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年前,邓小平同志就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科研水平与经济水平一样,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作为一个祖国培养的博士,对祖国在世界科学平台上的强大感同身受,骄傲自豪。从科研硬件上,国家现在对科研的投入比之前有了显著的增长。博主曾经去过很多实验组,包括国内和国外,有一个感觉就是我们现在的仪器水平已经是世界一流。国外有的仪器我们有,很多国外没有的仪器我们也有。从科学家的数量和质量上,我们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们不光有庞大的科研队伍,还有了一批活跃在世界前沿的优秀科学家,既有本土本硕博培养出来的薛其坤院士,也有国外取经回来大展身手的施一公院士。从国家的重视程度上,科学技术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之前听过王怡芳院士的演讲,政府非常支持基础粒子物理学的建设。这种在近一百年可能都看不到任何收益的科研项目能够得到有力支持,说明我们国家越来越多的人具有远见卓识,不再只聚焦于科学的实用性。我们的大亚湾中微子实验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王怡芳院士也因此获得了基础突破奖。成绩,我们取得了很多,也很值得每一个炎黄子孙骄傲。但居安思危,也要看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不可否认,我们还和西方发达国家有着不小的差距:
第一、科研评价体制简单粗暴。如何把钱花好,估计是国家自然基金委面临的最头疼的问题。现在我们的经济趋势很好,多年GDP增速都在7%以上,能够创造这一神话的估计还只有中国人民。再加上国家对于科研的重视,就有更多的钱可以花到科研上,这当然是一件好事情。但如何建立健全的科研评价体制就成为了整个中国科研界的大问题。从建国初期到现在,对个人科研能力的评价标准一直都在变化和摸索中。从最开始的SCI论文数量,到后来的影响因子,再到现在的代表作和CNS高水平论文,以及各种各样的学术头衔和帽子。最近国家开始破除“四唯”,就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虽然国内科研评价体制一直在进步,但还是存在不小的弊端,有简单粗暴之嫌。当然,建立健全的科研评价体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可能需要几代科研人共同的努力。我们不能唯论文,但又不可否认学术论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个人的科研实力。所以真正健全的科研评价体制至少应该具备以下两点:一、能够真正客观的去评价一项科研成果的价值和原创性。这很难,需要大量公正客观优秀的科研工作者共同努力。比如屠呦呦先生把自己关于青蒿素的论文发在了国内的杂志上,所以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前都很少有人知道;再比如现在的学术会议,大多数时候都感觉是科研工作者聚在一起炫耀论文,人们更关注报告人最近发了什么文章,而不是内容本身。怎么才能真正客观的审查一项科研成果的价值,而不仅仅通过是否发表在nature或science上,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二、更多的关注科研动机。我们在入党面试的时候,都会问到关于入党动机的问题,而在积极分子学习的时候,肯定也会有关于入党动机的培训。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应该有纯洁的入党动机,优秀的科研工作者也是一样。但我们现在的科研评价体制没有把这一项列进去,也没有把科研动机当成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来讲。现行科研体制奉行的是成果论,不管你是为了探索未知,还是为了养家糊口,或者是为了功成名就。一些原创性成果需要做冷板凳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那么如何把这些甘于平淡、踏实做学问的人筛选出来,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鼓励,也是今后科研评价体制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二、博士生培养水平低,收入水平低。博主硕士就读于北京一所211高校,博士就读于中科院,现在西班牙一所二流高校做博后。比较而言,博主在国内的高校属于国内较好的,而西班牙就读的高校只处于中间水平。但通过对比发现,博主在很多方面都和这边的博士水平有差距。客观来讲,国内博士的整体水平和国外还有较大差距。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我们中国学生太笨了吗?显然不是,中华民族从古到今最不缺少的就是智者。而且世界上几乎每个大学都有我们中国学生,并且很多科研成果都由中国学生完成,中国姓名在各种科研论文中随处可见。说明博士水平不高还是我们的培养方式存在问题。一个很具体的例子,美国的博士是宽进严出。当你被录取后,你需要通过一次很严格的答辩,决定你能否成为PhD candidate。很多大学也会让刚入学的博士新生去涉足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做一次全面的调查报告,审查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在国内,大多数博士还是严进宽出,毕业的要求与国外相比还是很低的,而未毕业率也低于国外。在博士毕业上,导师应该最具发言权,因为导师是最了解学生取得了哪些成果,是否达到博士水平的。在美国,很多高校博士能不能毕业完全是由导师说了算,而不是由研究所或者高校划定一个最低的论文发表标准。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博士生收入水平低。博主在国内的研究所给博士生的待遇应该是国内较高的,每个月有5000。而大多数高校给博士的工资是2300-3000左右。在西班牙,博士生的工资是1400欧,折合人民币11000左右。在丹麦,博士生的工资是15000-17000克朗,折合人民币15000左右。美国的博士生工资也远远超过国内。在读博士生年龄一般介于25到30岁之间,这个年龄段需要从家庭独立出来,所以国内的博士生面临了很大的生存压力。以博主为例,读博期间,工资水平处于所有朋友中几乎最低水平。长此以往,社会上还有多少人愿意读博,愿意去静下心来搞科研。李克强总理曾经访问物理所,说“让科学家待遇与贡献相匹配,生活体面有尊严”。博主认为,这里的科学家不应该狭义的理解为教授,也应该包括博士生。因为广大博士生也为我们的科研事业做出了贡献,他们是活跃在科研第一线的生力军。
第三、科普亟待加强,大众对科学了解薄弱。这一点在博主出国之后感同身受,一次博主和几个朋友去西班牙北海岸附近的几个山洞游玩。游览完毕之后,博主和当时的西班牙导游聊了起来,说起来最近导师发表了一篇nature论文,是有关平面各向异性的。让博主惊讶的是,导游对这篇论文非常感兴趣,他告诉我一直很喜欢物理,让我具体的给他讲讲。那时候我一下想到之前听潘建伟院士在开讲啦节目里举得一个例子,说他在国外碰到一个老太太,对他发表在nature上有关量子通信的论文非常感兴趣,并且能够准确的说出文章核心内容。另外一件小事是组里的一个博士生告诉我,他要去看看他的高中老师,因为他老师得知他发表了一篇nature论文,很想知道具体的内容,而他周围的朋友也都想知道论文的内容。这些小事看起来不起眼,但也说明了国外大众较高的科学素养。但在国内,博主从来没有机会和任何不从事科研的朋友谈论过有关物理的话题。周围的人一听到物理,大部分会皱起眉头,说物理是自己高中时的噩梦。听说前一段时间还有省份尝试在高考中取消物理,博主认为这绝对是愚蠢的。物理、数学、化学之类的自然科学,不仅仅是教会人们一些具体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人们建立世界观,怎么去看待周围的这个世界,怎么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很难想象一个不重视这些学科的民族能够在未来国际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当然,这不能怪大众,而应该怪我们的科普跟不上。人们不了解科学,也不了解科学家。博主周围的朋友对科学家的印象是秃顶的老教授,或者是生活大爆炸里的智商高情商低的屌丝男。但真正的科学家不是这样的,他们也会西装革履,也会热爱生活。就像基础突破奖那样,他们也会像明星一样走红毯,也会在聚光灯下展示科学之美,个人魅力。这一切都源于误解。
科普很重要,但又很难。记得之前王怡芳院士在开讲啦节目里被提问,我从小物理不及格,从小讨厌物理,你现在说的这些我都不感兴趣,那么科普还有必要吗。王怡芳院士有一个很精彩的回答“你不用知道引力波的原理,你也不用知道黑洞是什么。但你可以假设,两个离我们几百光年的黑洞融合产生的涟漪,通过科学手段,我们可以探测到,这难道不是一个很美的事情吗?”所以博主认为,科普的要义不是让人们了解多少科学知识,而是让人们保持一颗好奇之心,让人们知道科学是美的,是炫酷的,让人们心生向往。现在国内也越来越重视科普,比如中科院每年都会有一次公众开放日,会让人们走进实验室,看看科学家怎么工作。但和国外相比还远远不够,博主所在的西班牙高校每个月都会有一次开放日,而在申请玛丽居里基金时,里面也有一项关于科普宣传的硬性要求。国内对科普的重视程度还有待于提高,对科普工作的支持力度也需加强,怎么能够支持更多的科学家去科普,提升大众对科学的认知度,需要我们去思考。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5 03: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