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中国高校的发展趋势来看,科研在高校教师的考核和要求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其科研工作主要的内容有科研论文、学术著作和科研项目或科技转化的产值。往往一个高校教师其工作业绩的好坏大体可以用科研的指标来考察,而其教学工作内容现在已经成为边缘化的东西了,没有人会去过多去关心教学的好坏。科研在实际中的主体地位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的原因:
(1)科研工作的内容考核指标更客观和公正,而教学的评价太主观和复杂。对一个人来说谁科研搞的好,只要简单罗列出你的论文、著作和项目就可以,结果就显而易见,简单明了,不用多废话,任何人都无话可说。而对一个学校来说,科研论文的多少、层次的高低、科研著作的质量和科研项目经费的多少都是一个大学排名和影响力的重要参数,哪个人当校长都会很重视。但说起教学来主要是你承担了什么课,上了多少节,讲课水平如何,这个没人说得清楚,如果非要把教学算上那你的教材写了几部,你的教学论文写了多少,你的教改项目做了几项,到头来还是“科研”的那一套考核办法,所以说谁教学付出了多少水平多高没有人会认真对待。由于如此的境况,在大学里很多教授都不愿意去上课,更愿意把时间和精力投入科研。
(2)科研的成果属于个人,而教学的工作属于他人。这个大家都明白,科研成果署的名是教师个人,到哪里都能用,做什么都管用,考核、奖励、评职称和升职等等都可以用。而你的教学工作没有人会承认,你干得越多就越给集体或他人干得越多,那你最后的结局也就越惨,除非你是这众多人物中少数几个能出类拔萃的角色,弄个国家的教学奖或头衔,似乎才能对你起一些作用。可惜你所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因为你一个人完不成这种蜕变,你必须有团队的支持,而且你精心培养的学生们并非都能短时间就成才,即便成了才也不能算到你的头上;而科研则不同,你可以随时随地一个人拼命去做,隔断时间再出去开开会合作交流一下就可以了,发表一篇论文就是一篇立刻就能归到你的头上。所以教学工作现在都被大学教师们看做是最不划算的一项工作。
但从理论上讲,谁都知道教学和科研同等重要。如果你去问任何一位校长这个问题,他们都会说:教学和科研都很重要。可是在这样的“共识”下,整个社会和大学的群体实际上都没有去实践这样的“共识”,时间长了,很多人的理论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很多人都开始认为科研才是大学教师最重要的工作,从目前的形势来看,相信这一点的人都在大学里混得不错。
这就如同一个国家的未来靠的是教育一样,社会很懂这个道理但社会从不愿意这样去实践。一个国家的科研水平,本质上是靠培养人才来完成的。科研的体制和人类社会以及生物界的发展遵从同一条规律,任何体系的进步都是靠群体的筛选和淘汰机制完成的,而淘汰和筛选的前提是必须培养和维持足够的样本,只有维持足够的个体成长才能实现群体的可持续发展。现在社会上很多人都说中国高校和科研机构每年都花这么多经费,撒出去那么多项目,也没搞出个什么来,只有区区几个人搞出一些成果,整体水平依然不高。你看牛顿、爱因斯坦甚至发明中国四大发明的人都没有给过什么项目经费,他们不是也搞出来了。所以搞科研的人和花的钱太多了,应该把钱只投给那些那些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其他的人都不该给,这样也就能避免浪费了,还能提高投入产出效率。此想法是似乎很好,可惜,事物的发展并非是这样的,因为你根本就不知道谁或哪个科研方向会出现大的突破,所以你不可能事先知道这科研经费要投给哪里。整个科研群体的发展必须要经过“大浪淘沙”式的继承和发展,才能孕育出重大的科研成果。如果你就选出几个认为是天才的少数人去搞几个你认为重要的方向,那可能最后的结果是更差。所以在科研发展的这个过程中,培养大量的更优秀的后继人才让他们继续投入科研是一个国家科研持续进步中最重要的一环。
如果大学和科研机构只重视科研而忽视教学和人才培养,那么对一个专家和学者而言他可以成长为世界级的大师,可以在某个方向领导世界潮流,但他的学术生涯结束或者他总会去世,那么此时这个方向便不再领先,不再继续前进,其水平会回到原来的地方。这就是没有培养人才的显而易见的弊端,而这个弊端在只重视科研而轻视教学的中国却不断出现,而且会继续出现。对于一个大学而言不能不断培养出好的后备人才而只用科研经费堆出几个牛人的做法,不是一个大学应该发展的方向,而现在却都朝着那个方向努力。我会经常看到一个大学在国内领先的方向由于一个教授退休而终止的事情,这就是中国的科研生态。而对于挣扎在高校科研机构的大学教师来说,他们现在最多的一句话是:这关我何事!他们的意思只是无奈:我只是一个教师,能管那么多吗,我只能管自己做科研,不想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操心我的教学和学生培养,在大学里教师们都“自生自灭”还能管他们所培养的学生吗?
*本博文在《科技导报》节选发表:http://www.kjdb.org/CN/abstract/abstract12383.s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8 17: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