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记:环境教育是植物园的重要使命之一。事实上,它涵盖的范围很宽,既涉及到公众对环境及其问题的认知,又包含人们对相关问题的知识、态度、技能、行为等等。内容多了,解析起来,很难做到面面俱到,但如果只从一个点的角度考虑,或许问题就变得很简单了:在植物园这样一个特殊环境中,孩子们学什么、怎么学?老师们又该如何去教?
2013年7月15日至29日,我们为来自北京近30名中学生精心策划了长达15天、深入探究科学的夏令营活动。8月26日至9月8日,由中国植物园联盟主办的第一届环境教育研究培训班,我有幸成作为学员之一(28名学员来自全国18家植物园),亲身体验了那严谨而不失活泼、系统且形式多样的理论教学,并和小组学员一起完成了环境教育研究的实践。这两场教育活动中,我既担任着“如何教”的责任,又体验着“怎么学”“学什么”的乐趣,透过昔日日记,结合文献阅读,我对植物园的环境教育有了些新的思考。
植物园里时刻上演各种生命故事
植物园里的“学”
日记1 学生甲
7月22日 星期一 多云转雨
今天一天我们组都在重复地完成这荫生植物叶片光合速率的测定,虽然很枯燥,但看着笔记本上一页页满满当当的数字,还是颇有成就感的。
上午我们只测了两个原体上的叶片,下午测了一个原体和两个离体的。所谓原体就是说在不摘叶片的情况下测,而离体则相反,是把叶片摘离原体再测。摘离原体,植物就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测出来的值肯定不准。但科学是严谨的,必须得用测出来的数据说明问题,证明那些看上去肯定对的理论。
来这里一周了,前几天都比较轻松,直到今天开始做实验了,我们终于体验到了科研人员的辛苦和重复科学工作的无聊。虽然今天测出了那么多的数据,脑袋都要炸了,但我今天的心情,却是前所未有的美妙。我知道明天,我一定会收获更多。不只是那一堆一堆的数据,还有我对科学的喜爱,对严谨的科学的喜爱。
日记2 学生乙
7月23日 星期二雨转多云
今天上午,我们先进行了DNA实验,其实也就是反复用离心机离心,再提取其中最纯净的部分。就这样一直做了好几遍。然后就是量叶子、量叶子、量叶子,下午还是量叶子、量叶子、量叶子,一直到下课。下午DNA的检测结果出来了,只有水稻检测出DNA,剩下的楠木都失败了。(它为什么会失败呢?DNA为什么沿着电流游呢?)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尽管夏令营活动前、中,我们对每个小课题及课题老师的要求与干扰尽量保持一致,但同样面对重复的实验,学生们表现的差异还是很大的。学生甲(日记1)感受的是充实与喜悦,而学生乙(日记2)却明显觉得无聊且枯燥,或许在他看来,这样的重复根本就毫无意义,不过他还是善于思考的:既然水稻的DNA提取实验成功了,“它(楠木)为什么会失败呢?DNA为什么沿着电流游呢?”
学生乙的疑问,让我想起了那则非常有趣的“鱼就是鱼”的故事。
话说有一条鱼,他很想了解陆地上发生的事,却因为只能在水中呼吸而无法实现。他的好朋友小蝌蚪长成青蛙之后,便跳上了陆地,几周后青蛙回到了池塘,向鱼讲述他在陆地上看到的各种生物:鸟、牛和人。可是,在鱼的脑海中呈现的每一种生物都带有鱼的形状:人是用鱼尾巴走路的鱼,鸟是长着翅膀的鱼,奶牛是长着乳房的鱼……
原来,在学习新的事物前,学生们一开始就将他们的信念、理解、文化实践带进了学习中,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构建自己的意义。尽管实验前课题老师讲解了DNA提取实验的步骤与原理,可是学生乙的知识世界里没有“电泳”这个概念,也就无法理解“DNA为什么沿着电流游”;他不知道DNA究竟是怎么回事,也就不明白影响植物的DNA提取失败的原因。这时,如果课题老师能与他及时沟通,了解他都知道些什么、关心什么、能做什么甚至想要做什么,那么学生乙的疑问自然迎刃而解了。而这,也正是“学习者中心”理论的精髓所在。
科学探究夏令营活动
植物园里的“教”
日记3 我的日记-教师篇
7月25日 星期四 晴
今天貌似是这次活动开展以来唯一白天没下雨的——热带的骄阳似火。
按照时间表的进程,从今天开始各小组分析好数据,开始准备汇报的PPT和小论文,但事实上有一半的组还停留在实验阶段,这让我很担忧,于是决定再走访每个课题小组。
“兰花”组课题老师因工作原因今天上昆明了,她的三个学生已分工,说开始写论文了。我问他们:“数据处理了么?”“昨天下午经过统计分析的指导后,做了一点分析。”说完,他们拿出一叠记录的原始数据,问我:“老师,我们这些数据要放论文吗?”当时,我立即有种不祥的预感:学生们竟还不知道论文究竟是怎样的东东!
安静片刻,我先考问他们,一篇完整的论文有哪些结构单元,每个单元表示什么,学生们一一作答,基本无误。然后我以一篇参考文献为例,以菜篮子里的食材和餐桌上的菜肴做类比,启发他们理解原始数据和论文中图表的差异。等他们理解之后,我再引导他们如何梳理写作思路。我想我的“干扰”应该是有些效果了,学生们满脸的愁云瞬间散去了。紧接着,落实他们的后续代理导师,我那颗悬着的心终于也放下了。
日记4 我的日记-学员篇
8月29日 星期四 晴转多云
今天是培训班的第三天了。根据课程安排,今天是Sophie的主场,主要介绍环境教育的几种主要方法。为了让我们能有更直接的体验,Sophie早已为我们设计了一系列互动活动。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小组座谈会(Focusgroup)活动——通过角色扮演,模拟社区环境教育活动。
Sophie先将学员们分成三组,每组挑选两人作为环保项目人员(我也有幸被抽中),并秘密地告诉我们:我们即将在一个自然保护区开展特定物种的保护项目,需要与当地村民进行沟通,既要听取村民们的各种建议和意见,还要强调保护项目的目的和内容。同时,Sophie又暗地里吩咐每个小组的其他人员,按照各自意愿分别扮演“积极型”、“反对型”、“干扰型”、“沉默型”的村民。于是,当意气奋发的“环保项目人员”遇到形形色色的“村民”后,使得原本以为轻松而简单的座谈变得异常激烈,而某些“村民”的百般刁难,令我们这些“项目人员”头疼不已,更使得座谈极难推进。
四十分钟后,座谈结束,每个小组中安插的、一直沉默不语的“监督员”,通过展报、以图文的方式汇报各自的访谈结果,大家一起点评。
CUBG环境教育培训班的互动课堂以及学员作品
植物园是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这里的物种(如植物、小动物等)如此丰富,有关这些生命的故事很多也很有趣,老师们其实并不愁对学生们“教什么”。至于“怎么教”,植物园的老师们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观察记录、绘图、竞赛、讲解、探究等等。如Sophie老师那般(日记4),设置特殊情境,让学员们扮演不同角色参与并体验新知识或新方法,这让学员们印象很深,值得借鉴。
近日,我们与OTS(热带研究组织,是一个拥有46所大学和研究机构组成的跨国科研教育机构)的Edward教授闲聊教育,当谈到“怎么教”这个话题时,他非常概况性地提到:教学其实就是讲故事(Teaching is just story-telling)。细想一下,觉得很有道理。学生们都很喜欢听故事,而植物园里的生命故事多,老师们若能通过自己的演绎方式去讲述这些故事,教与学的过程自然都显得轻松愉快了。
除了“教什么”和“怎么教”,我们最容易忽略的一个环节却是“如何评价”:评价我们的学生学的如何?评价我们的活动方案是否有效?如何才能可持续地推行活动?……
专业点讲,评价具体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前者注重学习过程,将评价的结果作为改进教与学的反馈信息的来源;后者强调学习的结果——好比学生在学校的期中期末考试。日记3中,我走访“兰花”组,和学生们沟通,才发现他们对科学论文结构、原始数据的意义了解甚少(形成性评价),适当“干扰”后(形成性评价后采取的改进措施),这组学生的小论文撰写进展顺利,在后面的口头汇报、答辩都表现得不错,获得了较高评分(总结性评价)。而对于当时整个夏令营活动,我们还通过视频、照片记录学生的行为、收集学生日记和草稿、即兴访谈等评价方法评估学生的表现和活动的效果,为植物园将来开展长期科学探究活动提供参考。
教育本是一项神圣的事业,而植物园里的教育,应该是科学的、严谨的,更应该是活泼的、有趣的。我们期望孩子们在植物园里能亲近自然、热爱生命,更希望他们在植物园里玩着玩着,不知不觉就学到了很多——那些在学校里或课堂上,他们未曾体验的知识、态度、技能,乃至潜移默化的“正能量”行为。
参考阅读
约翰•D•布兰斯福特等(编著).程可拉等(译者). 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扩展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第一版.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0: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