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户口也算是一个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产物,常常和很多东西相关联,让平头百姓既爱又恨。随着社会发展,国内现在也改革了,工作和户口可以分开,五险一金可以照常缴纳,没有户口可以办暂住证,居住证等。
百度百科给出的户口如下:户籍,又称户口,是指国家主管户政的行政机关所制作的,用以记载和留存住户人口的基本信息的法律文书。也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身份证明。
户籍是对自然人按户进行登记并予以出证的公共证明簿,记载的事项有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亲属、婚姻状况等。它是确定自然人作为民事主体法律地位的基本法律文件。
登记户口的册籍:古时也称户版、丁籍、黄籍、籍帐。我国户籍制度建立于商朝。
由上可见中国户籍制度由来已久。作为四大直辖市之一的上海,有很多利好、灵活的落户政策。上海根据不同人群,有不同的落户方式。如非沪籍应届生户进沪,上海居住证转户口政策,人才引进落户,创业、投资、企业人才落户政策,投靠类落户、迁户上海政策,留学回国人员落户。
我是今年7月份到上海大学报道的,正式入职时间从8月1日算起。众所周知,8月是暑假了,加之工资、绩效等基本都要提前两个月做账,所以,实际工资发放就是从9月份开始的。为什么要说这些呢?因为申请落户上海的时候是需要四金的税单的,所以,只有发放了工资(上海大学的5号工资),才算是真正为上海市做了贡献,缴纳了各类税。但是,还要多讲一句,并不是今天发了工资,咱明天就能拿到税单,至少要等到月底,核算无误后,才真正上报、开始做税单。这不到9月底嘛,国庆长假又开始了,节后上班财务人员抓紧时间为新进人员处理税单,因为不仅落户需要税单,新进教师申请教师资格证也是需要的。
花分两朵,各表一枝。申请落户上海的材料中还需要一项就是专业技术职务聘任表。我在原来单位(宁波工程学院)已经有研究员职称,但是因为宁波工程学院和上海大学的不对等性(这个各位从多方面可以自行解读),因此需要重新进行同级认定程序。如果应聘老师来自211,985,中科院系统,或者国外大学具有相应职称等,就可以直接以原单位的专业技术职称进行聘任,我们也理解学校的这种做法(详情不表)。经过咨询人事处工作站相关老师,了解了同级认定的要求和程序等等。整体而言,同级认定和直接申请职称晋升区别不大(具体有相关职称的文件),都是要准备近5年的教学成果、科研成果(项目、论文、专利等),必须提供相应的佐证材料等等。然后,经学院、人事处审核后送外审专家评审(据说外审专家所在单位层次、级别至少不能比上海大学差)。学校工作站再根据外审专家的评审意见决定申请人是否能进入学科组会议进行答辩。经学科组会议答辩、投票通过后,再进入学校高级职称评聘委员会会议,决定公示名单,再公示7天。最后一步再发布红头文件才算是正式批准,如果出现在最终名单中的各位老师,那么恭喜您成功晋升了。同级认定的程序到学科组会议答辩通过后,不再需要再进入学校高级职称聘任委员会投票决定,而是由人事处审核,发文即可,也不需要公示。
其中,还有一个事情就是进行同级认定的虽然有个大致的时间,但是整体过程也不好说到底什么时候能下文公示,因此和人事处、工作站的老师根据实际情况协商确定,我以博士学位和副高职称进行上海市户口网上申请。(以现在的情况看这个决定是非常正确的,因为我12月21日才拿到正高的职称聘任表。)当然前提条件是把需要的材料都准备好,比如最高学历、最高学位、身份证等要求的材料扫描成PDF文件。学校副高职称的聘任表做好后,大约在同时间,我的个人税单在10月22日拿到了(大概应该可以早一周拿到的,因为我个人原因回宁波处理了一下自己的户口,详情不表),这样就先进行了网上落户申请。经有关部门审核通过后,在11月2日到人才大厦(梅园路77号),递交了网上申请所提交材料的原件和复印件,经审核原件后收走了复印件。随后就是等待,告知大约一个月会公示。上海市政府机构的办事整体效率还是很快速的,在这里点赞。11月27日,在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进行了公示(11月27日-12月11日),本人有幸在这一批次中。经过15天的公示期后,我12月21日早上,在上海公安管理微信号中,查到“郑强,已查询到您的准迁信息,请携带好相关材料至派出所户籍窗口办理!”。下午到派出所办理准迁手续,22日至宁波把户口迁出,连夜返回,23日上午落户上海!
我终于成为魔都一员,得以实现家庭团聚的梦想。
我也是家庭成员中最后一名落户上海的,户口信息页排在最后。
非常感谢在工作调动、落户上海和同级认定过程中,给与帮助的原单位(宁波工程学院)所有相关负责老师的帮助和现单位(上海大学)所有相关负责老师的鼎力相助,我才得以到魔都工作并顺利落户。实际上,在落户上海的过程中,真正需要政府机关审核、批准需要的时间不长,主要是前期准备相关材料需要的时间比较长,但一般而言从入职到落户有半年的时间足够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30 13: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