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舟唱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zhouchangwan 余小波和学生们的周末沙龙

博文

我们与《平凡的世界》(2013.09.2阳婷婷)

已有 1364 次阅读 2018-10-3 11:07 |个人分类:沙龙纪实|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本次沙龙是新学期的第一次沙龙,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有4位新成员的加入——博士生加宝和3位研究生师妹分别是李乐、王蕾以及静文,不仅壮大我们整个团体的队伍,还为我们这个学术团注入了新鲜血液,从而永葆活力。按照沙龙的原定计划,主题有两大部分:读书报告和论文开题报告,由于余老师有事情没有到场参加,所以这次沙龙变成为我们首次的“自沙式”沙龙。

       首先是读书报告部分。由启越主讲,与我们分享的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他的报告主要有六个方面,包括了作品简介,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和写作历程,内容梗概以及读书感想。在整个报告中,启越还是保持他一贯的诙谐风趣、谦虚朴实的风格,不时引发一片笑声,不时又将人引入深思,主要围绕“苦难与幸福”这条主线,与我们一起回忆并分析了小说中的一些经典情节描述,之后很自然地延伸到了我们每个人对现实生活中“苦难与幸福”的理解。一开始,昭君提出一个问题,就是关于书名《平凡的世界》中“平凡”二字应该怎样去理解。对于“平凡”,雷芳认为,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但只有平平淡淡才是真。而周巍觉得,平凡其实源自于最真实的生活,个人所经历的和所感受到的,既是平凡的也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我觉得这世上也许不存在平凡的人,而只有甘于淡薄的心境。接着,我们回到关于幸福观的话题。昭君谈到了她的爱情择偶观,首先肯定男女的择偶观是有差异的,然后指出我们在择偶时不应只看重外在物质条件而忽略了心理健康状态,她的观点引起了在场女同学的共鸣。肖玲还继续补充道,女性之所以看重男性的外在物质条件,是因为女性天生有一种被保护与被爱的需要,加宝也进一步解释说,大多数女性是柔弱的,并认为男性就应该是刚强的,所以女性会容易对男性产生依赖感,这也相应要求男性具备一定的外在物质条件。不管怎样,尽管我们每个人都同样追求幸福,乐享幸福,但对幸福的理解和期许却并不尽相同,所以别忘带着自己的那份理解与期待去努力,让自己的幸福自己做主!

       然而,幸福毕竟也不是生活的全部,建兰就谈到了她对苦难的理解。她认为苦难都是相对的,苦难的呈现形式千差万别,关于苦难的理解也多种多样,重要的是个人在面对苦难时的那种勇敢和坚持的信念,亦如雷芳提到的那种承受苦难的能力。安澜表示赞同,她认为,人生是充满着幸福与苦难,没有苦难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但是没有一种人生,是要刻意去追求苦难的,最重要的还是我们面对苦难的态度,如何以强大的精神力量去面对苦难,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是我们目前所需要的。另外李乐也补充道,苦难的涵义有两种,一种是物质的苦难,一种是精神的苦难,并且在书中显然更强调了精神的苦难,例如孙少平不甘贫穷而自尊自强的精神,令人印象深刻。随后,王蕾谈到了她对苦难与幸福的关系的理解,并质疑苦难之后是否真的会有幸福?这个问题我个人觉得苦难与幸福不存在必然的关系,也许我们的人生有一些苦难不可避免,但幸福的钥匙始终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正如静文提到的关于毕淑敏的那段在西藏的苦难经历那样,经历过苦难生活的人会更加懂得理解,更加懂得珍惜。

       很快,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沙龙按计划进入论文报告环节。由于余老师不在,我们便分小组进行讨论开题报告和论文,并相互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参考意见和建议。时间不知不觉已经过去,沙龙进入尾声。在研二和研一几个同学完成沙龙组织的交接工作后,我们结束了本次的“自沙式”沙龙。

3048373997876565409.jpg

   

1634243714882220094.jp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98771-1138554.html

上一篇:论文进展报告 & 读书沙龙(2013.07.21阳婷婷)
下一篇:余老师的赠书劝学仪式(2013.10.11欧阳静文)
收藏 IP: 202.197.10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2: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