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David Chang
[类别] Article
[标题] Oars to Sail
[语言]English
[年代]2012
[作者信息] David Chang南佛罗里达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后来改行从事艺术研究。
[主要内容]该文是一篇博士论文的缩写,展示了桨船向帆船的长期过渡过程。文章首先回顾了桨船的发展历程,列举了埃及、波斯帝国、亚洲等地的传统桨船。紧接着文章聚焦在1571年的勒班陀之战[Lepanto],讨论了双方使用桨船的情况。1571年10月7日,在勒班陀,基督教舰队280艘加莱船又6艘大加莱船(galleasses)对阵奥斯曼帝国230艘加莱船。双方虽然已经使用了大炮,船只更加坚固,但当时的海战战略仍是传统的依靠加莱船的速度,冲撞对方船只,然后跳船接战。三个小时之后,神圣联盟(holy League)一方完胜:80艘土耳其加莱船被损毁,130艘土耳其加莱船被俘虏。40艘左右的船只逃跑。
很多人把勒班陀之战,看作是传统桨船时代的终结。不过作者认为,桨船在此后的16-17世纪仍保持了相当的优势:加莱船的对炮的适应性较强,典型加莱船可以装配60磅铜炮一门,16磅铜炮两门,船舶艏艉可装小型炮[guns]15门。威尼斯海军博物馆记录60磅炮长度在175毫米口径,最小射程640米,最大射程3公里。中线炮的后坐力因炮座(车)的设置而备吸收。因此,在无风情况下,帆船被加莱桨船俘获或击沉的情况屡见不鲜。作者认为,真正对加莱桨船命运构成威胁来自于16世纪的大加莱桨船(galleass),这种船发展了加莱桨船的优点。但由于体量大,可以装在8门船艏船尾重炮(heavy guns),至少7门船侧发射的以杀伤人为主的炮。但大加莱桨船并不成功,主要是因主要照顾装在火炮的需要,而无限增大船体,导致灵活性的丧失。其尺寸可以达到74米长,11米宽。
但是,相较于帆船,桨船在装载和使用火器方面的劣势还是很明显的。帆船比桨船在火器运用方面的效率十分明显。桨船的火炮多装在艏艉楼,而舷侧则因为有桨和桨座的限制,而不能装配火炮。而帆船则没有这个限制。正因为如此,帆船才最终取代了桨船的地位,成为海上霸王。随着船炮重量的增加,重的船炮只能被安置在上层甲板(higher deck),后来又发明了舷窗(porthole),船炮下移到了主甲板上。而轻的船炮则被安置在艏艉楼上。而这也是加莱桨船所不能比的。
桨船对人力的需要比帆船要多。而且土耳其的桨船更倾向于使用奴隶和战俘划桨。John Struys的《游记》记载了当时奥斯曼帝国加莱桨手的悲惨命运。
火炮的运用又影响了船舶结构和建造等方面的内容。平接法让位于搭接法。
柯克船、卡拉维尔船、卡拉克船此时发展出了高耸的艏艉楼,这也是超越桨船之处。
[价值特点]
[缺陷不足]论述逻辑和形式逻辑都较隐晦
[补充修正]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 06: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