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概两周前,带儿子去电影院看过《长安三万里》。有几点感慨!
1、挺好的电影!
有些情节小学生可能还只是看个热闹。但是课本之外,还有如此热闹的故事,还是可以促进孩子对历史和文学的热爱。
2、电影毕竟不同于历史。
我们不能把电影内容与历史真实划等号,就像不能把历史小说当作历史书来读一样。比如大家熟悉的《三国演义》,它本质上是一部小说,而不是史书。《三国演义》的普及程度比较高了,稍微认真一点的观众和读者都知道,它与真实的历史存在差异,不会那么挑剔。
但是最近听说某些机构向制片方发律师函要求道歉,认为电影制作方把发生在洛阳的事情迁移到长安,存在对历史事实的歪曲。我觉得这个有点吹毛求疵了。当然,他们对家乡的热爱是可以理解的。
不过换一个角度,一部电影引起观众对历史真实的思考和探索,甚至是争论,这也是一个好事情。对于那些认真的观众,经过这么一场争论,他们对历史、文学的印象和理解,一定会更深刻。
比如我,小时候并没有完整地读过三国,只是从电视剧断断续续的片段,给自己一个印象——曹操是个坏人,但是,看了易中天的“品三国”,以及后来断断续续读了一些吕思勉关于“三国”的文章,慢慢觉得,曹操其实有大才,甚至远在刘备孙权之上。后来多次重复看鲍国安版的电视剧,看到“观沧海”的片段,看袁世海京剧的“横槊赋诗”,总是感慨万千。
3、李白、高适和杜甫
过去我单纯地理解,李白就是天生浪漫,甚至于习惯性地夸张、说大话;而杜甫是自己坎坷一生,还不忘忧国忧民。对于高适,除了那句“天下谁人不识君”,没有别的印象。
这次看了电影,才意识到(当然可能还是错误的或者极度片面的印象),李白因为是商人之家,没有办法参加科举考试,不得不到处找人推荐,求人办事,写巴结文章。就像我这样双非出生的人,要考博士,得到处找人写推荐信。个中滋味,大概事非经过不知难。
与李杜相比,高适其实有很重的心理负担。他是将门功臣之后,但已经家道中落。无论是电影中还是真实历史中,高适都是到了知天命之年,才开始有一点名气,逐步为人所知。有句话说,你所经历的艰难困苦,你所付出的努力,未必都需要向别人讲述。因为,在成功之前,你所经历得这些,不放过是别人眼中得笑话。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4 17: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