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hj1986ok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hj1986ok

博文

科学就是质疑

已有 3944 次阅读 2018-10-4 21:18 |个人分类:读书思考|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学, 质疑, 知障, 平衡

学人文社科的似乎都有一种高于常人的表达欲,要不然看看那些作家,动则几十万字,比如红楼梦,三国演义,世界与和平。数据显示,世界上字数最多的一部长篇小说是Cyrus the Great,共1,954,300字(单词)。文学作家的写作过程可以用一个英语单词表示,那就是conceive。本义是“怀孕”,现在用得最多的反而是它的引申义“构思”,这种语义演变正好展示了人类强大的类比力,两个义素之间有着天然的相似性


两者都是内外结合、长期经营的一个目标导向性结果。精卵结合相当于作家大量的阅读、观察,也类似于外语学习的输入,再经过不断地思考,最后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任由读者结合自身经历去猜测(不负责任)的观点,不像写学术论文,从头到尾“直男”到底,最后的总结和不足部分是必须写的。
         


就像尤瓦尔在21 lessons for the 21st century书中所说,you know less than you think. ---你知道的比你以为你知道的少得多。是为引。


                                             科学就是质疑

Karl Raimund Popper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影响了我们认识论,尤其是关于科学的界定。他提出了批判的理性主义,主要方法有可证伪性,假设演绎法等。

所以,什么是科学?根据Popper, 科学就是不停地质疑,直到完善人类知识。什么是宗教,宗教的教义都是绝对真理,不容置疑。当然,关于“科学就是不停地质疑”也可以被质疑,只要你能提出更多的证据。例如,研究在英语中叫research, re--反复,search--寻找,反复的寻找,直到所谓真理出现,征服自己和别人去信你,所以毕业答辩叫defend。


囿于条件所限,即伟大导师马克思所说的“历史局限性”,很多科学家都在人生某个时刻信仰了上帝。科学和宗教是对立的?科学的精神和宗教的精神肯定是对立的。著名科学家有的信仰上帝,但有质疑精神。例如牛顿一直都是基督徒,但是他提出质疑:how he should be worshiped,达尔文和爱因斯坦对宗教的态度都是nuanced的,例如达尔文说:“I have never been an atheist in the sense of denying the existence of a God”


《the seifish gene》的作者Dawkins被誉为达尔文的继承者,看了他在youtube 上与宗教人士的辩论。开始看时很惊讶,没想到21世纪还要那么多宗教捍卫者,后来我想通了:即使受过现代教育的人,在人生某个时刻也会成为宗教信仰的人。尽管尼采早预言“上帝已死”,但个人层面始终需要精神安慰,社会层面如果没有信仰和道德, 善恶如何自处?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免不了各持己见的人相互争论,所以相互包容尤其重要,也是一个社会进步的标志。人文社科被称作soft science, 自然科学是hard science,其中原因就是研究对象不同,人又是研究主体,又是对象,还不能违反伦理做实验,还有数不清的因素干扰,所以得出的结论自然免不了有争议。



那么,我们还能不能了解更多宇宙和人生的奥秘?坐飞机的都知道,当你往下看,平时看着很大的东西会越来越小,人如蝼蚁,河如细丝。我们会不会也像蚂蚁一样拥有自己的小天地而完全不知道“外面”还有更宏大的世界呢? 有人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我们倾其一生也不过是摸了大象的耳朵或者鼻子,那究竟不是大象罢,因为我们都是盲人,牛顿或爱因斯坦视力好一点罢了。但是,无论如何,自诩智慧的人类总是想更进一步,比如永生,比如所有宇宙的秘密。


                                              包容是一种修行

人以类聚,对于不同意见的人,我们本能反应就是反抗,说服,不能说服也会心里暗骂。我们是不是知道得越多,就越想征服别人? 是不是真的知道?知道的是不是真的?这种情况一般叫“偏见”,在佛家叫“我执”,在心理学叫“知障”。


语言就是一个知障。这个观点不是新观点,但是我们日常生活往往忽视。从网络语言如,范爷,马爸,央妈就可以看出来一丝端倪,,,文化和语言就是我们的修饰,发情叫谈恋爱,交配叫做爱,长期占有叫婚姻等等。修饰是好的,是我们区别动物的地方,但是坏在有人利用语言掩盖自己甚或攻击对方。所以乔大爷,lakoff等都去研究政治语言了,他们怀疑在后真相时代,有人操纵媒体给大众看大众想看的。


认知语言学认为,人们为了减去大脑负担,认知方便,总是给他人贴上标签,例如,一般国人认为美国人(或者外国人)都有钱;西方人开放(其实有的比我们保守得多);泰国全是人妖(不知道这是调侃还是真的认知);亚洲小国家都很穷(哪里都有富人);外国人每天都像美剧英剧里面夜夜party(戏剧化、夸张化的表现)等等。当然,其他国家对中国的了解还没有我们对国外的了解多,例如,早些年他们认为中国人都会功夫,中国人还住在诗情画意的亭台楼阁里,中国人什么都吃(这一点类似有些人认为广州人什么都吃)等等不一而足,因为外煤都是些抓眼球的报道,不会报道中国好的一面。有一句话叫:all news is bad news.


破除知障,减少偏见的方法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不能,至少在接受之前,先留疑。


                                                            不平衡的平衡
Everett《don't sleep,there are snakes,起初因作者与乔姆斯基论战而找到此书,到后来引起关于文化,文明,权力,宗教,人生等等思考。作者除了描写他们的语言,还详细讲述了匹拉罕的日常生活,匹拉罕人告诉作者他们不需要上帝,他们生活得很快乐,后来作者也因此放弃了自己的宗教信仰,从一个传教士变成了无神论者。


看到这一段,很搞笑。"The pirahas know that you left your family and your own land to come here and live with us. We know that you do this to tell us about Jesus. You want us to live like Americans. But the pirahas do not want to live like Americans. we like to drink.We like more than one woman, we don't want Jesus."(P264)


搞笑也令人反思,我们各种各样的思想都是文化的结果,匹拉罕人满足现状,满足他们的文化带来的生活,这不就是任何社会,任何人的终极目标?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从封建社会资本主义,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从婴儿幼儿,从幼儿少年,从少年青年,从青年中年,从中年老年。转了一圈,我们就是为了回到“雞犬之聲相聞 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的原始社会,为了回到“复归于婴儿”的快乐状态。


抛开语言和文化的外衣,人就是动物,我至今清楚记得高中老师讲了“人与人的关系就是利用关系”,当时一个女生听了就哭了,怎么能这样。其实那时候我比她还单纯,现在看同学群,估计现在做生意的她早就忘了这件事了。康德说,人是目的,不是手段。原始部落不需要研究整个几千年的历史,不需要学习康德的哲学,就这么身体力行了。为什么他们可以,我们不可以呢?


因为他们是一个自然因素为主导的平衡态。我们是一个社会因素主导的平衡态。这观点起因是看了亚马逊原始部落的生活和文化,加上读了KK的不平衡的平衡系统,网上又搜索了泰国政治变化得出的。举例,泰的黄衫代表平民阶层,绿衫代表有产阶层,当不平衡时军队就充当了工具的角色,这就是为什么每次皇室都是支持军队。FBB代表一个阶层,其他利益相关代表一个阶层,CYY充当了曝光工具,所以每次都实话实说能不抑郁?所以,马云退休了,做的越大,代表你越牛逼,但同时表示你侵占了别人的利益,你会被冠名为“剥削”、“压制”等等,随便什么名义,反正我们期望社会是一个完美的稳定平衡是不可能的,自然就是不稳定的。


所以,巴西原始部落中有极少数选择不与外界接触,过着我们现代社会看来是乌托邦的生活,比如开放的性观念,男人们共同捕猎,猎物一起均分,除了吃饭和睡觉就是愉快的玩等等,但是他们的不平衡其实来自于残酷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扮演极小部分。


正是社会因素占比小,所以他们快乐。虽然双方理解的快乐可能不一样,至少他们对现状是满足的。


注:此为2018年9月读书思考

参考书目:

1.子非鱼知鱼之乐

2.KK《失控

3.Everett《don't sleep,there are snakes

4.尤瓦尔《21 lessons for the 21st century

5.网文《人类历史第五个临界点开始:考古学能告诉我们什么样的未来?http://view.inews.qq.com/qr/20180813B17BIZ00?refer=mqq_qiwen&from=mqq&st=3&pt=2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99413-1138879.html


下一篇:人类价值观的动态平衡
收藏 IP: 223.24.20.*| 热度|

1 刘山亮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9 07: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