理人员培训,强化去发现分析、研判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构建以大健康为中心,涵盖院校教育,继续教育全链条的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公共卫生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不仅与临床医学交叉融合,促进医防结合,还应该与公共管理,国家安全等学科交叉融合,完善高校、公共卫生机构、医疗机构之间的人才培养协同机制等。
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建国、林东昕、邬堂春,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郑奎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生院副院长、教育培训处处长罗会明五位专家分别以《口服植物乳杆菌可刺激小鼠对新冠病毒的特异性免疫》《食管癌基础研究和防治进展的思考》《浅析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公(工)一大流调机制在新冠疫情应急处置的实践和成效》《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进展及今后的方向和建议》为题作主旨报告。
大会设两个分论坛,第一分论坛邀请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晓明、郑州大学教授段广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所长许文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所长施小明、中国药品监督管理研究会副会长王宝亭、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慢所副所长钟文玲分别作《中国疫苗的创新发展之路》《新形势下新冠疫情防控的思考》《实验室检测监测在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碳中和目标背景下环境与健康工作思考》《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现状与应急审批实践》《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控,推进健康福建建设》专题报告;第二分论坛邀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江苏疾控中心疫苗临床评价所所长潘红星、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所所长漆琪、成都市金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胡榕、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马吉祥、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吴先萍,中国疾控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副书记郭浩岩作《预防接种与群体免疫》《流脑的疾病防控策略中疫苗的作用与价值》《四川省免疫规划技能比赛介绍》《多措并举,为新冠疫情防控助“一臂之力”》《医防融合慢病一体化管理与防控》《中国农村地区人群慢性病前瞻性研究》《2021糖尿病眼病人群洞察报告》专题报告。
此次线下会议共有280余人参加,包括院士专家、从事公共卫生工作的专业人员及相关领域、高校、疾控中心的代表,会议同时开通了线上直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9-22 08: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