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inbow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rightzhang Follow heart; Express freely; Comment objectively.

博文

科学不应是工具,应成为一种素养,一种态度

已有 4006 次阅读 2013-7-12 15:14 |个人分类:R1科教文|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学

 

   科学,现在在中国已经被广泛滥用了,一些医疗广告,商家宣传等经常打着‘科学’的幌子行诈骗之实;在一些高校和研究机构,部分科研人员也以科学研究作为谋生的方式,为了利益弄虚作假,无视科学精神;而在普通百姓眼里,以前所信奉的专家和科研者已被一些伪装成专家的骗子和小部分不良专家搞得名声扫地,成为了砖家。
   科学,不是工具,想用就用,不用就丢在一边;科学应该像善良、勤劳等美德一样成为一种人本身的素养,一种待人处事的态度。
   ‘科学’一词,在中国古汉语里是找不到的,能找到相近的词是‘理学’中的‘格物致知’,即研究事物而获得知识、道理。但这与现代科学的概念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另外,科学与科技不同,科技包含了技术的成分。技术在中国古代是有相应的概念的,即‘技艺’,由工匠传承,包含甚广,有天文地理,农学水利,医学丹药等。虽然这也有很多与现代科学相重叠的领域,但缺乏完整的系统性和实证性的归纳及探索。因此,英国李约瑟先生所著的只能叫《中国科技史》,而不能叫《中国科学史》。
   中国真正的‘科学’一词,是1893年由康有为引进并使用,也是后来所称的‘赛先生’(Science),它和‘德先生’(Democracy)一起是中国新文化运动期间的两面旗帜,也引导了之后的‘五四运动’。
   如若对科学探源应该先看一看西方科学的发展过程。西方现代科学孕育于古希腊,发端于文艺复兴,冲破了宗教的束缚和原有的思维禁锢,产生了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和达尔文的《进化论》等科学巨著,顺应了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不断涌现的重大科技突破推动了工业革命,并同时返哺了科学自身的发展。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思维方式,精神素养都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建立起来的。
   科学的定义很难,但一般具有以下特征:理性客观的分析,逻辑严密的推导,规律和结论的可验证性与适用性,以及根据已有知识和规律可对部分未来做出某方面的成功预判等。科学需要在实践中检验,会在后人不断的新发现中更新和突破。可以说科学是人类不断深入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但科学有何尝不是人类好奇心和求知欲驱使下的一种行为方式和内在素养,在科学家人群中更应该内化成一种素养和态度。就好比探险家是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心和冒险精神的一类人,艺术家是想象力特别丰富的一群人,科学家则是对物质世界好奇并强调客观规律、逻辑推导和实践论证的一群人,他们都只是某方面素养超过一般人而已。
   中国文化受儒家思想影响,强调的中庸和谐,而科学的严谨及刨根问底与之有些不相适应。但就像比较感性情绪化的人在因感情用事而吃过苦头后会调整得更理性不易冲动一样,过于理性的人也应该适度学会表达感情而不给人太过冷漠一样。我们应该在强调中庸和谐的同时,给予那些所谓的二愣子一根筋的人、那些所谓的出头鸟、那些执着于科学事业而不太会钻营的人更多的包容和更大的空间。
   科学研究应该是敢于突破成规的,敢于奋勇创新的,无畏权威的;不应是只被当作发展经济的工具,不该是评职称获得奖励的砝码,不要有太多的铜臭味和功利性。科学教育应该是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方面,不仅仅是用来培养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科学如作为工具,总有用旧和过时的一天,而作为一种内化的人身素质,则会成为人类发展的极大推动力。
   那么,请再听到所谓专家或真正专家的科学建议时,我们能否有一种质疑的态度,哪怕是不懂,也可以去网站的百科搜索一下,验证一下。质疑和验证也是科学精神的一个方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21846-707465.html

上一篇:读博的收获
下一篇:博士就业的困惑
收藏 IP: 223.104.212.*| 热度|

4 肖建华 秦逸人 黄荣彬 曹聪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04: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