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论文撤稿
这里所说的撤稿,是指文章发表之后的撤稿。事实上,撤稿一般分为两种情况:在发表之前由作者主动发起的撤稿称为“withdraw”,而发表后的撤稿叫做“retraction”。
两者除了撤稿时间上有所不同,对作者和期刊的影响也相差巨大。前者其实无伤大雅,只要作者由充足的理由,不会对作者有负面影响。但后者会对论文作者的声誉甚至整个科研生涯造成不可挽回的恶劣影响,而期刊有时也会因此蒙上污点。
一般来说,做出论文撤稿决定的是期刊,不过作者如果发现文章出现了重大错误,导致研究发现无效或者存疑,也可以跟期刊编辑沟通撤稿。而这种错误,即可能是“无意识”的,也可能是学术不端道德失范。
撤稿原因
根据国际出版道德委员会(Committeeon Publication Ethics,COPE)的指南,撤稿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1.学术不端行为
比如捏造、伪造结果或记录,篡改数据、改变或隐瞒数据,以及论文剽窃。或者结果已经发表过,但未注明出处,未获得转载许可。
2.差错
差错一般指在实验过程中或数据分析时出现错误,不能复现结果或分析时关键信息意外疏漏等。当有明确证据表明论文结果不可靠或由重大错误引起的,论文就会被期刊撤稿。
3.其他原因
没有透露重大利益冲突(会影响编辑和审阅者对文章的解释和审阅),违反审阅规则,以及侵犯版权或其他法律问题(诽谤、隐私问题)等原因。
如何避免撤稿
避免论文撤稿,最重要的是坚守学术道德底线。不剽窃,不造假,不篡改。
当然,有的时候某些严重错误并非“主观意愿”造成,例如把某篇人为操纵或舞弊的论文视为前人研究或者研究基础,进而开展的后续工作。这种基于不真实的基石上的研究自然容易引发后续的重要错误。
所以,在科学研究和论文撰写中,重要的结果和数据要进行反复校验检查,重要的基础和参考要进行细致的甄别。
如何了解论文撤稿信息
在检索论文或撰写综述时,了解哪些论文已被撤稿十分重要。
有研究者发现,论文被撤稿后仍然可能被大量引用,尤其是撤稿论文在撤稿前已经被大量引用过,那么在撤稿之后仍然有可能继续收到额外的被引频次[1]。这些引用撤稿论文所做出的研究会使整个研究处于危险中。
事实上,发现论文撤稿并不困难。就像这幅图显示的这样,在检索论文时,期刊一般会显著地标明这篇论文是否被撤稿。
所以,避免引用到被撤稿的文章,需要作者在引用文献的过程中,细致彻底地检查每一篇被引文献,尤其是在文章发表前,要再次仔细审查每一篇文献。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4: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