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强(MQ W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mq814649638 生命不止,奋斗不息!

博文

[转载]物种互作2018年6月份野外工作小记

已有 3918 次阅读 2018-6-26 18:44 |个人分类:野外工作与感悟|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物种互作2018年6月份野外工作小记

国科大博士研究生:王明强

根据研究组安排,新岗山物种互作工作2018年的第二次采样集中在6月进行。根据去年的采集经历,我估计此次采集工作应该是一年中最为辛苦的。幸运的是,今年有两位师妹加入并协助开展采集工作:一位是即将在BEF-China实验样地开展中德合作TreeDi项目研究的博士研究生李逸同学,另一位是则是即将入学的硕士研究生陈婧婷同学。我们三人于6月3日早上乘坐高铁直奔江西婺源,傍晚乘车抵达新岗山实验驻地。在这里,我们与研究组长期坚守在实验站开展传粉蜜蜂巢管互作系统研究工作的博士研究生郭鹏飞汇合。

第二天,我们准备了此次采样所需的采集工具(振布、收集管以及塑封袋等)。6月6日我们从A样地E34开始了此次采样工作:主要通过振布法采集鳞翅目幼虫。当天恰逢刚下完雨,天气异常闷热。样地的茅草甚至超过了我们的身高。如果队员不熟悉样地情况,则很难找到正确而安全的小径。我们请的当地师傅齐银泉和王万喜两位在前面“开路”。这使得我们少走很多弯路,从而节省了体力。这样的生境中,最大的挑战来自蚊子。这些蚊子疯狂地的“围攻”我们,驱蚊液和花露水对它们似乎完全没有作用。边挠痒边采集是我们工作的常态。齐师傅戏称李逸同学为“猴子”。BEF-China的实验设计基于天然斜坡。两块样地均有不同大小的坡度,有些平均坡度能达到45°。雨后异常湿滑的山坡给我们的采样工作增加了不少难度。经过一天的“摸爬滚打”,我们浑身是泥。值得开心的是,第一天我们就采集到鳞翅目幼虫共计199头。这在意料之外却也是情理之中。根据去年的采集经验估计,亚热带地区雨季的虫量较其它时期更多。

摔跤的“泥娃”

蚊子的“馈赠”

去年六月份近半个月的连绵阴雨。但这次采集的天气非常“给力”。虽说正好赶上梅雨季节,但是我们在A样地采集期间仅有一天下雨,其它时间均能正常工作。由于蚊子实在太多,我们三人不得不戴上了防蚊帽,这样至少能保证头部的“安全”。比起蚊子,山上更可怕的还是毒蛇。这次在A样地L11采集时,李逸同学在苦槠树上发现了一条竹叶青。这棵树正是我们即将采集的下一棵树。其实这已经不是我们第一次遇到毒蛇了。今年四月份在B样地V23采样时我们偶遇过一条眼镜蛇。当时这条眼镜蛇就在我身后30厘米左右。好在师傅及时发现并抓住了它。


竹叶青

我们用11天的时间完成了A和B两个样地所有的采样工作。相比去年,今年我们的采集工作更有经验也更严谨。采集的过程中我们直接排除了很容易与鳞翅目幼虫混淆的叶蜂幼虫;样品的汇总及保存工作也更加有序和严格。今年的虫量非常多:仅6月的虫量(约3500头)就超过了去年全年的虫量(约3200头);平均每天采集将近320头鳞翅目幼虫。采集的过程中,我们有选择的将部分幼虫带回驻地进行饲养。通过饲养,我们获得了一些寄生于鳞翅目幼虫的姬小蜂、茧蜂及线虫。


叶蜂幼虫


幼虫和寄生蜂饲养

被长距姬小蜂寄生的鳞翅目幼虫

完成了A、B两个样地的采集工作后,我们开始着手准备接下来的灯诱工作。我们原计划在两个样地各灯诱至少2次。但是第一次灯诱采集后的第二天就下起了雨。我们不得不先在室内先完成样品排序、数据录入以及饲养的幼虫拍照等工作。接下来的几天,傍晚不下雨的时候我们便出去灯诱。由于天气原因,A样地灯诱了2次,B样地只灯诱了1次。3次灯诱共计采集了约216种鳞翅目成虫。所有的成虫标本带回室内后编号、拔腿浸泡在酒精内、背翅后用三角袋保存。


采样中

郭鹏飞同学在新岗山样地已经驻守3年有余。他平时的大部分工作需要在室内进行。他在样地内设置的巢管由工人师傅每月收集并更新一次;然后在实验室内将蜂类筑巢的巢管剖开并移入透明的玻璃试管中饲养;观察并记录其发育状况、巢室构造及数量,直至羽化;记录蜂的物种、数量、雌雄性比并统计寄生状况。与此同时,他还需要制作部分针插标本并保存相应的分子材料。

 野外工作有辛苦当然也有乐趣。在我们采集工作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我们迎来了一位新的成员张小荷同学。她是一位昆虫爱好者,对蜜蜂有着特别的喜爱,目前正在美国读高中。郭鹏飞负责带张小荷同学在驻地及样地周围扫网采集蜜蜂。几天下来,她收获颇丰:采集了共计510头蜜蜂标本以及其他昆虫标本100余头。此外,张小荷同学也学会了制作针插蜜蜂标本和鳞翅目成虫标本。通过陪同张小荷同学采集,平时上山较少的郭鹏飞同学明显晒黑了不少,也被蚊子叮咬的厉害。他看到我们被太阳晒得黝黑的脸庞,便大方的拿出自己的面膜来和大家共享。兴起的时候我们也会进行一场“装管子比赛”,为我们枯燥无味的重复性工作带来了不少乐趣。

小荷采集的昆虫标本

这次采集正值当地杨梅可以采摘。A、B样地下山路边有好几棵野生的杨梅树。每每采完样下山路过的时候,我们都会忍不住摘几颗下肚。酸爽的杨梅不仅止住我们的饥渴,更是缓解了我们的疲劳。陈婧婷同学把我们这种行为描述为“日行一梅”。


野生杨梅

6月23日,我们完成了6月份所有的相关工作,24日我们将所有采集到的样本全部通过快递寄回北京。相比去年,今年的采集工作可以说轻松了不少:一方面去年的采样工作为今年提供了经验和指导;另一方面今年的天气比起去年“温柔”了很多,没有了那种濒临中暑的酷热和似乎要让人“发霉”的连绵大雨。当然,更重要的是我多了两位得力的助手。她们在整个采集过程中努力帮我分担了很多工作。正是得益于她们和师傅的帮助,我这次才能够又快又好的完成采集工作。我们也希望这次采集能增加她们对BEF-China样地的理解,为后续独立研究工作提供思路并对今后要在此开展的工作有所帮助。

此处要特别感谢我们聘请的两位老师傅:齐银泉师傅和王万喜师傅。他们一个年过半百,另外一个年近古稀。虽然年纪较大,但是他们身体都很好,爬山也一点不输给我们年轻人。他们多年在样地里面工作的他们更是经验丰富,非常熟悉样地的路线、植物和分布等情况。尤其是在我采集初期不熟悉样地的情况下,他们提供了极大的帮助。通过和我们一起采样,两位师傅现在能够轻易的分辨鳞翅目幼虫和叶蜂的幼虫,更是能叫出叩甲、锹甲等昆虫学名词,实属不易。近两年来,他们在采集工作中不仅帮我们分担了工作,更是保障了我们在野外的安全。我们在此深表谢意!


后记:野外工作具有非同寻常的魅力。硕士研究生期间参加的野外考察任务,培育了我的昆虫学专业兴趣,并进而改变了我的人生。可以说,野外已经成为我生活和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我的研究生,我都优先请他们考虑并加强野外历练。今年,我们研究组已经安排了广西(吴清涛1次)、云南(Michael Orr和周青松2次)野外采集。西藏采集小组(牛泽清、吴清涛、张丹、陈婧婷)也即将于6月28日启程,参加重点实验室一个半月的野外考察工作。

这也是长期定点监测是研究物种互作必须的过程。早期我研究组主要在北京昌平王家园果园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同时,贺春玲博士、黄敦元博士均在肖治术研究员工作的都江堰定位站开展了蜜蜂巢管的设置和监测。后续,我研究组在马克平研究员的支持下,和德国科学家Alexandra Klein教授、Andreas Schult教授、南京农业大学张峰副教授等合作,重点关注野生传粉蜜蜂的巢管系统、蛾类-寄生蜂、地表和浅层地下节肢动物多样性和互作关系研究。在郭鹏飞、王明强、李逸、陈婧婷等同学加入研究组工作后,新岗山物种互作研究工作得到大大加强。同时,研究组在昆虫分类学、分子分类学等方面的积累,为开拓这个方向,奠定了坚实基础。以昆虫为主的三级营养关系研究,已经成为我研究组一个很有趣的进化与生态交叉研究方向之一。

尽管有定位站很好的平台支持,野外工作的安全问题,依然是重中之重。因此,研究组为每个成员,购买了野外保险。每次出差之前,工作人员必须和研究生强调安全事项。同时,鼓励研究生之间加强合作的同时,为他们的工作聘请当地的工人。从定点监测的经验来看,当地的山民师傅,保障了野外工作。

在研究生刚刚接触野外工作的时候,他们对此还是缺乏必要的了解和经验。一方面,工作人员和高年级研究生的经验传授和帮助很重要,另一方面,他们自己的体验和教训也非常必要。我研究组鼓励学生尽量记录自己的野外工作的感受、经历。从此次明强和其他同学的小记中,我能够感受到他们在野外工作中的害怕、辛苦和收获后的喜悦。另外,他们才能够明白,没有容易的实验,也会更加珍惜他们来自不易的样品和数据。这样的体验,相信会促使他们真正体会到野外工作的不可替代性,并从专业上喜欢上宏观学科工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242476-1120981.html

上一篇:中国东南部的亚热带丛林:植物多样性促进昆虫植食作用
下一篇:感悟——回忆十年前的高考
收藏 IP: 103.77.56.*| 热度|

1 chenhuanshe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8 13: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