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导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jidaobao

博文

东北振兴与“创新人”:系统构建与对策建议

已有 1800 次阅读 2019-7-12 14:09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东北振兴与“创新人”:系统构建与对策建议
赵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10
摘要 东北振兴的关键在于人,实现东北振兴也需要更加关注人特别是“创新人”的因素,构建以“创新人”为核心的区域创新系统,充分挖掘现有“创新人”潜力,加大“创新人”引进力度,注重产教融合培养“创新人”,建设“大数据+创新人”服务平台,激发“创新人”的创造性和积极性,通过“创新人”的持续创新支撑区域长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东北振兴;创新人;区域创新系统

   东北振兴是重要的国家战略。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从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的大局出发,针对东北地区发展面临的经济社会问题,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有助于东北地区振兴发展的规划、意见和政策措施,持续加大国家综合投入,东北经济已经显现出平稳恢复的良好迹象,内生发展能力不断提升,东北振兴战略成效正在逐步显现。但是,从当前东北地区发展的情况来看,人口外流、人才不足、人的创新活力不够等问题仍然存在。长期来看,东北振兴的关键在于人,实现东北振兴也需要更加关注人特别是“创新人”的因素,构建以“创新人”为核心的区域创新系统,不断集聚“创新人”,激发“创新人”的创造性和积极性,通过“创新人”的持续创新支撑区域长期可持续发展。

1 构建以“创新人”为核心的区域创新系统

    如何理解“创新人”?构建什么样的区域创新系统?对于东北创新发展和区域振兴具有重要意义。美国学者艾德佳·沙因(Edgar H. Schein)在《组织心理学》一书中曾经总结了4种经典人性假设理论: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和复杂人[1]。此外,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不同领域对人性假设的现实需求逐渐显现,诸如道德人、管理人、政治人、比较利益人、生态人、文化人、知识人、幸福人、创新人等其他人性假设也被国内外学者提出[2-6]。

    从创新驱动区域发展的视角来看,对于“创新人”的理解,则可以从3个方面进行解释,即创新是人的本能、创新人是理性人、区域创新环境是创新人行为决策的约束条件。具体来看,人具有创新的主观意愿,同时人会根据感知到的创新带来的预期效用进行理性决策,而一个区域所存在文化氛围、制度因素、经济因素等整体环境和组织文化、组织制度、组织结构等“微环境”,都将作为外生的变量对人的创新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区域发展绩效[7]。在实践中,“创新人”会根据发展“土壤”的适宜性,做出区位和行为的理性选择,通过自身和与资本、技术等其他生产要素融合,通过创新为区域贡献巨大的经济社会价值。

    对于东北地区而言,支撑区域发展的最大资源可能不在于物质条件是否丰裕,而在于是否具有能够适应区域发展需要的“创新人”优势。因此,推动东北振兴,特别需要充分发挥“创新人”价值,立足长远,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部署,构建以“创新人”为核心的区域创新系统。在这一系统中,人是一切发展活动的中心,区域发展始终坚持尊重人、依靠人、为了人,政府和市场共同为“创新人”的创新活动提供环境和服务支撑,企业、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则通过人力资本投入,开展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体制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生产组织方式创新等形式的创新活动,进而推动经济发展、结构优化和民生改善,促进区域发展从注重“物的积累”向“人的活力”转型。

2 充分挖掘现有“创新人”潜力

    东北地区拥有一批“双一流”高校、高水平科研机构和现代制造业企业,教育和科技资源丰富,具有较强的“创新人”基础。但同时也面临人口外流特别是高校毕业生、高层次专家学者、高水平技术工人等中青年“创新人”群体外流的挑战。推动东北振兴,不仅要关注人才增量,更要优化人才存量,需要充分挖掘现有东北地区“创新人”的潜力。重点坚持改革引领,充分尊重人才的价值追求,对传统人才管理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进行突破性创新,先行先试,破除束缚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的聘用、流动、评价激励等体制和政策瓶颈,做好政策、资本、市场、管理等方面的配套服务,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改善营商环境,释放现有人才开展创新活动的动力和能力。同时,更关注“创新人”自身及后代知识水平、技术水平、财富水平、能力水平和观念水平的培养和提升,注重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福利待遇的公平与分享,减轻“创新人”进行创新创业的住房、交通、教育等成本。

    需要注意的是,东北地区是全国计划经济进入最早、退出最晚、影响最深的地区,推动东北振兴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与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一样,激发人的创新动力也不能是短期行为而应该是长期行动,不是标语口号而应该是可量化的行动方案。充分挖掘现有“创新人”潜力,也需要在当下行动与未来目标之间做出公平合理的权衡取舍,加强对人才在东北振兴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重要性的认识,长远规划各类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的边界和尺度,明确量化指标并监测落实成效,不仅注重短缺目标实现,更要为“创新人”的创新活动提供长期、稳定的预期。

3 加大“创新人”引进力度

    推动东北振兴需要一定“创新人”规模支撑,在“留住人”的基础上更好地“吸引人”。东北地区应牢固树立“人才即财富”的理念,统筹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建立“创新人”稳定增长机制,通过人才引进,动态保持“创新人”规模。重点包括以下4个方面。

    1)全面梳理整合国家及其他省区对人才的各项奖励扶持政策,精准对接创业人才、技术人才、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的现实需求,研究制定更加开放、更加灵活、更富针对性的人才引进政策。

    2)借助区域合作平台完善柔性人才引进机制,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相关省市,共同建设科技研发、学术交流、创新创业、成果转化、新技术推广、孵化基地、实验室等载体,通过区域协同联动共享智力资源。

    3)积极利用“一带一路”、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机遇,突出“国家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地位,加强东北地区与俄罗斯及东北亚地区的人才合作,搭建面向全球的引才平台,健全与国际接轨的人才管理体制机制与政策措施,进一步简化国际人才引进的政策和程序,创新国际人才移民入籍、外籍人员临时身份证制度,汇聚一批世界顶尖人才、战略科学家和创新团队。

    4)短期可以“东北籍人才、行业领军人才”为切入点,重点面向北京、上海、深圳大力引进高端人才,同时要留住非东北生源的东北高校毕业生。

4 注重产教融合培养“创新人

    “创新人”与产业的匹配与融合,不仅是“创新人”自身发展和价值实现的内在要求,更是实现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推动东北振兴,需要把握中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战略机遇,适应“人口规模红利”向“人力资本红利”转型需求,发挥东北地区工业基础比较好,配套能力比较强的优势,通过产教融合培养“创新人”。重点包括以下5个方面。

    1)出台鼓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政策,完善产教融合机制,为企业派技术人员开展专业课指导、参与学校专业培养大纲和教材制定提供良好环境。

    2)推动产教资源的优化和集聚,整合东北地区职业教育资源,建立高水平职教机构和职教园区,围绕产业链布局教育链,围绕产业集群布局教育集群。

    3)积极结合制造业智能化、精致化、服务化、绿色化发展的新趋势、新需要,建设面向产业前沿、校企共建共享的公共技能培训和实训中心。

    4)及时开展或委托行业产业协会开展区域用工需求调查、岗位技能标准调查并公开有关结果。

    5)建立教育主管部门与发改、经信、商务等部门定期联络机制,根据区域产业发展需要合理设置和调整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专业。

5 建设“大数据+创新人”服务平台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结合东北地区人口特征、发展阶段、功能定位和产业特色,搭建东北人才发展大数据平台,加快培育和发展基于大数据的专业化、市场化、个性化的人才服务体系。重点包括以下3个方面。

    1)通过全面、及时、精准的大数据统计和分析,持续跟踪东北地区“创新人”的发展现状、空间分布和演变特征,动态掌握东北地区“创新人”发展的供需情况。

    2)通过大数据资源共享,深化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创新创业平台、商会协会、投融资、人力资源服务等机构的人才数据合作,精细化满足东北地区人才需求,精准识别人才和引进人才。

    3)通过大数据分析与模拟,对东北地区“创新人”发展状况、影响因素等进行中长期情景预测分析,开展人才战略效果评价,动态调整规划和政策,前瞻性布局住房、教育、养老、医疗、等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为政府决策和行动提供科学支撑。

6 结论

    人才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最关键、最活跃的决定性因素。实现东北振兴,不仅需要继续加大物资资本投入和公共政策支持,更需要关注人才特别是“创新人”的培养与发展。未来,东北地区应着力构建以“创新人”为核心的区域创新系统,充分挖掘现有“创新人”潜力,加大“创新人”引进力度,注重产教融合培养“创新人”,建设“大数据+创新人”服务平台,激发“创新人”的创造性和积极性,通过“创新人”的持续创新支撑区域长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略)

(责任编辑  刘志远)

http://www.kjdb.org/CN/Y2019/V37/I12/32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6909-1189213.html

上一篇:变革性创新是东北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
下一篇:完善创新生态系统,推进黑龙江全面、全方位振兴
收藏 IP: 111.203.14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7 06: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