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mingdu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anmingduan 绝不小心求证,只管大胆胡说

博文

李白与苏轼——猿啼与穿林打叶声

已有 1522 次阅读 2023-8-30 12:12 |个人分类:读书|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诗无达诂。这是2000年前董仲舒说的话。当时是针对“诗经”说的。后来人们对于把这句话应用于各种诗词歌赋的解读。我记得有一句话曾经这样说:作品一旦发布,便不再属于作者自己。大概意思是说,作品一旦发布了,作者写作的初衷和原意是怎么样的,已经不重要了;不同的读者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解读和理解(这一点,文学作品与科技论文恰好在两个极端上,后者力求保持一致、避免歧义)。不同的理解,源于个人的修养,也跟当时的个人遭际有关。这些理解的差异很有意思。

下面耳熟能详的两句诗(词),以前觉得没有联系,现在看来其表达的感情太有意思、太有相近之处了。

李白《朝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李白的诗,小学的语文课就学过。“两岸猿声啼不住”,字面意思是两岸的猿猴叫个不停。全诗的意思是船跑得很快(长江的三峡段,顺江而下,从白帝城到江陵可以朝发夕至)。再后来了解到,李白写这首诗的背景,是他被流放夜郎(在今天重庆黔江地区和贵州东北一带,唐王朝的边陲之地,当时相对落后、生活艰苦),在去往流放地的路上得到圣旨,被赦免无罪。所以他心情很舒畅。“轻舟已过万重山”所表达的正是这种千难万险已经成为过去、如释重负的感觉。所以以前很注意到后面这句。

最近看到一个说法,说“两岸猿声啼不住”,指的是当时世人或者有些人对他的“非议”。为什么有非议呢?安史之乱中,李白流浪到江陵一带,追随了当时的永王李璘。唐明皇李隆基入蜀避乱后,太子李亨在今天宁夏灵武称帝,也就是后来的唐肃宗。然而当时唐明皇李隆基还在,同样皇子的永王觉得你(李亨)这不是造反吗?你要称帝,我也称帝。安史之乱平定后,李亨继续做皇帝,李隆基成了太上皇。永王李璘遭到清算,作为他的幕府成员之一的李白,自然逃不掉处罚。所以,当时李亨的中央政府以及他们的宣传机构一定会把李白定义为叛徒,一些吃瓜群众大概率是会跟着呼应的。这些,大概就是啼叫不止的“两岸猿声”吧。不过对于遇赦的李白来说,这些都已经成为过去式了!

苏轼的词,字面上看,下雨了,雨滴打着树叶,沙沙作响。这种动静下,一般人还不赶快跑啊?苏轼与众不同,说何妨慢慢走、一路高歌呢?就像我们小时候下雨了,立马叫妈妈。大人总是不慌不忙,还不忘教训我们几句:羊子变的?(羊的叫声类似于人叫“妈妈”的呼喊声。大人训斥小孩“羊子变的”,意思是说“慌什么”)。

结合后面的文字,苏轼词的字面意思,就是慢慢走、莫慌,好好享受雨中漫步的快乐!

但是要注意苏轼写这首词的年份和背景——元丰五年。苏轼元丰三年被贬黄州,这首诗是他贬居黄州的第三个年头。同一年他写过“寒食帖”,其中有句话——“也拟哭穷途,死灰吹不起”,表达的是对贬居生活的心灰意冷和对前途的绝望。这首《定风波》词中有“料峭春风”,这表明写作时间在同年春天,可能跟“寒食帖”写作的时间前后相差不大。当然与寒食帖相比,《定风波》反映的是完全不同的心态——乐观、佛系,对流言蜚语的不在意。但是写作的初衷,还是对当时当权派的耿耿于怀。所谓“穿林打叶声”,就是当权派对他的诬陷和指责。苏轼的处理方式是——“莫听”!

苏轼的“莫听”,与李白的已经置于身后的猿啼的不需要管,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然,苏轼的境界似乎要高一点。李白是遇赦后的长舒一口气。而苏轼呢?是发自内心地觉得不需要听;当然也可能是反复告诫自己,不用听。

普通人当然很难达到苏轼的境界,更多地人只能听着、受着,“发配夜郎”。只有等到哪一天终于“遇赦”了,才能开怀大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16370-1400849.html

上一篇:根据史料中的异常气候现象推断气候变化,是否可行?
下一篇:别人家的事:两个孩子上学摇号到两所远距离的学校
收藏 IP: 221.236.157.*| 热度|

5 尤明庆 何青 孙颉 杨正瓴 汪运山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9: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