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嘉元的科学网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yuan2017

博文

我在哈佛访问的两星期 精选

已有 8483 次阅读 2019-7-8 07:29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今年六月底到七月初,我在澳大利亚微生物学会Millis-Colwell奖的资助下,在哈佛大学Deborah Hung的实验室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访问,学习了关于细菌耐药性研究和新抗生素研发的新进展。Deb是传染病领域的著名专家,哈佛大学是世界顶尖学府,它所在的波士顿是世界生物医学研究的中心。在波士顿访问的两周里,我常常是兴奋不已,思绪万千。我将自己的一部分所见所感写在这里,与各位老师和网友们分享。

        Deb的两个实验室分别位于麻省总医院和Broad研究所,各自侧重铜绿假单胞菌和结核杆菌的研究。她的实验室结合化学与基因组学,近年来开发了一些非常尖端的技术,用于研究细菌耐药性机理、宿主-病原相互作用、传染病的诊断,以及研发新的抗生素等。最令我惊艳的就是他们6月最新发表在Nature上的工作“高通量药物-基因靶点筛选出新的结核抑制剂”,通过构建上千个亚效突变株,筛选化合物样品库,发现对药物敏感的多个基因靶点,并优化了药物前体的化学结构,得到了多个潜在的抗结核药物。他们告诉我这个工作由30多人的团队历时五年多,有巨大的物力财力投入才得以完成。我不禁一边感叹他们精妙的实验步骤,一边感叹其中包含的努力。

333.jpg

        此外,我还与三位研究铜绿假单胞菌的博士后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他们中有人是分子生物学科学家,也有人是临床医生兼职做科研,都在细菌感染病方面有着多年的研究经验。我在到达的第二天,向他们介绍了我在Monash近三年完成的工作和我希望向他们学习的内容。他们非常友善地对我的博士课题提出许多建议,也向我介绍了他们正在进行中的实验,回答了我的不少问题。两个星期的时间可能不足够完全了解一个新实验室,但已经足够我开拓眼界和改善实验设计。

        在硬件配置上,我觉得哈佛的实验室平平无奇,但很多方面还是会提醒我“这里是哈佛”:比如博士后说他们做实验时从不考虑花费,确实“财大气粗”。另外多数博士后都有实验员帮助他们做实验,所以实验工作量上的压力会小一些。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实验员大多是从顶尖本科院校毕业,为了申请上顶级的MD或PhD项目,在这里做一两年实验员积累科研经验。此外,Broad研究所有许多生物信息学科学家,当“湿”实验室的科学家遇到数据分析上的困难时可以向他们求助,携手去解决最迫切的医学难题。

        在学习与科研之外,也有很多令我难忘的瞬间:① 我在Broad研究所见到了生物医学界的偶像级人物张锋,并与他合了影:) ② 吃到了龙虾和蛤蜊浓汤(Clam Chowder),非常好吃:) ③ 7月4日美国独立日的晚上,我去看了波士顿的烟花表演,烟花在查尔斯河上空升起、绽开,人们发出"Awww"的惊叹,画面很美:)

335.jpg

        我很久前就听歌里唱过波士顿的夏天很美(Boston - Augustana),在这里的两星期,我不仅见识到了这里迷人的河畔海湾,日落与烟花,更见识到了最先进的科技和最睿智的头脑。这趟波士顿之行极大地拓展了我的世界,而现在我将搭上跨越美国和太平洋的航班,回到同样迷人的墨尔本继续我的博士学习。连接着哈佛、麻省理工和麻省总医院的红线城轨依然一趟一趟地运行着,不竭地承载着有才华的人们探索人类知识的边界,我也会带着在那里受到的鼓舞继续努力。

334.jp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70900-1188516.html

上一篇:ASM Microbe会议一瞥
下一篇:细菌工程化改造的“基因飞升”与“机械飞升”
收藏 IP: 49.127.53.*| 热度|

13 黄永义 郑永军 韩玉芬 王卫 晏成和 杨顺华 吕洪波 强涛 史晓雷 张鹰 杨金波 杨正瓴 白龙亮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5: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