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vellh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ovellhe

博文

西方议会制度的有效前提和弊端

已有 4295 次阅读 2022-5-25 06:32 |个人分类:杂感|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西方议会制度的有效前提和弊端

 

 

1. 何为议会制

    西方国家的一个基本制度就是议会。所谓议会就是一群来自国民选举的人组成的一个具有特定权利的群体。议会具有的权利一般包括:制定相关法律、批准政府预算、确定一些大政方针、宣布战争等。议会成员聚在一起讨论和辩论一些与国家治理相关的议题,一般会通过投票的方式决定最终的问题解决方案。不同国家议会制度的具体形式可能千差万别,因此我们仅就其共同的特征加以分析。

    一般而言议员分属于不同的党派。占多数席位的政党一般为执政党,该党在议题的投票中具有主导性。通常情况下,总统或国家元首的许多决策会受议会的制约。为了使政策能够顺利的执行,多数国家会采取从多数党中确立总统或国家元首。

 

2. 议会的运行机制

议会的运作需要通过定期或不定期会议的形式实现。议会需讨论的议题一般会通过特定的渠道收集,如美国两院制中的众议院和参议院议员会就相关社会问题提出预案,提交两院的特别小组或全体议会讨论。议题的讨论一般也会有一个规定的流程,诸如时限和表决的流程等。

议会在多数情况下给人的印象就是整日喋喋不休的争吵。每个人似乎都站在正义和真理的一侧,每个人都对自己的方案或主张信誓旦旦。尽管对于个别议题,议会体现了很高的效率,但是多数情况下,议会的拖沓和议而不决令人沮丧。似乎议会在不停地进行利益权衡,今天的一方的胜利往往不代表明天一定会成功。议会中各党派的领袖往往发挥重要作用,左右一些议题的最终结果。

 

3. 有效性前提

尽管议会制具有许多明显的缺陷,但是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和智慧的结晶,议会制似乎也是目前能被广泛接受且难以替代的一种政治体制。尽管一群人的决策可能缓慢,常常也不明智,但是对于特定阶层极少数人的统治可能带来的压迫的恐惧,使得许多国家在权衡利弊后最终选择了议会制。

那么什么条件可以保证议会制的有效性和合法性呢?首先,议员必须得到所在地区民众的支持才能当选,而且议员的任期必须严格限制,即民众有机会挑选更能代表自己的新的议员。其次,必须具有一定的严格程式使得议会的权利受一定的制约。后者的制度设计包括议题讨论的流程和其他权利机构的制衡。如在美国,总统和最高法院对议会就有制衡作用。

议员须经合理有效的选举后产生是议会制成败的关键。因为在一个群体中,不代表选民的议员必然听由群体的领袖支配。而领袖在获得不受限制的权利后,其决策必然会侵害一部分人的合理权益。而上述侵害已经为现代文明社会所唾弃。

制度设计对议会的制约也是出于对议会鲁莽行事和权利滥用的一种的防范。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反对党将有机会陈述自己的观点,延缓议程,实现对议题解决方法的修正。尽管可能带来时间上的拖延,但是从避免重大失误的角度看,制度设计的制约是必不可少的。

 

4.议会制的弊端

    议会制存在众多弊端,其中有两点特别值得注意:一是议会制度导致过渡的经费开支;二是对个体自由的逐步限制。

只要看一下美国巨额的国债就可以感受到议会制下经费超支的规模。一方面地方的各种拨款需求不断增加,在相互的博弈下,最佳策略无疑就是议员之间相互投赞同票。另一方面,一些不切实际或存在不良后果的提案因为以普通大众的利益作为标的,迫使议员做出赞同的投票。例如,如果一个议题声称保护环境或对失业者实施免费的职业培训,因为表面上看有利于社会整体,议员们将很难拒绝。

议会制度为什么会带来逐步限制个体自由的结果?原因是议会的立法属性使得它不断增加各种法律条文,从而限制个体的自由。繁文缛节使得事情越来越难办,增加的公务人员也会消耗大量的财政资源。可以说许多知名的经济学家和哲学家穷其一生都在试图解决上述问题,其中包括赫赫有名的诺贝尔奖得主经济学家哈耶克和弗里德曼。

 

5. 结语

   议会制度作为西方文明发展产物,代表了其国民的一种普遍理想追求。尽管议会制存在种种弊端,但是目前似乎还难有替代。今天在西方国家,议会制度带来的弊端不但没有有效解决,反而是愈演愈烈。这种不良发展趋势的最终恶果还未可知,学者的研究似乎也于事无补,民众被一种末名的力量所裹挟,现在似乎也只能随波逐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67056-1340068.html

上一篇:中美幸福观的源头差异
下一篇:公平性指派问题及均值逼近求解算法 : 三次分配问题(NP-hard)的四次多项式时间精确求解
收藏 IP: 101.224.15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4 02: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