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来,还是僧多粥少,奖励的人数太少啊!
似乎争议的大小与获奖的单位或人员多少有密切的关系。
1964年,越南战争期间,由于疟原虫对一些常用抗疟药已产生抗药性,战争双方死于恶性疟的士兵,在数量上大大超过战争中的伤亡人数。由此,越南领导人向中国领导人提出求援。
中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等于1967年5月23日—30日,召开了为期一周的“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会议”。成立了有国家科委、卫生部、化工部、总后勤部等部委组成的协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军事医学科学院。确定了项目代号为“五二三项目”, 五二三项目的全称为:中国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
五二三项目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也在国内外获得了多次大奖,然而,就是这其中的几次获奖引来了很大的争议!
这是个很大的难题,不可能由一篇小小的博文来完成这样的任务。本篇介绍四次大奖后的争议简况。
限于一个人的知识与认识水平,可能无论怎样追求,都不大可能做到以完全客观的角度分析得出导致屠呦呦教授获奖,且已为广大患者带来解除病痛福音的青蒿素及其衍生药物产生所做出的贡献分配账单。
既然如此,我们“真正知识分子的分析不许把一边称为无辜,而把另一边称为邪恶。”(爱德华.W.萨义德著,单德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一、屠呦呦得了拉斯克奖争议声随之大涨“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诗经·小雅·鹿鸣》
“蒿也,即青蒿也。”朱熹注《诗经》《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屠呦呦编著,2009年1月化工出版社出版)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9月13日报道】题:中国疟疾研究人员获得美国医学奖
一名81岁的中国研究人员因为毛泽东时代的秘密工作而赢得一项美国重要医学奖项。她在传统药物中找到了治疗疟疾的方法,并且从那以后拯救了世界上千百万条生命。
【美国《纽约时报》9 月14日报道】题:拉斯克奖授予拯救生命的人
周一由拉斯克基金会公布的拉斯克奖被普遍认为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医学大奖。它的每个奖顼设25万美元奖金。
除了阿瑟·霍里奇和弗朗兹一乌尔里克·哈特尔因为关于蛋白折叠的研究赢得基础医学研究奖外,该基金会还把大奖授予了一名81岁的中国科学家,奖励她将一种草药变成了世界广泛使用的抗疟疾药物。
这位科学家就是屠呦呦,这种抗疟疾药物就是数十年前发现的青蒿素。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09/15/c_122036644.htm)
随后,光在在科学网上就有博文:《青蒿素的成就:不要忘记周维善》(郝炘, )、《这个拉斯克奖不是那个拉斯克奖》(郝炘, )、《屠呦呦为什么当不了院士》(金冬雁,2011-9-15 21:29)、《屠呦呦应当谦逊点》(高建国, )。此外,还有许多平面媒体关于屠呦呦的报道。
此外,2008年12月2日,《科学时报》发表了记者王丹红对周维善先生的专访。在屠呦呦教授获得国际大奖之后,又再次发布在科学网上《周维善院士讲述青蒿素结构测定经过》(作者:王丹红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9-14)
上述博文或平面媒体的报道,迎来了近期“屠呦呦争议”的一波小浪。
二、20世纪70年代末的获奖争议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明奖励条例》(1978年12月28日)后,卫生部代表“523”项目领导小组,决定向国家科委申报了青蒿素发明奖。
排名几经争议,后来在江苏省扬州市召开的青蒿素鉴定会上,确定了上报的6个主要研究单位。评奖的结果在征得卫生部同意后,国家科委于1979年9月向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云南省药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广州中医学院6个单位颁发了由国家科委主任方毅签发的《发明证书》。获奖项目名称为“抗疟新药——青蒿素”,奖励等级二等奖,奖励编码1005。其时,《人民日报》发表了文章,向世界郑重宣布了我国科技工作者发明了抗疟新药——青蒿素诞生。
这次具体的争议似乎很少见公开的报道。
三、香港求是基金会96年度"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1996年,香港求是基金会对"青蒿素" 及其衍生物的研究工作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颁了奖。
香港求是基金会1996年度"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 得奖人名单:
朱大元-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李 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
李国桥-广州中医药大学
周维善-中国科学院上海化学研究所
粱钜忠-云南省药物研究所
许杏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
屠呦呦-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
刘 旭-中国广西桂林制药厂
魏振兴-山東省中医药研究所
顾浩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
这一次的获奖似乎没有什么争议。
四、获得2003年度泰国最高医学奖--玛希顿亲王奖新华网曼谷2004年1月29日电 (记者李国田)泰国国王普密蓬·阿杜德29日晚为研制出抗疟疾药物青蒿素的中国医学团体颁发,表彰他们对治疗疟疾作出的贡献。
问: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研究员理查德·海恩斯教授说,发明青蒿素类抗疟药的人,应该被授予诺贝尔奖。但因为受益人难以确定,所以很难选择出谁具有被提名的资格。您怎么看待这些问题?
答(李英):青蒿素类抗疟药是一个很多人经过多年艰苦奋斗取得的世界级医药成果。2004年初,泰国国王颁发2003年度“玛希顿亲王奖”时,我也去了。与以往只奖励个人的惯例不同,这次的颁奖对象就是中国青蒿素类抗疟药研究集体。作为一个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的人,我认为个人能否获奖、获得哪种奖项,并不重要。最为关键的是,只要青蒿素类抗疟药能为国家带来荣誉,带来财富,能够为世界民众尤其是穷人抵御疟疾,维护健康,这就已经足够了。(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3618b401009r8r.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1: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