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weina “知之者,知有此道也。好之者,好而未得也。乐之者,有所得而乐之也”

博文

肿瘤风险预防应从“自我发现”开始

已有 3050 次阅读 2017-2-4 11:15 |个人分类:肿瘤预防|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肿瘤预防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结合我健康管理中心历年健康体检结果,我尝试着总结了10个早期癌症预防信号,以期作为恶性肿瘤的症状发现提供参考依据。

1.  消瘦。研究显示,约40%的癌症患者在早期就出现了恶液质表现,而至晚期,恶液质表现上升至70-80%,其中以胰腺癌、胃癌和肺癌患者最为突出,发生率高达83-85%。体重明显下降10%,我们就应引起注意,尽快找到原因。

排查策略:建议首先前往消化内科、呼吸内科进一步检查,排除相关风险。


2.  不明原因的咳嗽。一旦排除肺结核、肺炎、支气管炎等肺部疾病,出现不明原因的咳嗽,尤其伴有气促、胸痛的中老年人,需要警惕肺癌。此外,还应排除的是纵膈肿瘤以及恶性淋巴瘤。临床研究上已经发现纵膈肿瘤和淋巴瘤与肺结核都有相互误诊的数例个案报道。

排查策略:及时前往呼吸内科、血液科、胸外科做进一步检查。


3.  大便性状改变。出现了大便颜色、性状、量的改变以及晨起腹痛、腹泻、腹泻便秘交替等情况,都是大家需要警惕的。研究表明,病理学确诊为结肠恶性肿瘤患者有腹痛占76.6%,血便占48.5%,其他大便性状改变占41.7%。我们也看到一部分患者直至健康体检的大便常规检查发现血便,这才通过肠镜明确结直肠癌诊断。

排查策略:一旦体检出现异常,或者日常发现问题,应尽快前往结直肠科就诊。


4.  吞咽困难。固体食物无法顺利咽下,逐步半流质饮食也同样受阻,这样的进行性吞咽困难必须排除食管癌、甲状腺癌。

排查策略:建议及时前往消化内科、内分泌科排除相关疾患。


5.  发音嘶哑。一般当肿瘤直接侵犯或转移压迫喉返神经时候常易出现声带麻痹,导致声嘶。需要检查排除甲状腺癌。甲状腺肿瘤起病非常隐匿,随着病情发展逐步出现症状。

排查策略: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前往内分泌科、甲状腺外科进行检查。


6.  无痛性肿块。颈深上部淋巴结无痛性肿大则需排除鼻咽癌;左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多表示腹腔内有癌细胞沿胸导管向上转移,如肝癌、胃癌、大肠癌等;右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多表示胸腔内有癌细胞沿右侧淋巴管向上转移,如肺癌、食管癌等。无痛性乳房肿块或腋窝淋巴结肿大应考虑排除乳腺癌。

排查策略:一旦出现上述部位异常情况,建议前往耳鼻喉科、消化内科或呼吸内科做进一步检查,必要时穿刺明确诊断。


7.  无痛性涕血。今年出现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的人们越来越多。然而有一点要特别重视,没有明显的头痛、咽痛以及鼻腔痛等症状而出现鼻涕中带血丝或者血块,需要尽快排出鼻咽癌的可能。

排查策略:建议首先前往耳鼻喉科做进一步检查。


8.  黄疸。皮肤、巩膜出现黄疸,但未出现腹痛、发烧等症状,需要排除的危险因素是胰头癌及胰头附近的乏特氏壶周围癌的先兆情况。手掌、皮肤出现发黄,呈进行性加重的症状。

排查策略: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黄疸,前往感染科、肝胆外科咨询,排除相关问题。


9.  阴道出血。除外经期,阴道是不会流血的。非经期阴道出血,特别是绝经期以后的女性要检查排除子宫癌。性交或大便后阴道流血,血色鲜红,时多时少,分泌物增多呈水样或血丝样白带,尤其是50岁以上绝经期女性需要排除宫颈癌早期症状。

排查策略:建议出现上述症状,首先前往妇产科及时检查。


10.黑痣肿大。对生长在手掌、足、腰际、颈部等易摩擦部位的色素痣,要常常观察一下。如果原有黑痣突然增大,颜色加深,边缘发红,刺痒,疼痛,破溃或原有痣体上毛发脱落,需要排除恶性黑色素瘤。

排查策略:一旦发生上述任何一种改变,立即就诊皮肤科明确诊断,予以切除。

以上症状以及排查策略并不代表解除发现症状的全部风险,然而对于我们自我健康管理过程中常常观察自己的身体状态,减少自己和家人的健康风险,可能具有启动“自我干预”行为的作用。期望肿瘤风险预防和管理能够作为个人自我健康促进的一个部分。其他方面,每年一次的健康体检十分重要,请大家别为了繁忙工作而忽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255479-1031420.html

上一篇:基因风险与生活方式:减少冠心病的发生
收藏 IP: 39.182.58.*| 热度|

2 范振英 黄仁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5: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