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光点,研究生、大学生朋友们
1、 心理素质问题
本月28下午3点半,南京林业大学南方学院化学工程系一黄姓女生被舍友发现在宿舍内上吊自杀身亡。黄留有遗书,称因其是一名大三学生,明年就要面对大四和考研等问题,现在学习压力非常大,所以不想活了。该女生今年大三,学习成绩确实不错,考试经常在班上排名第一,她的最大理想就是明年可以读研究生,人非常要强。
图 警方到现场处理
就因为学习有压力就不想活了,尽管她觉得挺对不起自己的父母,学习在班里还是第一。我们在大学时期(六十年代),班里学习跟不的同学,晚上开夜车,累的得严重的神经衰弱,压力当然大。但他们乐观,白天就打球,玩,先把身体恢复好再说。当然,我们那时学雷锋,看的小说是《红岩》、《林海雪原》、《烈火金钢》。
2005年我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78级同学聚会,海内外100多人参加。地学部老主任对我说:78年,10年没有招研究生了,全国大网一捞,800多精英,第二年再捞,就少多了,第三年再捞,几乎没有了。以后就是从大学毕业直接来的。他们就和你们不一样了。你们那一届的学生真好,不用太多的管理。(我说了,我大学毕业后工作了十年)后来的直接从大学毕来的就不是这样了,他们什么都要我们管。有的不会生活,有的遇点挫折就想跳楼。
深圳一名刚从北大毕业的双硕士基金研究员,因试用期末位淘汰被解聘而跳楼自杀(人民网3月16日)。另据《华西都市报》报道香港中文大学一名内地女研究生昨日在宿舍内自杀身亡。警方在死者宿舍内找到一份遗书,相信其自杀原因与学业压力大有关。
对研究生的教育,应该考虑这些社会压力,教育学生对困难要有百折不饶的毅力。在学校,要培养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做事和如何生活。现在,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条件也好,从小没有吃过苦。这就要求研究生有自觉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自己对生活的热爱。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大学生说的话(在许锡良等教授做报告时提问):作为中大(中山大学)的一个学生,当初来中大,是抱着极大的期望来学习求知的,但是,来了之后,感觉这里的学术氛围也不过如此。教授们在忙于做自己的课题挣钱,学生基本上被抛弃在一边。在大学里,也根本看不到人们在探讨学问,都是在谈一些无聊的东西。而且禁区特别多,这也不允许说,那也是敏感话题,我们来这里学习,似乎除了交学费,就没有其他的权利。我感觉所受的教育,就是把我们当成了工具,而不是一个人,有一种深深地被教育,被社会抛弃了的感觉。
上面说的是大学生,对研究生也可以借用。对学生这样漠不关心,学生怎么可以在学校学习如何学习、如何做事和如何生活?听说有人叫导师为老板了,这对导师是种讽刺。本来师生关系如同父子,老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就是这个意思。导师是在为科学事业培育接班人,博士队伍是科学的未来。不能视学生为劳动力,甚至为私家的劳力。要言教身教,为学生做榜样。导师的工作做好了是关键。学生要尊敬老师,关心老师的身体健康,要主动学习老师的好学风和丰富的专业知识。要打破所谓的潜规则,健康发展。
2、 关于找工作问题。
78年恢复研究生招考。那时,研究生不多,年龄大些谁也不问,有的还因为有经验而欢迎。在同学中多人还比我大几岁。可现在,超过35就不要了。例如考公务员年龄到35岁,一些单位招聘也如此,年龄大的研究生就感到被社会抛弃了。
50年代,高中生就是个宝,60年代,大学毕业的多了,大学生才受欢迎。80年代初,研究生还少,工作好找多了,同学中4人怕家人调不来,都自动回原籍,其他的全都留所工作。本人1997起在北大代了几年毕业班的课,一个班的学生,头里的3、4个联系出国,接下的几人保送为本校的研究生,再下面的准备考外面的研究生,只有最后几人找工作。可见,现在的研究生越来越多,工作当然就难找了。现在的研究生应该对这些有较清楚的认识。
近日,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公布,将在2010年浙江省部分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招收3名硕士生作“保安部门管理人员”。 近年,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本科生、研究生争当掏粪工、殡仪馆管理员的新闻时有所见。是不是考虑到其他小地方找找看,一味在大城市转不是个办法。
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世界归根到底是你们的!阳光点,研究生和大学生的朋友们!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00: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