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rlesworth 官方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arlesworth

博文

2022国际开放获取周 | 一文了解论文处理费(APCs)

已有 2151 次阅读 2022-10-27 10:20 |个人分类:文章发表|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学术出版需要费用。传统的订阅出版模式,订阅和广告是收入来源。从过往情况的角度看,这种收入模式能够为期刊出版社和专业协会带来可观的利润。然而,知识传播仍由少数特权人士所掌控,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仅局限于这类群体。这种模式从结构上产生并推动了非多样化、不公平、排他的知识体系。


而开放获取(OA)出版通过互联网免费传播科研成果。只要在有互联网连接的地方,任何人均可以获取文献资料,不受费用等其他限制。这种出版模式旨在促进并保持受众群体的多样化,提升知识公平和全球包容性


然而,支付出版费用仍是个问题。本文通过常见问题解答的方式,探讨开放获取出版的论文处理费(APCs)问题,并就如何加强论文处理费对全球研究人员的财务和结构公平性,提出了一些看法。 


问:OA出版为什么要收取论文处理费?费用涵盖哪些方面?


从同行评审到论文润色、编排、排版,以及在专用服务器上托管最终论文,论文出版过程的每个阶段都需要费用。论文处理费还用于支付编辑部和期刊人员的薪酬。

问: 开放获取模式本质上是否是付费出版?


由于开放获取模式不同于订阅模式,许多个人和机构早在开放获取出版推出初期就提出了这一疑虑。理解、接受,进而改变观念都需要时间。一些开放获取期刊因其严谨的同行评审、长期高影响因子、编辑及财务诚信而获得了广泛的认可,由此公众对付费出版的看法已有所改变。

问: 经济困难的作者如何支付论文处理费?


在《自然》杂志上每发表一篇开放获取论文的处理费为9500欧元(约67986元人民币)。其他顶级综合和专业期刊通常收费较低,一般根据论文的类型和篇幅收取相关费用。然而,即使每篇论文收取2000-3000欧元的“适中”论文处理费,但这笔费用相当于众多发展中国家作者的全年收入,因此开放获取出版对于他们来说并非触手可及。

问:那么,收取论文处理费的最大受益者是否富裕国家和机构的经济条件较好的作者?这种模式如何才能更公平,使更多人负担得起?


许多期刊向新兴国家的作者给予费用优惠。有时通过“卫生领域研究网络计划”(HINARI)国家名单,可免除全部费用。HINARI由世界卫生组织及其合作伙伴共同设立,旨在促进中低收入国家的医疗机构获得科学文献信息。该计划免费或以名义价格提供高质量、最前沿的相关生物医学和社会科学期刊。

问:除个人作者外,论文处理费的来源还有哪些?


论文处理费有多种来源,未来将出现更多。以下来源能加强论文处理费的公平性,并使更多更广泛的作者群体有能力支付该费用:

 学术部门的论文处理费预算:随着论文发表频率的增加,学术部门开始将论文处理费纳入其年度预算。这可以鼓励研究人员积极开展研究,并在开放获取期刊上发表研究成果。

 公共拨款和资助机构:大量科研项目由公共资金和机构赞助。英国维康信托基金会(Wellcome Trust)、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等机构率先在开放获取期刊上全面发表公共资助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研究成果发表的论文处理费纳入赞助资金。数百家资助机构也随之纷纷效仿。

• 图书馆联盟:随着越来越多开放获取学术内容的发表,图书馆开始将在线开放获取纳入预算,而非局限于订阅印刷出版物。主要的大学、医疗中心以及期刊出版社将成为论文处理费的来源。

• 行业赞助:许多科研项目由行业赞助者承担费用。赞助者希望发表其研究成果,因此赞助通常支付论文处理费,并规定需在开放获取期刊上发表。尽管此类赞助似乎是为自身谋求利益——通常也确实如此,但利益冲突声明、透明度和财务公开等约定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公平现象,建立合乎道德的协议安排。


小结


开放获取出版旨在实现学术出版的民主化。开放获取出版采用一系列方法,以扩大收费基础来源,减轻作者的费用负担。支付论文处理费来源的不断开发,将有助于促进作者多样性、公平性和包容性,而不论作者的国籍、学科或支付能力如何。


113658obo3kvsuais24qkd.jpg

论文润色 | 学术翻译 | 所有服务 | 英国编辑团队介绍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201402-1361113.html

上一篇:今日讲座 | 挑选OA期刊的标准以及OA出版的注意事项
下一篇:欢迎加入Microbiology Society出版与阅读模式
收藏 IP: 124.126.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4 18: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