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导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jidaobao

博文

机器主体道德意识能否产生:人工智能机器伦理治理的“内在进路”探析

已有 219 次阅读 2024-5-31 10:51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机器主体道德意识能否产生:人工智能机器伦理治理的“内在进路”探析

谢静1,2

1. 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150080

2. 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哈尔滨150080

摘要 人工智能机器伦理治理的进路主要有“外在主义”和“内在主义”2种,“外在主义”强调以人类制定的伦理准则规约人工智能机器的发展,而“内在主义”则突出人工智能机器的自学习能力,以形成独立于人类的机器主体道德意识。通过介绍人工智能机器伦理与属人的伦理的本质区别,揭示了属人的伦理世界包含着的审美性意涵,即通往道德意识的美与美感无法被模拟与分层,形成道德意识的有机生命与审美判断力无法被还原,从而推理出人工智能机器的主体道德意识无法产生,得出在功利主义原则驱动下的人工智能机器伦理不能通往人类伦理意义世界的结论。人工智能的道德意向性是形式逻辑推演的结果,人工智能机器缺乏“具身”,不能从事感性实践活动并产生情感意识,其认知模式属于单一的还原论。因此,人工智能机器不能自主生成美善价值,故其治理的“内在进路”也是“外在主义”进路的延伸与扩展。

关键词 人工智能机器;内在进路;外在进路;美善价值

(责任编辑  王丽娜)

http://www.kjdb.org/CN/10.3981/j.issn.1000-7857.2023.03.00366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6909-1436332.html

上一篇:应用改进RRT_Connect算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
下一篇:加速发展地球系统科学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收藏 IP: 219.142.11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19: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