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lap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llapan

博文

打不死的蒙牛--可是真牛

已有 5421 次阅读 2011-12-30 03:54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院士, 奶粉, 饶毅, 蒙牛, 逆淘汰

蒙牛这次又出事了,虽然我们早有心里准备,可是间隔上一次出事还真是来的“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快
1.2009年2月 蒙牛特仑苏OMP事件

早在2007年三四月间,方舟子就曾在博客中称:“特仑苏OMP致癌。”卫生部会同多个部门的专家对添加了OMP的蒙牛特仑苏牛奶进行研讨后认为,这一产品没有健康危害,但OMP不是现行国家卫生标准允许使用的食品原料,蒙牛进口并使用OMP没有事先申请批准。

2.2009年9月 蒙牛等品牌液态奶被检出三聚氰胺

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后,质检总局又紧急开展了液态奶三聚氰胺专项检查,结果显示,市场上绝大部分液态奶是安全的。但蒙牛、伊利、光明生产的液态奶仍被检测出含有三聚氰胺。

3.2010年4月 陕西18名学生喝蒙牛牛奶后食物中毒

22日,陕西周至县马召镇一小学的18名学生先后出现食物中毒症状。据悉,这些学生都是饮用了22日早发放的“蒙牛”牌核桃奶后出现食物中毒症状。目前,卫生监督部门已将这所学校剩余牛奶封存,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将这批次牛奶取样,检验结果将于稍后公布。

4.2011年4月 陕西251名小学生疑食用蒙牛牛奶后中毒

陕西榆林市251名学生在喝完蒙牛学生奶后出现身体不适,被送往医院治疗。蒙牛媒体关系总监称,只有16个孩子出现症状,还有236个孩子,它的流行病学上叫做癔症。癔症也叫新隐形的疾病,老师一问还有谁肚子疼,那些人也就跟着肚子疼了。

5.2011年10月 蒙牛1个月曝3起问题奶

质检总局发布的检测报告显示,蒙牛乳业此批次超标产品由国家加工食品质量监督福州检验中心检出。被检测出黄曲霉毒素M1实测值为1.2μg/kg,国家规定的最高值为0.5μg/kg,蒙牛该批次产品超标140%蒙牛该批次超标的产品为该集团眉山公司2011年10月18日生产的250ML/盒包装的纯牛奶产品。一方面是号称能诞生高品质的全球“样板工厂”,另一方面是问题奶事件被频频曝光,蒙牛的近期连续的负面消息,使其“样板工厂”被质疑为“样子工厂”。

但是这次蒙牛的应对策略可谓学乖巧了不少:第一时间承认,站出来认错道歉,然后把胸口拍的梆梆的做出保证。其实我们不难看出猛牛的策略要点:
  1.出了事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实在化不了可以左右相顾而言其他,像是把事故的原因推给“癔症”这种稀奇古怪的医学病,而且在自辩之余还不忘给广大人民群众普及一下医学知识,我就纳闷了,你他妈的一个卖买牛奶的怎么搞的像个江湖郎中似的?(这一次蒙牛就直接在自家主页上挂上:“微访谈:营养与食品专家:黄曲霉素是什么?”还有模有样的搬出了皇家御用什么狗屁专家,嘴对嘴交给你:亲,这次不同于非法添加,这次其实是事故,是饲料把关不严造成的哦)
  2.出事之后若是实在难以掩盖的,还有一个万能词汇可以招架一段时间:“绝大部分”,这个词可谓百试不爽,让你们都相信你他妈的绝对是祖宗八辈积累够了德让你足够幸运是“绝大部分”中的一个。后来这个打不死的“绝大部分”有了更为华丽形象的的变身:像是罗马体的“>99.9%以上的市场上的液体奶都是合格的...”像是柯南版的“从时间上能判断出来,这批问题产品生产于10月18日,质检部门19日查出的问题,中间没有销售出去的时间”...
  3.还有一个最为叫绝的就是“地域战略”,也是我一直到现在都看不懂的一招,2008年蒙牛发言人在香港说:“我们发到香港的产品和出口的产品是一样的,保证比内地(大陆)的产品质量更好、更安全。”我当时看到这一断子绝孙式的发言时就感到疑惑:如果说是蒙牛发言人的一时言语措辞不妥是最为完美的解释的话,那么对于完全靠广告舆论登顶的蒙牛来说找这么一个王勇平式发言人就有些低估蒙牛的智商了,那么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这句话确实是故意说给香港和大陆以外的国家地域听的。2011年12月,也就在新年前的这几天,蒙牛一方面联合三家牛奶巨头提高价格,一方面还不忘献给首都北京人民一份惊喜大礼包:在标注日期为12月26日的《关于蒙牛眉山工厂抽检情况的说明》中,蒙牛特别强调:北京市场从未销售眉山工厂任何产品”。同样的保证也出现网易各大主流平台上,这一次的向首都皇城人民的献媚确实看的我完全迷糊了:难道除了首都的人是人,四川的人民就不是人了吗?可以让你们这么随意糟蹋!
  4.另外还有很是普通不能再普通的一招,也是绝对牛逼好使的一招,就是上升到国家民族高度来让亲你作出符合民族大义的英雄主义自裁式选择,我记得有一个笑话是你永远无法说服打败一个傻B,因为他总会把你拉到他的智商高度进而用他的丰富经验打败你。同样的策略这些奶品巨头可谓是驾轻就熟,因为他们的起家就是打着民族主义的招牌,像是“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这个来源于日本奶业的广告被喊了半个多世纪,依然在中国有着自己独特的市场。不过最后反而闹出了不少笑话:
     日本人喝牛奶结实了,中国人喝牛奶结石了  
     日本人口号:一天一杯牛奶,振兴一个民族  
     中国人口号:一天一杯牛奶,震惊一个民族
 

 

PS:

   1.蒙牛这次不出意外的意外之后,我也一直不愿动笔去写这些无奈的文字,每次和国内的人聊天,他们语气中都无不透着羡慕,说你小子现在移居国外了,不用担心天朝的地沟油毒大米呀...下次你小子回国别忘了给我儿子带奶粉哦...群里也有数位年轻妈妈经常不辞劳苦的问那位回国可以帮忙捎带奶粉什么的,有次我听国内实验里的两位女老师(初为人母)讨论如何在淘宝上团购日本奶粉,其中一位可能家里条件相对好些她一直坚持给自己的孩子全部是进口奶粉,另一位妈妈听了之后就很是感觉亏欠自家孩子很多似的,可是条件有限最后只好决定一般国产一般进口这个方法了。我当时感觉真是难以言表的压抑:一个国家,竟然可以绝望到让一位年轻妈妈的作出这种选择,不可谓不是民族的耻辱和悲哀。

   2.蒙牛的过去未来的解析(以下的文字来着“一五一十部落”,本想自己写来着,可是对于每一个试图绕过“体制”而在其内部寻求自我解决之道的最终悲剧了的人来说,马克思马爷爷都给与无情打击:生产关系就不得不进行部分的变革以继续维持它的存在;而当这种生产关系已经完全不能适应生产力继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就必须进行全面的变革,以新的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生产关系来代替原来的、业已丧失其存在必然性的生产关系。所以,旧生产关系的灭亡、新生产关系的创立,都是客观的必然)其中谈到的国有资本渗透,这个话题其实很老,多年以来自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国有资产开始部分民有市场化以来,我们都有一个误区以为国有资产的势力控制减弱,而且终会在这次改革大潮中消失而被取代,这也是很多外国资本勇于闯入中国内地市场的缘故(这个最为经典的例子便是KFC在大陆的遍地开花):不用担心私有资产被共产!可是从伊利蒙牛的事来看我们便无法小视国有资产的影响力了。 另外还有就是有关“逆淘汰”理论的讨论,也是和饶毅老师在讨论院士评选过程中的“反向逆淘汰”理论都不谋而合的。

如果说三聚氰胺发生前的十年是中国乳业的“黄金十年”的话,那么三聚氰胺之后,便是中国乳业的黑暗时代。自三聚氰胺问题让人熟知了三鹿,又爆出圣元奶粉导致婴儿性早熟,再就是乳业新国标被质疑倒退了二十五年,以及时时出现的问题奶粉存货重新包装上市……中国人的神经被奶粉弄得不再敏感,而这次是著名的蒙牛。
蒙牛近年来发生了不少的闹剧,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国进民退造成的行业乱象。讲述国进民退之前,容我先讲一讲蒙牛的发展史。

蒙牛近年来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中国奶行业小喽啰迅速成长为行业巨头,与它的创始人牛根生和牛根生所创造的企业文化脱不开干系。可以说,蒙牛的成功是牛根生作为农民企业家的天赋和领导力所致。

一直以来,蒙牛都是自我宣传,市场营销的高手,还在最开始的时候,蒙牛只不过是内蒙古一个小小的乡镇企业,不仅远逊于已经壮大成熟的国内老大伊利,比之于国内其他的乳业集团,也差得十万八千里。但是牛根生却打出了“创内蒙古第二品牌”的口号,这个案例几乎是大学中所有公共关系课都会提到的著名案例。

接着,搭神舟五号的顺风车,蒙牛又不失良机的推出了“航天员专用奶”的新包装牛奶,而这一个机会的把握,让蒙牛的销售额大幅的增长。在蒙牛还是一个民营企业的时候,为了缓解和国有企业行业巨头伊利的冲突,蒙牛喊出了“草原品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口号。这个时候的蒙牛,虽然也注重宣传和营销,却都是正常的市场手段,也成为了众多企业和学校的教学案例。

当然,这是营销上的策略,蒙牛的创始人牛根生的座右铭是“小胜靠智,大胜靠德”,从1999年创立,到2005年从全国乳制品企业的第116位上升至第一位之后,牛根生又把蒙牛牧场建成了一个将欧洲、北美、澳洲的种草、养牛、挤奶技术集于一体的“牧场联合国”,牛根生曾给蒙牛定下的价值观是“诚信蒙牛,绿色蒙牛,科技蒙牛”,牛根生认为,百德诚为先,百事信为本,诚信是蒙牛文化的核心。正是蒙牛这种对消费者的重视和尊重,成为了蒙牛赢得市场的关键。

所以,一方面一次次的以自己神一般的创意和营销策略赢得市场,另一方面,用高尚的企业道德维护品牌形象,守住和扩大市场,也正因为如此,蒙牛才成为现在国内奶业最“牛”的巨头。蒙牛在牛根生的带领下,以一个民营企业的姿态,创造了中国民营企业超速发展的神话。

然而,近年来,特别是08年之后,蒙牛的质量开始下滑,蒙牛的名声也开始下降,近年来时常爆出令人咂舌的闹剧,究其原因,还是可怕而无可奈何的国进民退。

2009年7月6日,中粮集团联合厚朴投资管理公司花了61.16亿港元,收购了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3%的股权,就此成为蒙牛集团最大的股东。收购股权之初,中粮集团只在蒙牛集团董事会中占3个非执行董事名额,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任蒙牛集团董事会副主席,一开始面对社会对国有资本的质疑,曾做出承诺不参与蒙牛集团具体的日常经营管理、不改变现有经营团队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不改变目前发展战略方向。然而,实际上,牛根生已经不再是当年的蒙牛的领袖了。就像当年长虹的老总倪润峰,面对着长虹民营化的困境,他无奈的说道,“我只不过是一个‘挂名董事长’,是‘打工仔的头儿’。”

而事实上,蒙牛的国有化,在中国现有奶行业的大环境下,几乎是不可避免的道路。原因在于,国内乳品龙头的几大巨头,伊利、光明、三元、蒙牛等大型乳制品企业中,除了蒙牛是民营资本,其他的都有国资背景。而众所周知,国有企业在政策、信贷、投资来源、项目审批、企业规模和政治地位上相比于民营资本,都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造成资源溢出。然而民营资本,在中国,虽然提供了全国90%的劳动岗位,却在发展商面临着强大的压力,造成市场挤出。

我相信牛根生是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情景的。辛辛苦苦十几年,一朝回到改革前。不然,今年6月11日,他也不会黯然谢幕,由宁高宁接替,担任蒙牛集团的董事会主席。

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是改革开放年间的一部企业史,读这套书,你会知道,中国的所有成功的企业家都有一个梦想,那便是竞争行业国有资本全面退出,国有企业民营化,长虹曾经的老总,倪润峰便是其中之一,这位杰出的企业家,让长虹成为四川GDP的支柱之一,也因为长虹产权的不清晰,所造成的一系列过度竞争,MBO失败,给后人留下无数的深思。

但是纵便是失败的曾经,中国的企业家和学界都认为,基于法治的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是中国市场经济的前进方向。因为你看,长虹的倪润峰失败了,TCL的李东生对TCL的管理层收购就成功了,不是吗。

然而近年来,特别是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国进民退的步伐就一直没有停止过。

在石油分销领域,以前一些民营的小加油站、小分销企业数量现在多数被收购,或者因为提高门槛等因素退出了;在煤炭等矿产资源领域,以山西煤炭整合为例,大批民资被迫退出;在钢铁领域,本世纪初期出现过民企大规模进入,现在几乎都折返;在商品房市场领域,原本是民资的天下,由于利润较高,国企开始大规模“攻城略地”,并因此出现很多“地王”,推高了房价。

蒙牛曾经的胜利是市场化过程中,民营资本天生的优势以及牛根生作为企业家的杰出智慧所带来的,但是当它相继打败那些国有巨头之后,麻烦也就随之而来了。如果蒙牛没有国资的撑腰,那么在政策上,信贷上,投资来上,所有方面都无法和其他几个巨头相抗衡。这从一开始就是一场不平等的较量。

经济学家张维迎曾提到,健全的市场经济国家,企业家们需要面临的是市场不确定性的风险和产品创新的压力。而在中国,企业家们面临的却是政策不确定性的风险和应对政策创新的压力。所谓政策不确定性的风险,09年以来的国进民退便是最大的例子。而面临这样的政策上的风险,企业家们便要绞尽脑汁应对国家政策,进行张维迎所说的政策上的创新。

这便是逆向淘汰。在一个不平等的竞争环境下,蒙牛如果还继续坚持牛根生当年的理念,从市场营销和产品质量上做文章,耗资巨大,阻碍重重,坚持这样的话,可能被淘汰的反而是尊重消费者,重视产品的蒙牛。这样的蒙牛是无法生存的。所以,最好的办法便是攀亲,攀国有资本的亲。所以,出让蒙牛股权可以说是最无可奈何的妥协。

著名的经济学家吴敬琏曾说:“2000年至今,十年过去了,中国前途的两种趋向、两种力量在赛跑。即基于法治的市场经济道路和‘权贵资本主义’或称‘官僚资本主义’,正在赛跑。目前,赛跑的趋势是,两方面都有所斩获,现在还胜负难分。”

一语中的。然而,目前的形势所出现的“国企资源溢出,民企市场挤出”的现象,中国的民营资本不容乐观。现在,国有资本在很多领域都占领了上风。除了上文所说的加油站、煤炭资源、商品房等方面,交通行业铁路一家独大,通信行业由三家国有企业垄断,供电行业只有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两家分庭。而现在,连乳制品行业都不复存在纯粹的民营企业。

蒙牛近年来发生的种种闹剧绝不是偶然的现象,也绝不是什么企业家没有流着道德的血液,而是因为国有化的必然。比如,2010年蒙牛雇佣网络公司恶意诋毁伊利的“QQ星儿童奶”,寻找网络写手撰写攻击帖,在近百个论坛上炒作,“推荐至门户网站首页”等操作,煽动消费者抵制伊利,这种恶性的竞争,在民营时代的蒙牛,是绝不可能出现的。犹记得蒙牛当年还在在冰淇淋上直接印上“为民族工业争气,向伊利学习”的字样,虽然后来在产品上都针锋相对,但从来不会出现恶性竞争的情况。

纵览中国企业界出现的所有恶性竞争,都是在产权属国有的情况下产生的——长虹当年的价格大战,国有航空公司的价格大战,再到蒙牛对伊利的恶意攻击所造成的恶果——这是经济学家张维迎所代表的产权学派所严厉批判的一种情况:如果产权不是属于企业家而是属于国有的,充分的完全的竞争会变为过度竞争。并且,这些企业的高层不会为此负责。

说回这次查出蒙牛的黄曲霉素高致癌物质的问题,蒙牛虽然在官网上“向全国消费者郑重致歉”,但是笔者不认为现在的蒙牛会有什么实际性的行动去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因为现在的蒙牛,不再是那个打着诚信、感恩、尊重的旗号的民营企业,它的核心竞争力也不再是曾经的经营人心和留住消费者,而是作为国有资本的种种权力。

因此,它不会再像曾经的牛跟上那样惨淡经营,筚路蓝缕,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消费者与它无关,因为消费者除了选择蒙牛、伊利等国有巨头之外,其他的选择也不多,我有黄曲霉素高致癌物质又怎么样,我恶性竞争又怎么样,反正亏了归国家,中毒了也不关我事儿,成为利维坦的它,对这些,一点都不担心。

最后,说一点历史。中国的企业之路始于洋务运动期间的官督商办企业,那个曾经烜赫一时,不可一世的盛宣怀,因为强行把铁路贸然收归国有,终于导致了清王朝的灭亡。而日晷移到民国,同样的事情又发生在孔祥熙和宋子文身上,可以说,是他们对民国经济的摧毁,毁掉了民国。而现在,国进民退的地步已经蔓延到最基本的最应该是完全竞争领域的乳制品行业,造成的恶果必然是长期而深远的,借蒙牛此次危机,现在确实是值得我们所有人深思的时候了。

所以,蒙牛出现问题,和中国大多数行业出现的问题一样,绝不是企业家没有流着道德的血液,而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你流着道德的血液,你便会被淘汰。蒙牛的奶粉出了问题,是中国走向基于法治的公平的市场经济道路,出了很大的问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15971-523487.html

上一篇:龙应台:不相信
下一篇:新教师醉酒(每个人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个有才的老师)
收藏 IP: 206.188.8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1: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