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maotenghust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maotenghust

博文

植物学结课感想(五)——学习与快乐兼得 精选

已有 12626 次阅读 2022-5-21 16:13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本学期第4到第11周,我担任了基础生命科学与技术实验2101班的植物学课程教学任务,该课程结束后,同学们都写下了该门课程的结课感想,本博文分享的是孙文超、丁霞和王诗雨同学的结课感想。

(孙文超)一学期的植物学课程就这样走进了尾声,回顾整个课程的学习经历,我有很多感想,接下来就让我细细展开。

首先植物学作为一门经典的基础学科,内容的系统性和结构的完整性已经相当完善,现代生物学技术迅速发展,但是植物的形态结构以及类群等基本内容并没有太多改变,所以学习植物学这门课程仍有很大的价值和意义。通过本课程的系统学习,我进一步认识了解了植物的各级形态结构,植物的类群,植物的基本分类方法以及植物多样性和植物对自然界的作用和贡献等内容。课程的学习从微观到宏观,从细胞到器官,从个体到类群,一步步向我们展示了植物的生长发育,植物对环境和所需功能的进化,展现了植物界的勃勃生机和众多奇妙景象。所以,这门课程的设立和学习是十分有必要的,我们都应认真对待。

这门课程的学习,使我受益良多。初中时对植物的各个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高中对植物的各种生命活动——呼吸作用,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等有了较为准确的了解;而大学在学习了植物学这门课程后,则是对植物的各个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显微结构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植物的生长发育(雄蕊雌蕊的发育,生殖细胞的形成,开花受精,胚的发育,种子的萌发,果实的形成以及过程中的营养物质供应等)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对植物的进化以及植物类群和分类命名(尤其是被子植物的分类和命名)有了更加系统的掌握,所以这门课程既是对所学知识的回顾,又是对知识的进一步拓展,完善和系统化。同时这门课程不仅丰富了我的理论知识,也丰富了我的课外生活,遇到不认识的植物,随手拍下来,问一问同学,查一查网站,在宿舍养几株喜欢的植物美化宿舍环境,这些既丰富了自己的课外生活,又增长了见识,为大学的学习生活增添了绿意和生机。

然后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无疑是栗老师您的授课方法,您不仅让我们每节课自己带一种植物,更是在校园内细心收集需要的示范植物,买来各种水果(果实),从而让我们更加直接的了解到植物的结构特点以及植物之间的差异。这样的授课方式不仅让知识的学习更加直接高效,也让课堂更加的活跃,让我们对植物学这门课程了有了浓厚的兴趣,所以我们在课程结束时都十分的不舍。其次,您在向我们教授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向我们展示了相关的最新科研成果(华南忍冬的泌盐机制,超级水稻的培育,植物寿命的研究,还有一系列的新型植物学生物技术等),将植物学学习带向科技前沿,让我们对植物学如今的发展和需求有了清晰的认识,从而对自己的发展方向有了进一步的思考。您的课堂活泼积极,充实有序,让各种植物可观可感,在此,仅代表个人感谢您在授课备课时付出的精力和心血。对有这样的一段学习经历,我感到荣幸和充实,也希望在接下来的复习中能继续努力,对学过的知识进一步消化掌握,从而为这门课程的学习画上圆满的句号。最后,我也十分期待暑期的野外实习能够顺利开展,让我能够更加身临其境的了解植物的奇妙魅力。再次向您表示诚挚的感谢,祝您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丁霞)不知不觉,植物学课程已经结束。回想起来,在课上,我们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也体会到了诗情画意,还品尝了香甜瓜果,可谓学习与快乐兼得。

课堂上,老师通过大量通俗易懂的例子告诉我们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植物学,勤于思考。一开始,老师就通过几首描写植物的古诗词来引入植物学这门课程,让我们在唐诗宋词中领略植物学的魅力,体会植物的不同特征,很是有趣。老师旨在用生动有趣的方式授予我们知识,每节课都能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惊喜。平时可能很少会有人注意异面叶落叶时哪个面朝上的叶子更多,更不会思考其中的缘由。栗老师亲自带领我们做了这个试验,发现背面朝上的几率更大,事实证明确是如此,因为异面叶腹面也就是上表皮的细胞排列紧密,叶绿体数量多,密度大,而背面即下表皮的细胞内叶绿体少,细胞间隙大,密度小,因此落地时腹面朝下背面朝上的几率大。这种讲课方式不仅让我觉得新奇有趣,而且也能够使知识点记得更牢固,同时也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这个例子,也让我认识到原来在生活中也蕴含了很多植物学知识,只是需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通过学习植物学,也让我知道植物的作用不容小觑,是非常重要的。世界目前已知植物种数约40万种,可能只是植物总种数的冰山一角,由此可见植物界蕴含着丰富奥秘,等待人们去探索。植物在经济、工业、医学等领域有着重要作用,我们的生活也与植物息息相关。很多植物都具有药用价值,例如望春玉兰、玉兰或武当玉兰的干燥花蕾称为辛夷,有祛风发散,通鼻窍之功效,主要用于风寒头痛、鼻塞、鼻渊、鼻流、浊涕等。课上还提到过我校余龙江教授团队深入临翔区的原始森林,指导当地村民发展中药材金线莲的林下种植,使当地村民的年收入翻了几番,助力当地农民脱贫。由此可见,对于植物的学习,不能仅停留于理论层面,更要运用于实际中,帮助有困难的人,助力国家发展。

当然,通过学习植物学也让我认识了不少植物,不再是只知其物,不知其名的植物学小白了。例如,我知道了玉兰是先花后叶,夹竹桃的叶子是轮生,草莓是聚合果,菠萝是聚花果,西瓜、黄瓜是侧膜胎座,西红柿是中轴胎座……也学会了辨认不同的叶序、花序、胎座类型,借助它们来区分不同植物。虽然目前我认识的植物也不是很多,但是我以后会慢慢积累,争取日后能够通过自己学到的知识来向他人讲解某些植物的特征及习性。

总之,对于植物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全学会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王诗雨)在学习植物学这门课程之前便早就听闻栗老师是行走的植物词典,等到真正开始学习这门课程才真正见识到了栗老师在植物学方面知识之渊博。我也很有幸,能够有机会在栗老师的课堂上开启与植物学的缘分,在这门课的课堂上我也学习到了很多有趣有用的知识,增加了我对于植物的了解。

让我印象十分深刻的是栗老师对于每一堂课的准备都非常充分,在学习叶、花、果实课程的时候,都带了大量的植物到课堂上,同时也通知每一个人学生带一种植物、叶、花、果实到课堂上来。这种教学方式让我们可以真正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不仅是一种创新而又别致的教学方式,同时增强了我们对于知识的记忆。通过栗老师课堂上品尝各种水果让我深深的记住了苹果是假果,果实是由花被和花托发育而来的;而我们所食用的柑橘其实是它的内果皮。在我学习植物学之前,我完全会认为它是无稽之谈,而在学习了植物学之后,我就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了解到了许多与常识不相符合的知识。通过对课堂上植物近距离的观察,我学到了锦绣杜鹃是互生叶,而海桐是对生叶,女贞是交互对生叶等等。于我而言,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我们可以更加牢固和长久的记住知识的同时也增长了我们的兴趣。

从学习植物学开始,我对植物逐渐开始更加关注了起来。在以前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植物似乎从来都入不了我的眼,我的关注极少会为了它们而停留。而现在,学习了植物学之后,我对植物有了更多的了解,这也促使着我会在生活中更多的关重植物。这次劳动节放假的时候,我得以有时间到乡下的亲戚家,沿路上见到了很多植物,有一些植物可以叫得出名字,而有一些植物不认识,但是我会通过询问或是百度的方式来了解这些植物的品种。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也逐步认识了更多的植物。植物学的课堂很短暂,我所接触到的知识还仅仅是植物学的皮毛,认识的植物品种也是屈指可数,但是我相信植物学这门课程开启了一扇大门,我以后会更加关注生活中的植物,主动的去了解更多和植物有关的知识。

让我印象十分深刻的是第一次绪论课,正值玉兰花盛放,东久楼旁的玉兰花娇艳欲滴。从那次的课堂上我了解到了玉兰花很多不同的品种,飞黄玉兰,紫玉兰,白玉兰,以及由紫玉兰和白玉兰杂交而来的二乔玉兰。除此之外,我还知道了和玉兰花外型非常类似的深山含笑,看似相似却在花叶是否同时存在的方面产生了较大的区别。这次区分也让我初步意识到辨认一种植物不能仅仅关注花的形状方面的区别,更应该看到其他的相关性状。

在后来的课程中,我们先后学习了根和茎的结构特征,栗老师在课堂上引导我们思考,提出了如果要研究根到茎过程中结构的变化应该到哪里去寻找细胞这个问题,并指出应该到根、茎相接处(过渡区)寻找。在课堂上栗老师也会向我们介绍相关领域的前沿科学研究进展来给我们拓宽视野,让我可以了解到更广阔的知识。

学习植物学不仅仅是我们了解自然界的一个过程,更是在于将自然界的植物为人类所用。研究植物,可以明确植物的药用功效,从而给人类带来药用上的价值;研究植物的结构,合理选用相关的酶(例如:酶在沤麻上的应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为人类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研究植物,可以培育新的品种,带来观赏上的价值(例如:彩色油菜花的种植可以带来极大的观赏价值)。

正如我前面所说,我对植物学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皮毛阶段,但我会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逐步积累相关的知识,增多自己对于植物的了解。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19332-1339587.html

上一篇:20220521——落地梅(Lysimachia paridiformis Franch.)
下一篇:王不留行
收藏 IP: 211.67.28.*| 热度|

12 刘秀梅 杨正瓴 刘炜 黄永义 胡泽春 陆仲绩 吕秀齐 张俊鹏 郭战胜 雒运强 郑永军 谢钢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2: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