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sonhu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disonhuang

博文

3D生物打印案例- 间接3D生物打印法构建神经导管

已有 5712 次阅读 2018-4-27 12:09 |个人分类:3D生物打印|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3d生物打印, 神经导管, 3d生物打印

3D生物打印案例- 间接3D生物打印法构建神经导管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苟博士团队在2016年发表的文章《3D-engineering of Cellularized Conduits for Peripheral Nerve Regeneration》,今天对这篇文章进行解读,通过文章了解3D生物打印的研究思路和应用案例。

一、  实验简介

本研究描述了一种间接3D生物打印技术来制备具有用于周围神经再生的神经导管的方法。该生物导管由冷冻聚合的明胶甲基丙烯酰基(cryoGelMA)凝胶和脂肪来源的干细胞(ASCs)组成。通过使用3D打印的锁和钥匙模具进行建模,cryoGelMA凝胶被构造成具有不同几何形状的导管,例如设计的多通道或分叉和个性化结构。cryoGelMA导管是可降解的并且可以在体内 2-4个月完全降解。cryoGelMA支架支持种子ASCs的附着,增殖和存活,并且在体外上调其神经营养因子mRNA的表达。在植入大鼠模型后,生物导管能够支持穿过10mm坐骨神经间隙的再支配,在功能和组织学评估方面的结果接近自体移植物的结果。     

本研究有三处创新之处,一是选择了间接3D生物打印的方式,可以个性化,产业化的制造神经导管,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基础;二是是使用GelMA这种较少的细胞毒性和生物降解性高,并且可以促进改善神经再生;三是添加ASCs,显示了促进神经再生的潜能。


图1:实验技术路线图

二、  神经导管的3D构建


 

图2:用于周围神经再生的3D工程生物导管的示意图(来源于文献)

具有“锁和钥匙”结构的模具通过间接3D打印技术制造。然后制造cryoGelMA NGC并用ASC接种以桥接10mm坐骨神经缺损。


图3 间接3D生物打印构建的神经导管模型

具有复杂几何形状(例如多通道(A)和分叉(B))的cryoGelMA NGC的计算机模型和照片。根据MR神经影像重建患者的坐骨神经,然后制作个性化的NGC(C)。

三、3D构建的神经导管的生物安全性试验


图4:在大鼠坐骨神经横断模型中用于神经修复的cryoGelMA NGC的制造,表征和降解。

A)测量横切的坐骨神经的直径,以用于NGC的设计和制造。(B)NGC的SEM显微照片。(C)在II型胶原酶(1mg / ml)溶液存在下体外降解NGC (n = 3)。(D)在植入后1,2,4和8周时,大鼠背部皮下可生物降解的NGCs的照片(比例尺= 5mm)。(E)植入后不同时间点(1,2,4和8周)NGC的组织切片的代表性H&E染色(比例尺=200μm)。

 


5ASC 在体外cryoGelMA NGCs的附着,增殖,存活和神经营养因子的分泌。

(A)细胞接种2天后NGCs上ASCs的死/活分析(比例尺=200μm,左上角插图中的比例尺=25μm)。(B)用rhodamine phalloidin对F-肌动蛋白的染色。培养2天后,ASCs铺展在NGCs表面(比例尺= 200μm,左上角的比例尺= 25μm)。在TCP养瓶(聚苯乙烯培)(C)和NGCs(D)上培养的ASCs的SEM显微照片。(E)在培养1,2和3天后对TCP和NGCs上ASCs增殖的分析(n = 3)。(F)在接种后2天,TCP和NGCs上的ASCs的主要神经营养因子(NGF,BDNF和GDNF)的基因表达。*与TCP比较* p <0.05。

四、3D构建的神经导管的功能性验证


6大鼠坐骨神经横断模型植入cryoGelMA NGCs2,4,816周大鼠的SFI值(n = 4

大鼠坐骨神经横断模型已被广泛用于评估组织工程化NGCs促进体外周围神经再生。将cryoGelMA NGCs植入损伤的坐骨神经,通过制备的四组(假手术组,自体移植组,NGCs,NGCs + ASCs)评估神经再生行为。为了评估坐骨神经的功能恢复,对术后2、4、8、16周大鼠模型进行步行轨迹分析。

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由Bain 等人提出的公式进行计算:

 


 

7:术后4,816周不同治疗组再生神经的电生理评估

A)在植入后16周,每组受伤侧的代表性CMAP记录。记录术后不同时间点CMAPB)峰值,NCV值(C)和CMAP发作潜伏期(D)。

*P <0.05与移植组比较;# P <0.05是与NGCs组比较。

 

8:用于大鼠坐骨神经横断模型中的神经再生的cryoGelMA NGC的术中照片。

AB)切断大鼠坐骨神经以产生10mm间隙并与3D印刷的NGC桥接。手术后16周假手术组(C),自体移植组(D),NGCs组(E)和NGCs + ASCs 组(F)再生坐骨神经的一般观察。

 


9:术后16周时远端段再生坐骨神经的组织学评估。

AHE染色显示每组中神经形态的概述(比例尺=200μm)。通过甲苯胺蓝染色(B,比例尺=25μm)和TEMC,比例尺=5μm)显示再生神经髓鞘化。每组(n = 4)的有髓神经直径(D)和髓鞘厚度(E)的统计分析。

 


10:腓肠肌萎缩和再神经支配。

A)假手术,(B)自体移植物,(C)NGCs和(D)NGCs + ASCs,植入16周后的组的腓肠肌横截面的H&E染色(比例尺= 100微米)。(E)肌纤维的平均直径和(F)不同组中手术侧至非手术侧的湿重(n = 4)。

五、 研究创新点:

5.1 间接3D生物打印法构建神经导管的优势

传统制造的NGCs是简单的圆柱状结构,且复杂结构的NGCs的制造是困难和耗时。同时,传统的方法制造具有通用的结构参数的NGCs,如内直径或壁厚等是不可行的,可能影响神经再生疗效。利用间接3D打印技术,我们可以可靠地制造具有高级结构(多通道,分叉等)和控制结构参数的NGC。另外,文献中尝试将3D打印方法与MR神经影像集成在一起,根据患者的解剖几何学设计NGC,从而可以定制与患者的特定神经缺陷精确匹配的NGC。文献报道中的技术在制造具有复杂或个性化几何形状的NGC用于周围神经再生方面具有简单性,灵活性和低成本方面的优势,这可能导致未来NGC的临床应用的发展。

5.2 基于GelMA+ASC构造的神经导管的再生能力增强

体外体内降解的研究表明,cryoGelMA构造的NGCs是具有适当的降解速率(在2-4个月完全降解),其类似于几个FDA批准的NGCs,如Neurotube ®AxoGuard TM神经连接器。同时GelMA是细胞相容性生物材料,文献中研究发现在NGCs上培养的ASCs比在TCP上产生更多的ECM积累。此外,在NGC上接种ASCs后,几种神经营养因子mRNA(例如BDNF)的表达不受调节。NGCs上细胞与细胞 - 基质相互作用的增强为ASCs提供了更加生理学相关的环境,从而增强了它们的功能。这些结果表明,将ASCs引入cryoGelMA NGCs可能为神经再生提供有利的有利于修复的环境。

为你推荐: 文中GelMA是作者实验室自己配置的,为您推荐商业化GelMA

                                司特易Stemeasy TM 蓝光固化细胞相容性生物墨水系列


六、 事后诸葛

文章非常具有创新性,且整体的实验设计非常严谨。但是,整体的神经导管的构造是否可以再优化?

6.1 直接3D生物打印:

文献中是采用的间接3D生物打印构建的神经导管,如果选择更加高级一点的3D生物打印机(例如 envisionTec,发表研究论文中使用最多的一款打印机;ALLEVI,性价比最高的一款打印机,90%的用户是科研院所),是可以直接3D生物打印的。当然,目前3D生物打印还存在精度问题,先打印模型,在进行浇灌是十分讨巧的制造方法,既保证了精度,又增加了结构复杂度的可定制性。

 为你推荐:美国ALLEVI生物打印机,可直接蓝光固化

                       美国ALLEVI生物3D打印机,最便宜性价比最高的生物打印机,90%用户为学术科研客户


6.2 蓝光固化代替冷冻固化

文献中选择的普通打印机,不能够进行蓝光固化,所以多了冷冻固化的过程。如果采取加装蓝光固化光源(ALLEVI自带)的打印机,GelMA和ASCs可以直接混合后直接进行3D生物打印,打印的同时进行蓝光固化(GelMA在蓝光引发剂存在的情况下,可以直接蓝光固化。Gelatin不可以)。这样流程上会更加精简,更加有利于临床应用。

 

借助3D生物打印这个通用工具,选择更贴近自然的生物材料,再加上具有再生能力的ASCs,仿生的神经导管将会越来越接近自体移植的神经导管。

文章下载链接 


(做3D生物打印人相对较少,如您想加入3D生物打印技术交流和产业化商情分析群,请加微信号SC_3d-bioprinting, 注明姓名-工作单位-研究方向,否则不予加群)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83626-1111184.html

上一篇:两种荧光引发剂LAP和Irgacure 在生物墨水中对细胞存活率影响对比
收藏 IP: 122.193.11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5 11: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