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一个叫张某的女孩,今年以13岁的年龄从大学毕业。据称,其父开办有私塾,女孩未接受过常规的义务教育,在私塾学习几年后,在一个高考培训机构就读半年,以社会生的名义参加了高考。2017年以352分的成绩,单招进入当地一家民办高校的电子信息技术专业。该女孩毕业的事情成为其父为私塾宣传的重磅材料。但是社会非议颇多。从学历来看,一个三年制的民办专科学历并不值什么钱。这个女孩毕业后也没有到社会上去工作,无法判定其能力如何。有人说,她是一个被提前催熟的果实。
以她2016年第一次高考的科目分布看,她的高考涉及到语文、数学、外语和综合4科。这种情况,大概是前三科各150分,综合科目300分。在总分750分的情况下,352分确实不是什么光鲜的成绩。然而现在大学数量多了,这个分数上大学还不算太低。难题在于,这个民办的专科,能教给她多少?她一个10岁出头的小娃娃,能学到多少?
感觉就是她的家庭和学校一起搞了一个造神活动罢了。孩子成了牺牲品。
昨晚跑步,听“王立群读史记”,讲到卫青。刚才又查了一下《史记》。卫青原本是其父郑季(平阳县的一个小吏)与平阳侯家一个卫氏女仆的私生子。这个私生子带回郑家并不受待见,被安排去放羊。长大后到平阳侯家作骑奴。所以在卫青的青少年时代,大概没有接受过什么教育。考虑到那个时候,教育并不普及,很可能青少年时代的卫青连字都不认识。但是,这样一个青年,后来一步步成为领兵打仗的将军,因战功被封为长平侯,死后赐葬茂陵。
古代,尤其是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前,学校并不普及。像卫青这样没有任何学校教育、家传教育甚至私塾教育的人,凭借自学和经验,一步步走上仕途,并建立功勋的人很多。
本来,我们必须承认,书本和学校教育只是只是传授的众多方式之一。这些方式并不直接创造新的知识。而生活本身是创造知识的。所以类似于卫青这样在生活和战斗中不断成长的经历,才是创造知识的过程本身。
但是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对一个没有(光鲜)学历的人已经不那么宽容了。问题是,现在为了光鲜学历,人们不但习惯了吃快餐,甚至都开始拔苗助长了。像张易文这样的,就明显地是一个拔苗助长但是营养不良的结果。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 17: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