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uspex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ruspex

博文

无解的中国教育(续) – 研究生篇 精选

已有 7338 次阅读 2018-7-9 16:49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人类之所以能凌驾于其他生物,除了会使用工具、语言外,漫长的学习期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地球上没有任何其它生物能有此经历。

       在国内,如果一个学生通过这个学习期,能进入北清复交的任意一所,那么,对家长对小朋友来说,都是毕生最值得夸耀的成就了。

       然而,从小学到博士毕业,才是一个完整的教育链。所以,谈教育只谈到高中毕业、考到哪所大学,不是太完整,尤其在国家提倡弯道超车的大环境下。

       作为科研工作者,我更希望看到,一个学生不仅完成了本科学业教育,还能在研究生期间形成独立科研能力,并在科研成果上有所斩获。

       那么,现行的教育体系在培养有独立科研能力的人是否是最优的呢?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聊一聊个人的观点,不见得对,也不见得有啥意义,大家就权当是茶余饭后的谈资吧。

 

一、奔跑

       上文(无解的中国教育)中,我比较过中美公立小学在初等教育方面的区别。但也要注意,美国不同地区最好的初中的学生学习压力也不小,尤其是私立。而小学的压力则是普遍小于国内。

       反观国内,多少家长为了能让小孩挤进附近最好次好的小学、初中、高中,不管小孩是否真正愿意,还是能力真能达到,都不得不奔跑在小升初、中考、高考的路上。如果有捷径,家长一定会想方设法去尝试。

        可是,跑得快好吗?如果只是针对高考,也许还好。对于有条件的学生,甚至可能在自招时能形成不小的优势。毕竟很多自招中需要的硬指标,如各大杯赛的奖项,你不跑快点,哪能竞争过其它同学呢,何况大家都在跑。

        然而,跑步的人都知道,对大多数人来说,跑太快的时候你就只剩下喘气和期盼着早点到达终点了,哪还有心情和精力去看路边的风景和思考人生呢?  学生在跑,家长在跑,老师也在跑。学生希望早点把作业做完,家长们希望早点把路径打通,老师们希望把各个知识点早点教完。

        结果呢,时间就这么不见了。用来提问的时间没有了,用来拓宽思维的时间没有了,甚至用来帮助建立本该有的强健体魄的时间都没有了。

        如果只以进入大学为终极目标,也许没啥大问题。可是如果考虑还得读研究生,尤其是读专注于科学研究的研究生,这种模式可能就存在一些值得改善的地方。

       国内高校,有个很普遍的现象。大多数学生不喜欢提问。本科生如此,研究生如此,甚至大学毕业了参加工作的人也习惯如此。一方面可能是由于五千年的传统美德,尊师爱友,老师讲的一般都默认是对的,不太敢挑战权威。所以,听懂就行了,听不懂也不好意思再向老师继续询问,课后自己再思考解惑。另一方面,也许就是由于从小到大的学习环境就没有给“提问”足够的时间和鼓励。久而久之,就这样了。

       可是,多问则博。不会提问的学生,在没有标准答案的科学研究中,有可能会相对慢一些的熟悉待研究的科学问题。结果,当导师的,可能得在研究生入学的初期,花额外的时间,在讨论班或组会中通过鼓励的方式或营造群体氛围来帮助学生找回这种能力。不过,预期找回能力的时间很难说得准,别指望太快就行。

 

二、基础与科研能力

        奔跑的好处,当然有。从国民基础教育的总体水平来看,我国显然是优于国外的。比如数学,国人老早就已经掌握了心算的本领。而在米国,即使是大学生的考试,国人心算都能处理的数学题目,不少老米的大学生没计算器的话有可能就玩不下去了。

        但是基础好、记忆力强就意味着科研能力强吗?芯片之痛应该让大多数国人看清了现状,大家也发现光骂人是没啥用的,几十年基础工业和系统工程的差距需要时间来弥补。但基础教育的时间都去哪了呢?

        再说,基础真的好吗? 其实多数人谈到的基础还是刷题能力强,条件反射快。可是,科学研究尤其是基础研究需要的是突破,需要的是在没有规定动作情况下的灵光一闪。

       这种灵感除了天赋外,往往需要广泛的阅读、对难问题的不断深究和大胆的想象。从儿童发育来讲,早期的广泛阅读可能有助于塑造人的视野。如果希望能激发儿童或青少年的科研热情、好奇心和想象力,那阅读科普类和科幻类的小说是必不可少的。不过比较遗憾的是,国内面向青少年的、这一类型的小说也是乏善可陈的。再加上被大量家庭作业挤占的时间,广泛阅读对多数学生来说只能是一种奢望了。

        其次,难问题的解答也不是靠刷题的技巧就能解决的。很多困难问题的求解往往不见得能从课本上找到思路和答案。但是,刷题很容易让人形成从众的定式思维,就不太容易产生“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创新。比如,在当下正火的人工智能研究中,深度学习这一主流架构的设计理念就容易让人形成模块化、搭积木式的定式思维 (拓展阅读:童话(同化)世界的人工智能)。另外还有一点,也可能是不对的观点。个人以为科研的创新能力有的时候是和知识的储备成反比的。你储备得越多,越容易僵化,越容易受限于以前学过的条条框框,不敢突破。所以,无知者无畏。需要指出的是,我这里是从统计平均角度来看的,不排除个别人天赋异禀能反其道而行的。

 

三、科研能力的评测

       当一个学生完成大学四年教育,希望继续深造读研究生。那我们如何评价他/她的独立科研能力呢? 我们再看看研究生入学考试。

       国内筛选研究生的考试,以理科为例,主要是基础加专业,而能力则依靠面试和个人简历来综合评价。另外,推免生主要依靠面试和个人简历。

       显然,入学成绩是有可能通过考前的刷题来获得高分的。可是,现在的研究早已经细分了,那有多少专业课真正能与研究生期间从事的实际研究方向挂钩呢?对于靠分数考上来的学生,如何能有效评估他的独立科研能力呢?

       以面试的方式来评估能力是比较主观的,而且单凭第一印象和学生的信誓旦旦,可能不是太准确。而没有与研究能力相关的客观指标,有可能会录用一批高分但研究能力弱的学生。对这些学生来说,如果老师要求严格的话,他会很难受。对老师来说,指导得很累可能还见不到成效。

       那么有没有办法在研究生入学时客观地评判学生的科研能力呢?有没有像美国中小学的、像身高一样能长高的MAP学术评测考试呢?不妨再审视下美国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方式。美国考的是考GRE (研究生入学考试, Graduate Record Examination)通用水平测试,个别专业再加专业(Subject)测试。撇开专业测试不表,GRE通用水平测试检测哪些内容呢?阅读能力、数学能力、推理能力和写作能力。阅读要拿高分,需要有比较宽的知识面和词汇量;写作需要有好的组织能力;推理需要比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这个测试多多少少能客观反映学生的科研能力。虽然在国内,可能会形成题库,可能回到刷题的老路上。但通过类似这样的测试,说不定学生还能在入学前提升点科研能力,节省点找到研究感觉的时间。

       还有点值得指出的是,国内多数研究生,在进入研究生阶段后,很多在科技论文写作上存在明显的短板。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大学基本不教相关的写作,逻辑思维的训练也比较少。结果,很多学生的写作能力可能停留在高中的作文水平。如果再把英语写作考虑进来,那有可能很多研究生到毕业了,也还不会独立写一篇像样的英文科研论文。试想,如果导师在帮助学生改进论文写作能力的时间能少一点,那么集中精力和学生一起挑战科学问题的时间就多了。也许,早期的基础教育可以在论文的写作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上多想些办法。

     人的学习期是漫长的,不是跑完基本教育就到头了。跑快了不妨调整下,退步原本是向前。

 

张军平

 

201879


上文链接:无解的中国教育


zjp.jpg

张军平,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自动化学会混合智能专委会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图像处理、生物认证及智能交通。至今发表论文近100篇,其中IEEE Transactions系列18篇,包括IEEE TPAMI, TNNLS, ToC, TITS, TAC等。学术谷歌引用2600余次,ESI高被引一篇,H指数26。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89532-1123088.html

上一篇:爱犯错的智能体 -- 视觉篇(二): 颠倒的视界
下一篇:爱犯错的智能体 – 视觉篇(三):看不见的萨摩耶
收藏 IP: 192.176.206.*| 热度|

11 张忆文 武夷山 陈德旺 孙志鸿 李东风 章忠志 单明 杨正瓴 张成岗 张鹰 zjzhaokeqi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15: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