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项依据是标书的核心部分,是评审人关注的最重要内容,我们整个标书后面所有的内容都是围绕立项依据来展开,这个部分是最难写的部分,也是最需要花时间的部分,那么怎么去写呢?
国自然基金委给的立项依据提纲:
项目的立项依据(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需结合科学研究发展趋势来论述科学意义;或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来论述其应用前景。附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我们需要把握的写作方向:
基础研究:着重结合国际科学发展趋势,论述科学意义
应用基础研究: 着重结合学科前沿围绕临床实践中的重要问题论述应用前景
立项依据的写作一般按照以下结构来完成:
研究背景
大背景
小背景
国内外研究动态的综合分析(层层展开,有分析)
国内外分别/按研究目标 综述
提炼学科的研究热点和难点,列举相关的工作基础
指出存在的科学问题
前期工作基础
提出研究假说
简单阐明本课题要解决的重点问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① 重点需要把握的就是依据!
(1) 列举已有研究结果,不要仅仅从寻找不足出发,更要立足寻找前进的依据。
(2)在已有结果的基础上,还存在什么未知的科学问题(还有什么可做的)?
注意: 不是“未见报道”的,就是创新的。一定要既有新颖性,又“前有古人”,有研究基础。“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要刻意忽略同行尤其是大牛的成果,要从成果中发现并提取自己开拓新方向的依据。
② 指出“存在的科学问题” 即是“立题”,是中标的第一步,是最关键的一步,是申请人学术水平的体现。
必须是本课题拟解决的问题
必须是本课题能解决的问题
必须与本课题研究目的呼应
不提与本课题无关的问题,即使十分重要
③关于研究假说:集中反映课题核心内容,通过研究假说就可以凝练成题目
模板:在临床问题对应的科学问题中,靶分子A(or干预措施A)通过介导C通路(分子)产生B效应
举例(通过以上模板进行填空):
在膝骨关节炎(临床问题)的软骨细胞代谢(科学问题)中,A分子(or某干预措施)通过介导PI3K/Akt信号通路产生抑制软骨细胞凋亡的效应作用
凝练成题目:
A分子(or某干预措施)介导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膝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根据个人经验总结出来立项依据撰写技巧:
1. 由浅入深:
2.逻辑化主线
3.两种写作方式:
序贯式:适用于前期工作扎实,在临床和课题相关基础领域有研究基础(文章)的申请人(重点推荐)
小标题式:适用于前期基础较薄弱申请人,看起来逻辑更清晰(不推荐)
这里重点提供一种序贯式的写作模板:
第一部分:关于临床问题的综述,600-800字,3-5篇左右参考文献。
提出临床问题:目前现状(流行病学),有什么问题有待解决,申请人在这方面的前期工作。
第二部分:关于科学问题的综述,800-1000字,10篇左右参考文献。
提出科学问题:回顾这一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阐述申请人在这方面的工作基础。引出靶分子A在(科学问题)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提出实验现象)。
第三部分:关于靶分子A的综述,800-1000字,5-10篇参考文献。
引入研究对象:交代靶分子的背景,论述申请人前期对其研究获得的创新认识。提出靶分子A在(科学问题)中具有明确的功能,可能是这一生物学行为的关键调控分子,然而其发挥作用的内在机制尚不清晰
第四部分:关于靶分子A某种调节机制的补充综述,400-600字,文献酌情。
提出科学假设:前期预实验发现靶分子A在(科学问题)中发挥功能必须依赖于C通路,这一发现具有原创性,截止申请书递交之时未见报道。根据前期预实验的结果,申请人证实了A的一种调控机制,由此提出科学假设:靶分子A通过介导C通路(分子)产生B效应。
第五部分: 概括研究内容: 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本项目拟研究……;阐明……;评价……;验证……,为进一步理解(科学问题),从而指导(临床问题)的解决奠定理论基础。
特别要注意的写作细节:
1.核心语句标注加粗,帮助评审人快速抓住重点!
2.参考文献(20~30条左右):权威、新(近3年内,至少5年内,有Nature、Science、Cell等权威文献,最好是当年的)、有自引。
3.字数要求:3000-3500字。
4.示意图:3张图为最佳(1.综述 2,工作基础 3,研究假说)。
5.综述内容:一定是与本项目密切相关的,与本项目无关的不要提。
6.创新性:融入一些热点(注意是目前研究比较贫乏的,而不是最火热的)的科学问题,能够显著提升课题的创新性,抓住评审专家的眼球。
7.缩写:第一次出现都要注明全称,如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
8.校对:不允许出现错别字、漏字、标点符号错误等,按论文要求。
转自http://college.gcbi.com.cn/archives/116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2: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