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140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u1401

博文

自己学英语的体会

已有 4104 次阅读 2020-1-11 11:04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自己学英语的体会

 

刘俊杰

 

2019年10月19日 初稿

2020年1月11日 完稿


本人是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在澳近两年。说如何学英语。

首先说我在中国接受的英语教育如下图。

背单词是第一步,如图中两个虚线箭头(1)和(2)所示。

然后在中文语句上搞翻译,如箭头(3)。

                                             


 

这样的英语学习给思维带来了极大的负担(搞翻译),为了完成一个合理的句子,需要把图中所有的箭头都走完。

学的东西缺乏迁移性。比如说book,按照英文的意思翻译过来有 ‘书’但也有预定的意思。

Free 有免费的意思,有自由的意思。

I am free. 是我有空的意思。

 

实际的英语学习应该是和汉语平行推进的过程。最大的忌讳就是采用汉译英来背单词。当我们在现实中看到一本实体的书时,中文发’书’,英文发‘book’。请注意我这里说的是发音。中英文只是用不同的发音和符号来描述一本实体的书而已。完全没有必要走上图中虚线所示的路径。直接建立起从实体的书到‘book’的映射。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每个人小时候都有大名和小名。当父母想叫孩子时没必要从大名转换为小名,或者从小名转换为大名吧。

往大了说,

世界可以分成物质和意识。同理,编程语言可以分为变量和函数;语言(中文和英语)可以实词和高级词汇。这里区分的标准非常简单。用手摸得着的和摸不着的。

摸得着的东西需要有物理实体存在,如书、树,食物等。编程语言中变量是数据,也可以算摸得着的。

摸不着的东西没有实体存在,往往是某种动作。如阅读。

现实中没有人会区分物质与意识的。大家往往看到的是一个情景。如某人在静静地看书。这是一个情况。当我们看到这句话时,脑海里出现的是一个人手里端着书,在看书的姿态。

 

我是一个工科生,计算机编程是基本的技能。下面的表格列出了编程语言和中英文的相似之处。编程语言中的变量对应着中英文的实词。函数对应着中英文中的高级词汇。在计算机编程时,没有人会把一种计算机语言写的代码翻译为另一种代码。只要理解代码的算法,直接用自己熟悉的语言写代码,没必要逐字地翻译。

所以,翻译是一件比单纯学习某种语言更为困难的事情。它需要熟练掌握两种语言。我接受的教育就是从最难的部分开始的。

 

语言

物理词汇

虚拟词汇

情景应用

编程语言

变量

函数

c = a + b

中文

实词(如 书)

高级词汇(阅读)

某人在读书

英语

实词(如 book)

高级词汇(read)

Someone is reading

 

正确学习的方式是:

对于实词,应该应当建立起从物理实体到英文实词的映射。

对于高级词汇,应该用英文解释英文。

把两者融合起来就是在情景中学习英文。

从物理实体到英文实词的映射建立的过程对于小孩子非常有利(看图说话)。对于成年人来说,一般生活类词汇,可以直接从物理实体到英文。但对于专业词汇而言,还是从中文到英文的好。专业词汇涉及到太多的知识。

 

如何用英文解释英文呢。最好的途径是用英文词典查生词。这可以减轻很多思维负担。也可以知道很多类似的同义词。增加了英文学习的可迁移性。



情景学习的最好方式是阅读。增加和以英文为母语的人的接触也是一种情景学习的方式。

阅读可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在无数的小故事中增加对英文的理解。

增加和以英文为母语的人的接触也是一种方式。但每个人的知识面有限,和很多不同的人接触才可以有明显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国外生活,对于英文口语的要求真不高。我过了英语六级,反正可以在国外生活。有一点,对于成年人来说,单纯靠和外国人的交流来提高英语学习,自己不私下努力是绝对不行的。

 

我现在的英文口语还可以,只是说的英文没有感情。缺少的正是大量的对某个英文单词在英文场景中的应用。似乎脏话的传播速度很快。这是因为此感觉相同,经常应用。我还需要继续努力,在无数的场景中应用英语,才可以建立对英文单词的感情。说出的话才有感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31439-1213739.html

上一篇:说跑步
下一篇:何为初心: 论直观感受的重要性
收藏 IP: 202.114.100.*| 热度|

4 罗汉江 郭文炎 周忠浩 吕振超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3: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