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导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jidaobao

博文

科研:走属于自己的“第二条路”

已有 3203 次阅读 2012-9-7 10:35 |个人分类:栏目:走向职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中国, 众生相

文/彭思龙
      睡觉前的读书总是读得很快,几天下来居然读完了张恨水的2本小说:《傲霜花》和《巴山夜雨》。这2本书内容大体类似,描述的场景也基本雷同。前者侧重于描述重庆和西迁的文人,后者描述大轰炸下的文人众生相。《傲霜花》原名《第二条道路》,所谓第二条道路就是文人决定不再坚持原来的清高、选择走的其他的路。这2本书给人非常强烈的感觉是,文人,即便是极其有名的文人,有时也可能连基本的生活都保障不了。这里的保障是最基本的保障:吃饭。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大多数时候,连起码的人格尊严都没有保证。很多人走了第二条道路,做官,做商人,或者嫁给了商人或官员。也有人坚持了自己的操守,延续了自己的贫困。
      中国的今天,不要说有名的文人,就算是没名的,只要在高校有个正式职位,吃饭应该不成问题。就基本的生活条件来说,比《巴山夜雨》中的穷教授已经如在天堂中。书中有句话:“夫人有所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这原本是《孟子》中的一句话,有2个解释:其一,人的精力有限,只能做好有限的事情;其二,人应该遵从一些基本的原则,有些事是不能做的,然后才可能做成一点事情。张恨水的解读是第二种,我也认可这个解释。在中国当下,我们自己都觉得是个浮躁的社会中,虽然没有了《巴山夜雨》中的困顿,但是精神上,似乎并没有摆脱当年那些穷教授面临的困局:是否走第二条路。当然今天的第二条路已经没有那么明显,也未必想走就能走得动。但是其原理似乎很相似。现在社会宽容多了,有更多的选择自由。但是真的很自由吗?就我过去十几年的经验,人是否走第二条路,怎么走第二条路,都不是很简单的事情。我经历过很多次选择,每次都感觉类似要走第二条道路。
      1) 放弃自己的专业。记得当时从数学研究所毕业的时候,心里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留在数学研究所继续研究数学。虽然明知道研究数学是个艰苦的活,但是从来都没有想过要从事别的学科去挣钱。可惜天不从人愿,我所在的方向不是数学研究所的主流,想留也留不下。那就只能去其他地方。当时的感觉是自己堕落了,本来学数学的过程中,有无数的梦想,希望有一天能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做点成绩,可现实不给这个机会。后来来到自动化研究所后,经历好多年内心的挣扎,以至于见到同学和老师都有某种愧疚。这种敝帚自珍的心理尽管可能并不是最好的,但是现在想来还是非常珍惜,那是一种对自己道路的喜爱。当然现在看来,我还是吃数学那碗饭,仅仅是在圈子外吃罢了。
      2) 放弃国外科研的机会。若干年前,有一天接到一个学术界前辈的来电,说请我到他那里访问,已经准备好了基金。听到这个电话的第一时间,我很感动。因为他很认真地在帮我,也主动给我提供条件。在那前后不久,另一位教授也发出类似的邀请。辗转踌躇中,我在想是否接受邀请。显然,去了,对我的个人科研肯定是有帮助的,毕竟那时候国内的条件并不好。假如我那时候还是个孤家寡人,人生道路可能就此有重大转变。但是遗憾的是,我早早当上了导师,并且已经招收了几个博士生。实验室也刚刚有起色,我还是个走不开的人。思前想后,婉言拒绝了2位教授的善意帮助。迄今,还有我的学生说我可能做了不是最好的选择。但是选择毕竟是自己感觉驱动的,好坏都是自己应得的。尽管我没有选择他们的邀请,我还是非常感激他们的好意。
      3) 放弃当官的机会。有一天,上级机关领导来电,要找我谈话,说为了某个新成立的部门要招聘一个领导。这对我来说,也很感动,因为我并没有主动要求去做官。感动中思考何去何从。从理性上,没有什么好比较的,各有好处。那就问问自己的心,我还想不想做点科研,如果想,那就做;如果不想,那就可以去。犹豫了几天,终于想通了,多年来我放弃了很多机会,无非是要找到内心的安宁,我还是想做点科研的。做了充分的准备后,和2位领导面谈,老老实实地告知了我的想法。2位领导也很开明,体谅了我的婉拒。到今天,我还是感谢2位领导并没有因为我的不领情而责怪我。
      4) 离开自己成熟的领域。我在专业上有3次转型。前2次都是因为条件不允许,必须转型。最近1次则不是。在原有的方向上,已经有了很好的产业基础,也有了小小的空间,本来可以继续走下去,但是心里没有说服自己。尽管那个方向我可以一直做下去,但是感觉上总是缺点什么东西。缺什么呢?思来想去,还是缺少点自我认同的感觉,没有找到如鱼得水的感觉。那就另开一条路吧。离开自己成熟的领域是要冒很大风险的,但是不离开,可能没有自己的感觉。在继续坚持原有方向的研究情况下,新的课题方向开始了。近2年的实践表明,比原来的方向感觉好些,当然并不能表明我能做出什么天大的成果,仅仅是告慰了自己的心灵。
      在新时代,尽管已经摆脱了吃饭的烦恼,但是发展的烦恼在任何时候都不是过时的话题。我们会被周围的氛围影响,会被自己的内心牵着走。如何走好属于自己的第二条路,在一个分叉点如何做好自己的心灵选择,这是永恒的话题。人之所以不是乏味地活着,我想可能就是这些不经意到来的变化让人有一种新的希望。如果每个人都能准确预报明天的自己,那不会是有趣的人生。路到底走哪一条更好,并没有客观的定义,但是正如在《巴山夜雨》中一样,我们可以在苦难中寻找快乐,更何况在现在已经吃饭没有问题的情况下,总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跟着潮流似乎是大多数人的走法,坚持自己的路也不失为一条有意义的路。在这条路上,我们可能还能有所为。(责任编辑   陈广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6909-610032.html

上一篇:博导、博士生科研复述和杂谈(23)
下一篇:电子垃圾处理的经验借鉴
收藏 IP: 210.14.12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8 00: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