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球化背景下,图书馆战略规划已成为提升服务质量、实现组织目标的重要工具。然而,中文语境下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探讨和国外经验的借鉴阶段,对战略规划实施、反馈与调整的深入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惠特曼学院彭罗斯图书馆 2024-2029 年战略规划为例,探讨从规划制定到实施的全过程,结合实践经验为中国图书馆提供启示。
中国图书馆战略规划研究的现状与局限
通过对“图书馆战略规划”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中国研究主要聚焦于以下几个方面:
国外经验的借鉴很多研究关注欧美图书馆的战略规划方法,例如 SWOT 分析和用户需求评估。这些研究为国内图书馆提供了理论参考,但在实际应用中,忽视了中国本地化实践的复杂性。
规划阶段的侧重现有研究多集中于战略规划的制定环节,较少涉及具体实施、反馈和调整方法。这导致规划目标缺乏落地性,难以有效推动组织发展。
宏观政策导向国内研究常将战略规划与国家政策(如文化强国、数字中国)结合,缺乏对实际操作的详细指导,尤其是在基层图书馆层面。
关键词分析显示,以“实施”为核心的研究显著少于以“制定”为核心的研究,表明对执行过程的关注仍显不足。
彭罗斯图书馆战略规划的最佳实践
彭罗斯图书馆 2024-2029 年战略规划通过细化目标和建立动态反馈机制,为战略规划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宝贵经验。这些经验表明,战略规划不仅是一份文件,更是一个动态的行动指南,核心在于目标的可操作性和反馈机制的健全。
1. SMART(Specific, Measurable, Achievable, Relevant, Time-bound)目标的应用
彭罗斯图书馆的战略规划设计遵循具体、可衡量、可实现、相关且有时限(SMART)的原则,确保每个目标都能有效地指导行动。值得注意的是,这些SMART目标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在更高一级宏观战略规划的指导下,由图书馆各部门或部门之间协调制定,并具体化为可执行的行动目标。
例如:
包容性与多样性
更新员工名牌和内部目录,允许添加姓名发音指南及性别代词(1 年内完成)。
制定包容性元数据政策,提高 ARMINDA 系统的多样性表现(2 年内完成)。
服务改进
创建校园配送服务(1-3 年内实施)。
消除逾期罚款以降低访问壁垒(1 年内完成)。
技术与空间优化
提升网站的移动设备访问体验(1 年内完成)。
评估非英语语言资料的记录,并优化其可访问性(1 年内完成)。
2. 动态反馈与调整机制
彭罗斯图书馆的战略规划委员会在规划制定后并未解散,而是持续监测目标进展,通过定期反馈会(Check-in)向决策层提交改进建议。这种动态调整机制确保了目标的实施与现实需求保持一致。
例如,在重新检视和调整图书馆职位描述和团队结构的过程中,委员会结合员工反馈不断优化岗位职责分工。具体职位调整包括:
新增“学生成功图书管理员”职位,专注于支持学生学术发展,促进研究指导和学术资源利用的协调工作。
调整“馆藏策略团队主管”职位,强化其在馆藏多样性和开放获取资源优化方面的职责,确保资源分配更贴合用户需求。
重新明确“数字服务主管”职责,新增对移动设备友好性和非英语资源可访问性的技术支持任务。
我作为馆长也亲自参与了项目的反馈工作。在职位调整的过程中,我特别强调以下几点:
增强职位描述的透明度,确保员工对自身职责和团队协作的期望有明确理解。
优化资源配置,确保新增职位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并提升服务效率。
借鉴行业标准和最佳实践,结合彭罗斯图书馆的实际需求,制定灵活的职责分工方案。
对中国图书馆的启示
彭罗斯图书馆的实践为中国图书馆提供了以下三方面的重要借鉴:
1. 从制定到实施的全面规划
中国图书馆在制定战略规划时,应同步设计实施方案和评估机制。例如,将宏观目标细化为年度任务,明确责任部门,确保目标具有可操作性。
2. 建立定期反馈机制
通过用户调研、员工反馈和数据分析,定期检查规划进展并调整策略。例如,可借鉴彭罗斯图书馆的分阶段目标管理模式,设置短期(1 年)、中期(3 年)和长期(5 年)目标,按完成情况优化资源分配。
3. 用户需求驱动的动态优化
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结合本地特色设计服务项目。例如,中国欠发达地区的图书馆可开发适合欠发达地区的数字信息素养培训课程,推动信息资源的公平利用。
结语
战略规划的意义不仅在于明确方向,更在于通过有效实施推动组织的实际发展。彭罗斯图书馆的实践表明,通过 SMART 目标的细化、动态反馈机制的建立以及用户需求的持续响应,图书馆能够将战略目标真正落地。
对于中国图书馆而言,从“借鉴国外经验”到“结合本地实践”的转变是战略规划下一步的关键。吸取国际最佳实践经验并结合本地需求,有助于推动中国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15: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