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KWP主动医学之辨:理学、斯宾诺莎及老子思想
段玉聪(Yucong Duan)
国际人工智能评价网络 DIKWP 标准化委员会(DIKWP-SC)
世界人工意识 CIC(WAC)
世界人工意识大会(WCAC)
(电子邮件:duanyucong@hotmail.com)
摘要:“存天理,去人欲”是宋明理学的核心伦理箴言,强调藉由内在心性的反省与修养来彰显人性本具的道德理则(天理),并克服私欲对心性的蒙蔽。斯宾诺莎从西方哲学视角出发,通过理性认识自然(实体)的必然性,将被动欲望转化为主动情感,从而获得精神自由。老子则提出道的宇宙本原观,主张寡欲、无为和自然之治,以返朴归真达成与大道合一的生命态度。本文从形上基础、人性与欲望的调适、理性与自由的阐释、伦理实践路径、社会政治观以及当代启示诸多维度,综合考察这三大思想传统之间的异同,从而为跨文化哲学对话与当下价值反思提供更深远的思想资源。
引言:多重思想语境下的德性与自由追求在中国哲学史上,宋明理学构建了一套形上与伦理相融的宇宙人学体系,将传统儒家强调的仁义礼智之德性提升至形上理(天理)的层面。“存天理,去人欲”这句简练的箴言即浓缩了理学家对人性善端与宇宙善理的坚信:通过去除内在的私欲,人得以显露本有的良知与善性,从而契合天理之流行。
与此相对,斯宾诺莎所处的17世纪欧洲思想界正从中世纪的神学统治转向科学理性精神。他在《伦理学》中将上帝与自然等同,强调世界的理性必然性。人之受苦源于对事物真相的无知与被动情感的驱使,理性认识可使人脱离欲望束缚,获得自由与幸福。
回溯更早的中国先秦,道家思想家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道”作为宇宙生化之本根,倡导无为而治、寡欲知足,以自然无为的方式调和人与天地,以此返归纯朴本真。
本文将以“存天理,去人欲”为引线,对照分析斯宾诺莎与老子,从而在中西哲学的比较研究中,更深入地理解理性、德性、自然与自由之间的关联。
一、形上基础的比较:天理、实体与道的多重意义
天理(理学):宋明理学中的天理既是宇宙之形上法则,也是伦理道德的终极根源。理学家,如朱熹,主张理先于气而存在,理是纯善、有序的形上实体。人性中的良知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人心中有天理内蕴。此处的理既有本体论意义,更具道德价值属性。
实体(斯宾诺莎):斯宾诺莎以几何学式逻辑论证出唯一实体(Substantia)乃万物本原,即自然即上帝(Deus sive Natura)。此实体为中性与必然,其逻辑完满性与无限性昭示出世界的严密理性秩序。然而不同于理学对善的强调,斯宾诺莎的实体不蕴含道德价值判断,而是纯粹必然的理性本体。由此,人若理性把握这种必然性,便能从对幻象和偏见的沉溺中解放。
道(老子):老子之“道”是宇宙的原初根基,无名无形,不可直陈,却生化万物。“道”无有善恶意向,不以人类道德为尺度,而是一种不加矫饰、自然流行的本原存在。道家不倡导强行“为善”,而是通过顺应自然,以“无为”显“有为”的功效。
对照之下:
理学将宇宙本源赋予道德价值,使天理成为宇宙与人性善的内在统一。
斯宾诺莎所揭示的实体是理性必然性,没有道德性,却通过认识必然性的理性途径实现人之自由。
老子的道则是自然本原,不以道德或理性为判准,而强调超越善恶、返璞归真的朴素之本。
二、人性与欲望调适:去人欲、理性转化与寡欲无为
理学的去人欲:理学认为人虽性本善,但遭人欲蒙蔽而失其天理。人欲指的是偏私与过度之求,使人背离天理的纯善之光。“去人欲”不是灭绝一切需求,而是克制非理性、非道德的贪念。从伦理工夫看,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慎独省察,人得以剔除私欲,重显天理。
斯宾诺莎的情感转化:斯宾诺莎将欲望视为人性固有的动力,但人在无知状态下会为被动情感所奴役,产生痛苦与混乱。通过理性认识,人可将混乱被动的欲望升华为与理性相协调的主动情感(active affects)。在理性光照下,欲望不被简单压抑,而是获得提升与净化,从被动服从转向理性自觉。
老子的寡欲与无为:老子主张“少私寡欲”,认为欲望膨胀乃扰乱心神与社会秩序之因。无为并非消极,而是顺应自然之自发秩序,不以人力造作或强行规范。寡欲使人不为外物所累,内心清静,从而与道相通。
比较可见:
理学强调以道德理性为标准去除不正欲望,重现天理之善。
斯宾诺莎以理性使欲望从被动转为主动,更类似对欲望的理性引导与升华。
老子则通过减少欲望本身的膨胀,回归自然纯朴状态。不强调理性分析,而是从价值判断中退场,让欲望自然减弱。
三、理性、德性与自由的诠释:从内在修养到心灵解放
理学的道德理性与德性圆满:对理学而言,理性在格物致知和明辨是非中扮演关键角色,但此理性始终以道德为轴心。在天理的光照下,理性帮助人划清是非,克欲从善。最终目标是“从心所欲不逾矩”——达到德性自然而成的境界。
斯宾诺莎的理性自由:斯宾诺莎认为自由不在于随心所欲,而在于理性理解必然律使人不再为情感与偏见所左右。当人通过理性洞见世界的必要性与统一性,便不再痛苦与纠结,从而达到精神自由与安宁(beatitudo)。在此,自由是理性自觉的产物,是理解真理的愉悦。
老子的自然智慧与心灵淡定:老子的智慧不以逻辑理性为主,而是对自然流程的直观体验。心灵的解放来自于不为名利所驱、不为欲望所缚,以柔弱胜刚强、无为生大用的态度自然而静,故获得一种不加造作为善、却无处不善的自由洒脱。
对此:
理学以道德理性为轴,使人性理想化为德性人格。
斯宾诺莎以纯理性洞察为路径,将自由奠基于正确认识的喜悦中。
老子以自然无为为智慧源泉,通过拒绝人为干预而获得本原的自在与宁静。
四、伦理实践与政治哲学:从礼治到理性政体与无为而治
理学的外化路径:礼乐教化与德治政治:理学强调内圣外王。士大夫在“存天理,去人欲”的修身基础上,以德性施政,辅之以礼乐典章,使社会井然有序。此处天理成为治理的价值标尺。
斯宾诺莎的理性政治:在斯宾诺莎看来,一个理性与宽容的政体能够引导公民通过理性教育与制度安排,减少非理性欲望导致的纷争。政治的正义性与稳定性来源于公民理性与认识提升,而非依赖神性或刻板伦理。
老子的无为而治:老子视理想治理为不多事干预,让百姓自然安顿,少欲而知足。“无为”并非无所作为,而是减少强力控制,使政者不矫饰、不扰民,从而维护自然淳厚的民风和社会秩序。
通过此维度对照:
理学强调道德礼制,将天理转化为社会政治秩序的规范准绳。
斯宾诺莎则以理性教育与制度安排为核心,构建一个能促进公民理性发展的政体。
老子提出无为政治,顺势而治,让社会合乎自然之序,不以人力刻意塑造。
五、历史脉络与当代启示:三个传统的对话意义从历史维度看:
理学在中国传统精英文化中长期居正统地位,将道德与治国的价值观深植于士大夫体系中。
斯宾诺莎的思想位于欧洲科学与理性崛起之际,为日后启蒙运动与现代自由主义的兴起提供哲学基石。
老子思想发端于春秋战国时代,为后世道家、黄老之学以及中国文化的隐逸传统、生态思想提供源头智慧。
当代社会面临欲望泛滥、价值多元、环境危机及全球化带来的道德与政治挑战。这三者思想能提供诸多启示:
理学提醒我们,个人修养与社会德性之间存在内在关联,道德并非空洞说教,而是关乎人性善端的实践与彰显。
斯宾诺莎提示理性认知的重要性,唯有以知识与思辨化解偏见与盲动,个人与社会方能走向更理性与和谐的状态。
老子则从自然主义与生态智慧角度启示我们:在高度人造化与物欲横流的时代,适当回归简朴、节制、无为,可减轻精神负担并缓解生态危机。
六、综合评价与未来思考通过“存天理,去人欲”与斯宾诺莎、老子思想的比较研究,我们看到不同文化、时代、哲学脉络下,人类皆对超越盲目欲求、实现更高层次自由与和谐的目标持久追寻。理学、斯宾诺莎与老子在形上学、欲望调适、理性运用和政治构想上各有特质,却有相通旨趣:皆反对受制于低级欲望的盲动人生,倡导通过理性或自然智慧的方式臻于内在圆满与外在和谐。
在未来思想对话中,我们可将理学的德性论、斯宾诺莎的理性自由观与老子的自然无为思想进行综合借鉴。例如,当代教育可兼容德性培育、理性思辨与生态感知;政治制度设计可融合道德引领、理性协商与简约治理理念;个体生命修养可在理性省思中保有朴素宁静。如此,多元思想的交织与共鸣,将为人类面对新世纪挑战提供丰富而深远的思想资源。
结语“存天理,去人欲”、斯宾诺莎之理性自由、老子之无为自然,三者在中西哲学中各显独特风貌,但透过其异中之同,我们得以更完整地理解理性、德性、自然、自由与秩序的多元形态。这种跨文化、跨传统的哲学对话,既扩展了学术思考的深度与广度,也为当下人类重新定位自我与世界的关系,建设更合乎人性与自然之境的社会提供了宝贵洞见。
参考文献(部分):
朱熹:《近思录》,陈荣捷英译本,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7。
王阳明:《传习录》,陈荣捷英译本,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3。
老子:《道德经》,杨伯俊注释本,中华书局。
Spinoza, Baruch. Ethics, trans. Edwin Curley, Penguin Classics, 1996.
Chan, Wing-tsit. A Source Book in Chinese Philosoph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3.
Nadler, Steven. Spinoza: A Lif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Needham, Joseph.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我们从更广阔的思想背景与更深入的思想剖析中,领略了理学、斯宾诺莎及老子思想的复杂性与可互相启发之处,为今人理解自身、理解世界、面对当下与未来提供深度的智慧资源。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20: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