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建华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lusysu 海阔天空,变幻无穷;穷究其理,趣莫大焉。

博文

顾震潮与中国的数值天气预报

已有 3159 次阅读 2021-5-15 22:46 |个人分类:历史钩沉|系统分类:人物纪事|文章来源:转载

顾震潮与中国的数值天气预报

[中国科学报5月13日第五版文化周刊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21/5/362570.shtm ]

[ 顾震潮和中国的数值天气预报的论文链接

   http://www.iapjournals.ac.cn/aas/en/article/doi/10.1007/s00376-021-0268-y 

   (Chen-Chao Koo and the Early Numerical Weather Prediction Experiments in China) ]

顾震潮(1920—1976)是中国现代大气科学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因为其多方面的开创性贡献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备受大气科学界的敬重和爱戴。虽然他在世时影响极大,比如1964年4月10日的第225期《科学报》(现《中国科学报》)就曾用四个整版报道他的事迹,但因为他英年早逝,现今外界对他的了解较少。这里仅介绍顾震潮开创中国数值天气预报事业的故事,作为大家了解这位杰出科学家的一个侧面。

顾震潮于1947年至1950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做卡尔·古斯塔夫·罗斯贝的博士生时,即以数值天气预报为其研究方向。新中国成立不久,他放弃博士学位答辩,应涂长望和赵九章先生之召,立即回国,为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效力。

在回国之前,他已经在国际著名的《气象学杂志》上发表了关于数值预报中影响函数的叠代关系的文章。甫一回国,他就担任中国科学院和当时的中央军委气象局(即现在的中国气象局)共同成立的联合天气分析预报中心的主任,和陶诗言等开创了新中国的天气预报业务。直到1955年任务结束,顾震潮才回到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

当时国际上数值天气预报的实验成功不过四五年,顾震潮在所长赵九章的支持下,从刚毕业分配到中央军委气象局和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的大学毕业生中挑选骨干,建立了一支精干的数值天气预报研究队伍。

顾震潮通过撰写综述、指导小组成员阅读理解国外文献、到北京大学等单位学习数学相关课程以及翻译苏联科学家的专著等方式,带领年轻人很快进入数值天气预报的前沿。同时他又强调中国应该走自己的路,在数值天气预报的理论方面,他独创性地提出了数值天气预报可以是一个“演化”问题,而不必是一个初值问题。在他的指导下,来自中央军委气象局的廖洞贤首先于1956年发表了一个较为简单的数值预报实验结果。紧接着顾震潮带领巢纪平等于1957年成功地用两层准地转模式完成了亚洲区域的24小时和48小时的数值天气预报实验。

这里介绍一个小插曲。1957年6月初,顾震潮应邀参加了斯德哥尔摩数值天气预报会议(1957年6月3日~7日)。据一位瑞典气象学家告诉笔者,虽然他当时仅十多岁没能参加这次会议,但十年以后当他进入这次会议所在的国际气象研究所工作时,他还能听闻顾震潮在这次会议上的报告所带来的震撼。

当时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刚刚上天,参会的欧美科学家看到顾震潮带来的展示数值预报结果的大幅天气图时,感到非常惊讶和震动,急于知道是不是中国也已经拥有了自己的计算机。顾震潮回答实际上数值预报的结果是由几十位统计员(国外科学家从字面错误以为是统计学家)完成具体计算的。这一插曲也充分说明了顾震潮在科学上的远见,即中国数值天气预报的研究不能等拥有了计算机以后才开展,而必须先行一步。

事实上,在这次会议后的1958~1959年,中国就拥有了自己的计算机,由于数值天气预报小组在前期作了大量的准备,所以在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大庆之前,他们就在中国自己的计算机上实现了首次数值天气预报。据笔者统计,顾震潮及其数值天气预报小组在1955~1959年间共发表了约20篇高质量的论文。更重要的是,这一数值天气预报小组的成员和由顾震潮推荐到苏联学习数值预报的年轻科技人员,后来都成为了我国数值天气预报发展的骨干。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60191-1286742.html

上一篇:发表在《科学文化》的论文:关于全球变化科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下一篇:如果你有一个不听话的基因 [招收博士和硕士生研究生启事]
收藏 IP: 58.249.112.*| 热度|

2 杨正瓴 张学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9 01: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