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PhysicsL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inesePhysicsL

博文

研究快讯 | 宇宙线电子能谱和Klein-Nishina效应

已有 1920 次阅读 2021-3-14 04:30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1.gif

原文已发表在CPL Express Letters栏目

Received 25 December 2020; 

online 6 February 2021


EXPRESS LETTER

Klein–Nishina Effect and the Cosmic Ray Electron Spectrum

Kun Fang (方堃), Xiao-Jun Bi (毕效军), Su-Jie Lin (林苏杰), and Qiang Yuan (袁强)

Chin. Phys. Lett. 2021, 38 (3): 039801


文章亮点

首次给出了电子在银河系中传播时能量损失的精确拟合公式,提出原初宇宙线电子能谱需要一个新的硬成分。


宇宙线电子能谱和Klein-Nishina效应


研究背景

丁肇中教授领导的阿尔法磁谱仪(AMS-02)实验是位于国际空间站上的一个大型的宇宙线实验,对宇宙线能谱进行了异常精确的测量。AMS-02高精度的测量发现宇宙线能谱并非是单纯的幂率能谱,而是存在很多微细的结构。这些结构的背后都有着有意义的物理起源。最近的AMS-02的实验观测发现宇宙线中电子能谱在50GeV附近偏离了幂率的形式而有变“硬”的趋势(既高能电子更多)。该能谱变硬也被Fermi-LAT、DAMPE等空间实验探测到。


内容简介

空间实验测量到的高能宇宙线电子是从银河系的宇宙线加速源(如超新星遗迹或者脉冲星风云)发射出来并传播到地球上的。在传播的过程中,高能电子会和银河系的背景光子散射并损失能量。电子和光子相互作用的散射截面很早由Klein-Nishina计算完成,这个截面当电子能量非常高的时候会被压低,这就是有名的Klein-Nishina(KN)效应。KN效应的后果是,电子能量越高,其能损相比由经典的汤姆逊散射截面预期的结果越小。


在AMS-02发表了宇宙线电子能谱的结果后,发表在Phys. ReV. Lett.的一篇文章提出可能是KN效应造成了宇宙线中电子能谱在50 GeV附近的变“硬”的行为。然而,本文研究发现这一结论是由于作者采用的计算电子能损的公式有很大误差造成的。本文作者重新计算了电子能损并给出了准确的能损公式的拟合形式。采用这种精确的能损形式,发现KN效应无法解释AMS-02发现的能谱变硬的行为。因而,这一能谱变硬的行为一定有其它的物理原因,最可能是邻近的宇宙线源贡献的最近加速的电子所造成的。


研究意义和重要性

本工作中给出的精确电子能损的参数化公式是研究电子在银河系中的传播的重要工具。

微信图片_20210313212533.jpg

上图中的数据点即是AMS-02的测量数据。红色线是采用了不精确的KN公式通过半解析计算给出的结果,可以看到能谱硬化的效应。蓝色线是在同样情况下用我们的精确KN公式给出的结果,这种情况下没有能谱变硬的行为。绿色线是由更为复杂的数值工具GALPROP给出的结果。


原文链接

HTML

PDF


研究快讯集锦

分子量子比特的自旋相干时间突破到毫秒量级

纳米金属玻璃颗粒的动力学转变现象

线性非厄米系统中受对称性保护的散射

PandaX-II对太阳轴子和中微子反常磁矩的搜寻

水二聚体中氢键作用的反协同效应

应变调控单层WSe2中的贝里曲率偶极矩、轨道磁化与非线性霍尔效应

量子传感可突破经典探测盲区

BaCuS2: 一种具有中等关联强度的超导体

单层有机-无机杂化卤化铅钙钛矿中的激子涡旋

反应率加权的多层核反应网络

X0(2900)和X1(2900):强子分子态或者紧束缚四夸克态?

基于标准四电极法研究笼型富氢化物LaH10的高温超导电性

原子厚度磁性双层中的巨大自旋转移矩

双层CrI3铁磁耦合效应的增强

爱因斯坦热随机行走模型的重生:一个可以计算液体与非晶固体热导率的统一公式

双轨道量子反常霍尔模型

2.jpg

点此浏览所有Express Letters

CPL Express Letters栏目简介

为了保证重要研究成果的首发权和显示度,CPL于2012年6月开设了Express Letters栏目。此栏目目前已发表国内外著名物理学家的优秀论文117篇,平均发表周期约一周。截至2019年底,平均每篇被引用约20次,已经在国内物理学界建立起良好口碑与声望,来稿数量不断增加。

CPL高被引论文数量统计

JCR统计数据表明,CPL发表的高被引论文数量在中国同类期刊中名列前茅。迄今为止,

   有1篇引用超过1000次,

   有2篇引用超过500次,

   有8篇引用超过200次,

   有26篇引用超过100次,

   有108篇引用超过50次。


3.jpg

阅读原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26263-1276589.html

上一篇:研究快讯 | 分子量子比特的自旋相干时间突破到毫秒量级
下一篇:研究快讯 | 最大独立集的量子近似算法
收藏 IP: 46.223.16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7: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