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二十日申刻由马塞开车至里昂(行八百余里)》
半日飞车疾,行程八百遥。
楼台插银汉,灯火出林梢。
紫陌尘全洗(街道两旁皆石沟,逐日洗濯),清泉珠乱跳(当途设有水法,激水喷射,游观者至夜不绝。)。
馆人劳欵接,引客上层霄(寓楼极高)。
本诗是斌椿等人从马塞到达里昂后写的。据题目可知,是“申刻”启程的。(我国传统的计时方法是用十二天干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来表示一个昼夜的二十四小时,申时指15:00至17:00.)
首联:叙述时间和行程。大约从下午三点多启程,约莫半天时间、行进了八百余里,到达里昂市。所乘应该是“火轮车”(即蒸汽机带动的火车。根据前面一首诗和《笔记》里面的记载,当时内燃机式的发动机才刚刚出现,运用于“木马”即今天所谓的摩托车。)当时大清还没有,所以赞之为“飞车”。
颔联:“楼台插银汉,灯火出林梢。”由于到达里昂市已经是夜里,所以,本联所描写的是一种夜景,“银汉”就是天上的银河,说楼台高耸,插入云霄里的银河,当然是夸张,不过里昂市应该比马塞港要大的多,楼台也应该高大一些。前诗云“楼阁连云”,这里便说“楼台插银汉”。对句的“灯火”大概主要指街市两边楼房里灯光,兼指路灯吧。所谓“林梢”之“林”应该是指大街两旁的成排成行的景观树。
颈联:“紫陌尘全洗,清泉珠乱跳”。继续描写里昂的街市景象,作者原来的自注可以帮助我们完整地理解诗句的意思,出句注曰:“街道两旁皆石沟,逐日洗濯”。这些“石沟”,我们现在叫“下水道”。有人每天清洗“紫陌”(街道)。对句注曰:“当途设有水法,激水喷射,游观者至夜不绝。”据此可知,诗里讲的“清泉”原来是人工喷泉。
尾联:“馆人劳欵接,引客上层霄”。(欵,是款的异体字。)“馆”应即酒店,英语叫hotel.“馆人”大概就是waiter,指酒店招待员, “层霄”代指“插银汉”的酒店高层。出句词序有倒置,大意是:劳驾馆人款待,引导我们宾客们登上大酒店的高层。斌椿自注曰:“寓楼极高”。一般来说,大酒店可能都是当地的最高建筑。到底有多高,可惜斌椿未明确交代,如果用总共多少“floor”(层)表示就好了。不知这座大酒店还在否?斌椿的诗可是非常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料。中国的传统是“诗”“酒”不分家,古代的“酒肆”“酒楼”“酒家”以及相关的“驿站”“驿馆”“旗亭”等等,从来都是饮酒赋诗的地方,“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是个典型。当年的法国里昂市的大酒楼里也出现过“太白遗风”吗?(我们可以想象本诗就是斌椿彼时构思的,甚至挥毫草写的。)中国古代的“酒店”往往是“文化”的“发生”现场,可是今日之酒店还有这样的“遗风”吗?
附录:《乘槎笔记》云:“申初,乘火轮车,行八百四十七里至里昂。时甫戌刻,灯火满街,照耀如昼,繁盛倍于马塞矣。”
3.《德侯(理文)以译唐诗一册见赠赋谢》
海外逢知己,清谈意倍亲。
开编追往哲,厌俗谢朝绅。(君谢爵,不乐仕进。)
微恙劳频视,新交等故人。
客途持此册,欣喜比怀珍。
这是斌椿到法国所写的第三首诗。题目中的“德侯(理文)”应该是一个法国人,可能姓德,名字叫理文,而“侯”可能是尊称。“以译唐诗一册见赠”就是赠送一册自己翻译的唐诗。赋谢,就是赋诗一首以答谢他。德氏理文有“译唐诗一册”,这在唐诗西传史上是很有意义的,因为时间比较早。我读过一些唐诗翻译方面的书,(主要讲的是唐诗的英译史)一般都是从颇有名气的英国汉学家翟理斯说起,翟理斯(Herbert Allen Giles,1845-1935 ),1867年,也就是斌椿出使的次年,他才远涉重洋,来到陌生的东方。1898年,翟理斯出版了一本《中国古今诗选》(Chinese Poetry in English Verse),1901年出版有名的《中国文学史》(a history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德侯(理文)赠给斌椿的“(法)译唐诗一册”可能不在了,但是法国的图书馆可能有收藏。研究唐诗法译史的学者可以关注这一条线索。
下面简单讲讲这首诗的正文。
首联:海外逢知己,清谈意倍亲。
称对方为“知己”,因为斌椿本人是进士出身,能够作诗,也爱好作诗。所以两人的交谈虽然与外交事务无关,然而是“清谈”,即是一种“雅谈”。其心意也倍感亲密、亲切。
颔联:开编追往哲,厌俗谢朝绅。(君谢爵,不乐仕进。)
这两句是称赏德侯(理文),说他喜爱读书,追慕历史上的名人(此处当然包括中国唐代诗人)。又说他厌烦世俗的事物,谢绝在朝廷中做官。从作者的自注可知,德氏是有爵位的贵族(这也是尊称其为“侯”的原因),本来可以做官,但是却“厌俗谢朝绅”。
颈联;微恙劳频视,新交等故人。
“微恙”即小病,指自己当时身体欠佳。劳频视,就是劳烦德氏频频来探视自己。斌椿很感动,感到与对方虽是“新交”,然而等同故友。
尾联:客途持此册,欣喜比怀珍。
大意是说,出使途中,携带着德氏赠送的“(法)译唐诗一册”,非常欣喜,犹如怀抱一帙珍宝。
这首诗写的是一件很 “雅”的事情,语浅情深,字里行间表现了中法两国人民之间的彼此尊重和友谊。
法国的“孔子学院”,特别是里昂市的,可以将此诗作为教学参考资料。
草于巢湖之西,west of lake.待修订。2019.04.16.子时一刻。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6 00: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