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学与材料ICM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kong

博文

ICM综述 | 上海交大邹建新教授团队:核壳结构纳米镁基复合储氢材料研究进展

已有 3187 次阅读 2023-8-21 13:03 |个人分类:ICM文章|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Banner 动画.gif

1.png

  • 文章导读

氢能具有质量能量密度高、清洁无污染等优势,但目前氢能大规模应用需要解决氢安全、高效储运的瓶颈问题。氢化镁(MgH2)具有高储氢容量、资源丰富以及成本低廉等优点,被认为是极具发展前途的一类固态储氢材料。但是,MgH2 较高的吸放氢温度和较慢的吸放氢速率限制了其实际应用(吸氢/解吸的焓为74.7 kJ mol-1 H2,解吸能垒约为160 kJ mol-1 H2)。催化剂的引入可以改变MgH2/Mg的电子结构,从而显着降低H2解离的能垒。纳米结构可以缩短H扩散路径,有利于H原子的传输,从而显着提高镁基储氢材料的吸放氢速率。核壳结构纳米镁基储氢材料综合了上述两种改性方法的优点,构建和优化核壳纳米结构是合成低操作温度、高吸脱氢速率、高循环稳定性的镁基材料的一种重要策略,目前已取得了大量成果。

上海交通大学邹建新教授团队针对国内外纳米镁基核壳结构储氢体系的研究现状,归纳了该类储氢材料的制备方法,重点阐述和总结了其吸放氢热力学动力学性能、微观结构、物相变化,并对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指出调控核壳结构镁基材料的纳米尺寸添加高效纳米催化剂及发挥综合协同作用优化合成工艺条件降低制造成本是镁基储氢材料领域未来重要的研究趋势和研究方向之一。

2.png

核壳结构纳米氢化镁的合成方法、催化机理和储氢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

  • 本文亮点

系统阐述了核壳结构纳米镁基储氢材料的合成方法及种类;分析了其在吸放氢过程中微观结构的物相变化,以及对吸放氢热力学、动力学的影响;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探讨了核壳纳米结构对Mg/MgH2体系独特的催化机理;

讨论了核壳结构纳米镁基储氢材料的未来应用场景及发展方向。

  • 图文解读

核壳结构纳米镁基储氢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高能球磨法、等离子体法、化学镀法和纳米限域法。其中,高能球磨法、等离子体法为物理手段,化学镀法和纳米限域法为化学法。这些方法可从纳米尺度进行设计和调控纳米镁基储氢材料的核壳结构,从而显著降低吸放氢温度,提升动力学性能。其中,球磨法和等离子体法操作简单,可控性强,但颗粒尺寸仍相对较大;化学镀法制备的核壳颗粒均匀程度难控制,合成反应对反应条件敏感;纳米限域法所需模板材料较多,降低体系的总储氢量且合成过程复杂。

图1.png

图1. 核壳纳米镁基储氢材料常见的合成方法

通过不同的合成方法,可以将不同成分和结构的催化剂引入到Mg/MgH2纳米核表面,形成独特的壳结构。目前,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金属碳化物、碳等被广泛研究,在后续的吸放氢测试过程中存在不同的结构和物相变化。文章总结了不同不同的前驱体壳层在吸放氢过程中微观结构和的物相演变,以及对镁基储氢材料吸放氢热力学、动力学的影响。

图2.png

图2. 具有不同壳层结构的核壳纳米镁基储氢材料

独特的核壳纳米结构大幅提升了镁基储氢材料的热力学、动力学以及循环性能。文章主要从壳层的催化作用、界面相互作用和纳米化三个角度分析了核壳纳米结构与普通块体MgH2之间性能差异产生的原因。首先,带有过渡金属元素的催化壳可以加速H-H和Mg-H键的解离。此外,金属化合物壳层,如氧化物、碳化物、卤化物、碳化物等,可以原位形成多物相多价态的核壳催化结构。纳米结构的 MgH2/Mg 核缩短了 H 原子的扩散路径,提高了动力学性能。其次,核壳结构可以通过引入额外的界面来大大提高系统能量,而核壳过渡处是形成缺陷的有利位置。因此,可以通过附加界面来增加系统能量,有利于镁基储氢材料的低温条件下放氢。最后,包覆在MgH2/Mg纳米粒子表面的壳可以有效抑制纳米粒子在吸氢和放氢过程中的团聚现象。同时,壳结构的其他特性,例如气体选择渗透性,可以使纳米复合材料具有抗空气氧化等独特的性能。此外,核壳结构纳米镁基材料具有优异的水解性能。纯镁颗粒在水解过程中,表面会形成致密的氢氧化镁钝化层,从而抑制水解反应的进行。核壳结构纳米镁基复合材料的壳层能有效阻止表面形成致密的氢氧化镁薄膜。同时,壳层中与水反应生成的一些新相可以作为催化剂调节MgH2的水解速率。

图3.png

图3. 核壳纳米镁基储氢材料催化吸放氢作用机理

综合考虑上述因素,文章指出核壳结构纳米镁基储氢材料有望在未来可以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如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电力电解水可以获得绿色环保的氢气,并将氢气储存在固体镁基储氢罐中。核壳纳米结构镁基材料可以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吸收和释放氢气,从而显着降低储氢过程中的能耗。该存储系统通过热解或水解产生氢气,可为燃料电池提供氢源,用于发电、小型便携式应急电源、工业用途等。核壳纳米结构镁基材料在壳结构的保护下具有优异的可逆性,未来可应用于大型储运氢系统。

图4.png

图4. 核壳纳米镁基储氢材料未来应用图景

  • 总结与展望

镁基储氢材料由于其储氢密度高、循环性能好以及地球上镁的丰度高等优势受到广泛关注。将氢的释放温度降低到与燃料电池堆废热(~60-150 oC)相容的范围可能是目前镁基储氢材料研究最重要的目标之一。但目前仍无法用简单有效的方式同时控制动力学、热力学和循环性能。许多实验和理论研究表明了构建核壳纳米结构可以有效提升镁基储氢材料的综合储氢性能。寻找最佳工艺参数和技术路线来合成具有更小尺寸和更强催化能力的壳层结构,提高核壳纳米结构镁基材料的储氢性能,同时平衡效益和成本,对于满足工业应用的要求尤为重要。此外,未来需要探索针对不同结构储氢材料的新设计原理,例如原子水平上对Mg/MgH2晶格的精确催化控制、采用材料基因组工程技术设计材料成分等。

撰稿:原文作者

排版:ICM编辑部

扫二维码|查看原文

二维码.png

本文来自上海交通大学邹建新教授团队发表在Industrial Chemistry & Materials的文章:Core–shell nanostructured magnesium-based hydrogen storage materials: a critical revie, https://doi.org/10.1039/D3IM00061C

文章链接: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3/im/d3im00061c

  • 作者简介

邹建新.png

通讯作者

邹建新,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氢科学中心副主任,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主要致力于镁基储氢材料、镁离子电池的设计,制备及表征。已在ScienceAdv. Mater.Adv. Energy Mater.ACS Nano, J. Mater. Chem. ANano-Micro Lett.Chem. Eng. J.Acta Mater.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60余篇,h指数为44,总被引近6000次,获得发明专利20余项。入选2021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李映辉.png

第一作者

李映辉,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直博生,本科毕业于中南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镁基固态储氢材料。

  • 期刊特色

    国际一流编委团队

    严格快速评审,支持透明评审

    接收即在线,并分配DOI号

   目前对作者读者双向免费

    国际传播平台,全球高显示度

    优秀审稿人与作者奖励

  • 期刊简介

Industrial Chemistry & Materials (ICM) 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主办,英国皇家化学会(RSC)全球出版发行的Open Access英文期刊,由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张锁江院士担任主编。ICM 以化学、化工、材料为学科基础,以交叉为特色,以应用为导向,重点关注工业过程中化学问题、高端材料创制中过程科学的国际前沿和重大技术突破,致力于打造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成为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引领工业化学与材料学科发展的国际一流期刊。ICM 目前对读者作者双向免费,欢迎广大科研工作者积极投稿、阅读和分享!

期刊网站:https://www.rsc.org/journals-books-databases/about-journals/industrial-chemistry-materials

投稿网址:https://mc.manuscriptcentral.com/icmat

联系邮箱:icm@rsc.org; icm@ipe.ac.cn

联系电话:010-82612330

微信公众号:ICM工业化学与材料

Twitter & Facebook:@IndChemMater

LinkedIn: https://www.linkedin.com/company/industial-chemistry-materials/

Editor-in-Chief

Suojiang Zhang(张锁江)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河南大学

Associate Editors

Maohong Fan                                           Chao Lu(吕超)

University of Wyoming,US                         郑州大学

Anja V. Mudring                                       Rong Sun(孙蓉)

Aarhus University,DK                                 深圳先进电子材料国际创新研究院 

Quanhong Yang(杨全红)                          Shouliang Yi

天津大学                                                     National Energy Technology Laboratory,US

Tierui Zhang(张铁锐)                                Xiangping Zhang(张香平)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CM 名片-1229-非微信平台可用.pn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88879-1399786.html

上一篇:《瞭望》专访 |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锁江:突破核心技术 加速氦气国产化
下一篇:ICM提供透明同行评审,提升公正性和透明度
收藏 IP: 159.226.21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6: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